一种侵蚀林地直播造林的种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0201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4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侵蚀林地直播造林的种子,种子依次从内到外包裹有内包衣层和外包衣层,内包衣层为多功能包衣层,由生物炭、粘土矿物、营养保水材料和粘合剂组成;外包衣层为包裹有内包衣层的种子浸渍在外包衣层溶液中形成。制备方法包括备料、形成内包衣层、一次晾干、形成外包衣层和二次晾干。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侵蚀林地直播造林的种子,由两层包衣材料组成,内层主要为种子萌发提供养分和水分,外层主要是提供同土壤中其它矿物的粘合功能,防止种子流失,尤其在严重侵蚀林地,能有效改善种子萌发生长的生态环境、降低树种成本、提高了植树成功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侵蚀林地直播造林种子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制备方便、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直播造林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侵蚀林地直播造林的种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度严重不足、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国家,为避免环境进一步恶化,影响人民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恢复植被成为了当前主要的解决方法。现有技术中,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进行植树造林,主要通过人工开挖,富集一定的土壤进行人工造林,不仅成本昂贵,种植成活率,也破坏了当地原始的地貌生态环境。而采用传统的直播造粒,一方面由于土壤环境恶劣,种子不易萌发生长,另一方面,种子也面临着流失的风险。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提高种植成活率,保证林木生长发育,己成为一个难点,也是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侵蚀林地直播造林的种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此种侵蚀林地直播造林种子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侵蚀林地直播造林的种子,所述种子依次从内到外包裹有内包衣层和外包衣层,所述内包衣层为多功能包衣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生物炭:45~55、粘土矿物:40~50、营养保水材料:0.1~0.3、粘合剂:0.5~1.5;所述外包衣层为包裹有内包衣层的种子浸渍在外包衣层溶液中形成,外包衣层溶液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氨水:100~150、淀粉:30~40、三氧化二铁:1~3;其中,所述氨水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5%。进一步地,所述种子与内包衣层的重量比为1:1~3。。进一步地,所述生物炭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木质或竹制材料在无氧或含氧量低于3%的环境下,350~700℃高温裂解4~12h,冷却、粉碎至颗粒细度为100目。进一步地,所述粘土矿物为凹凸棒粘土与膨润土、蒙脱石、蛭石或珍珠岩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且凹凸棒粘土的含量为粘土矿物的50~60%、粘土矿物的细度为100目。进一步地,所述营养保水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植物纤维材料:97~99、吸水性树脂:1~3。进一步地,所述植物纤维材料为泥炭,且纤维素含量>35%、有机质含量>65%、pH值为4.8~6.5,细度为100目。进一步地,所述吸水性树脂为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进一步地,所述粘合剂为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腐殖酸铵或腐殖酸钠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一种侵蚀林地直播造林的种子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备料:按上述配方比例称取各原料,备用;S2.形成内包衣层:将生物炭、粘土矿物、营养保水材料和粘合剂混合均匀后,加入重量为混合物重量25~35%的水,搅拌均匀形成种子的内包衣层混合物,将种子和内包衣层混合物放入种子包衣机中进行包衣;S3.一次晾干:将形成内包衣层的种子自然晾干至内包衣层的含水量<15%;S4.形成外包衣层:将氨水、淀粉和三氧化二铁混合搅拌均匀,形成种子的外包衣层溶液,将一次晾干的种子放入外包衣层溶液中浸渍2~5min;S5.二次晾干:将步骤S4中形成外包衣层的种子自然晾干至含水量<10%,即制得侵蚀林地直播造林的种子。严重侵蚀林地往往是坡度较大、土壤中粘土被水冲蚀、含量低。因此,在这种立地条件下播种造林需要有特殊的办法,本专利技术中:对于内层包衣材料中采用以土壤中通用的粘土矿物为主的包衣材料,并采用以凹凸棒粘土的粘性,保证包衣的效果,包衣用粘土矿物的用量要高于传统配方中粘土的用量,主要是考虑到严重侵蚀林地土壤粘土含量很低,没有足够的粘土,很难保证种植的萌发;同时,通过生物炭及高质量植物纤维的使用,既能确保保水、又能提高通气性能,能给种子萌发的提供良好条件;对于外层包衣,主要用于种子在严重侵蚀林地的固定作用。采用氨水、淀粉及三氧化二铁三种材料组合,具有以下多重功效:氨水能提供较高的pH环境,有利于淀粉及三氧化二铁粘结作用的发挥,同时铵离子也是植物最重要的氮原之一,适当的氮素将促进种子萌发、生长;淀粉为粘结性材料,它能在短期内起到一定的粘结作用,它本身又是微生物繁殖的碳源;而三氧化二铁能在碱性条件下,能与土壤中的硅酸盐晶体发生电化学反应,形成较为稳定的粘结体,保证播种种子在较长时间内不被水冲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侵蚀林地直播造林的种子,由两层包衣材料组成,内层主要为种子萌发提供养分和水分,外层主要是提供同土壤中其它矿物的粘合功能,防止种子流失,尤其在严重侵蚀林地,能有效改善种子萌发生长的生态环境、降低树种成本、提高了植树成功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侵蚀林地直播造林种子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制备方便、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实施例1:一种侵蚀林地直播造林的种子,所述种子依次从内到外包裹有内包衣层和外包衣层,所述种子与内包衣层的重量比为1:1,所述内包衣层为多功能包衣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生物炭:45、粘土矿物:40、营养保水材料:0.1、羧甲基纤维素:0.5;所述外包衣层为包裹有内包衣层的种子浸渍在外包衣层溶液中形成,外包衣层溶液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氨水:100、淀粉:30、三氧化二铁:1,其中,所述氨水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所述生物炭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木质材料在无氧的环境下,350℃高温裂解4h,冷却、粉碎至颗粒细度为100目;所述粘土矿物为凹凸棒粘土与膨润土组合,且凹凸棒粘土的含量为粘土矿物的50%、粘土矿物的细度为100目;所述营养保水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植物纤维材料:97、吸水性树脂:1;植物纤维材料为泥炭,纤维素含量>35%、有机质含量>65%、pH值为4.8,细度为100目;吸水性树脂为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上述侵蚀林地直播造林的种子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备料:按上述配方比例称取各原料,备用;S2.形成内包衣层:将生物炭、粘土矿物、营养保水材料和粘合剂混合均匀后,加入重量为混合物重量25%的水,搅拌均匀形成种子的内包衣层混合物,将胡枝子种子和内包衣层混合物放入种子包衣机中进行包衣;S3.一次晾干:将形成内包衣层的胡枝子种子自然晾干至内包衣层的含水量<15%;S4.形成外包衣层:将氨水、淀粉和三氧化二铁混合搅拌均匀,形成种子的外包衣层溶液,将一次晾干的胡枝子种子放入外包衣层溶液中浸渍2min;S5.二次晾干:将步骤S4中形成外包衣层的种子自然晾干至含水量为9%,即制得侵蚀林地直播造林的胡枝子种子。实施例2:一种侵蚀林地直播造林的种子,所述种子依次从内到外包裹有内包衣层和外包衣层,所述种子与内包衣层的重量比为1:3,所述内包衣层为多功能包衣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生物炭:55、粘土矿物:50、营养保水材料:0.3、粘合剂:1.5;所述外包衣层为包裹有内包衣层的种子浸渍在外包衣层溶液中形成,外包衣层溶液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氨水:150、淀粉:40、三氧化二铁:3,其中,所述氨水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所述生物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侵蚀林地直播造林的种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依次从内到外包裹有内包衣层和外包衣层,所述内包衣层为多功能包衣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生物炭:45~55、粘土矿物:40~50、营养保水材料:0.1~0.3、粘合剂:0.5~1.5;所述外包衣层为包裹有内包衣层的种子浸渍在外包衣层溶液中形成,外包衣层溶液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氨水:100~150、淀粉:30~40、三氧化二铁:1~3;其中,所述氨水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侵蚀林地直播造林的种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依次从内到外包裹有内包衣层和外包衣层,所述内包衣层为多功能包衣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生物炭:45~55、粘土矿物:40~50、营养保水材料:0.1~0.3、粘合剂:0.5~1.5;所述外包衣层为包裹有内包衣层的种子浸渍在外包衣层溶液中形成,外包衣层溶液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氨水:100~150、淀粉:30~40、三氧化二铁:1~3;其中,所述氨水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侵蚀林地直播造林的种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与内包衣层的重量比为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侵蚀林地直播造林的种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木质或竹制材料在无氧或含氧量低于3%的环境下,350~700℃高温裂解4~12h,冷却、粉碎至颗粒细度为1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侵蚀林地直播造林的种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土矿物为凹凸棒粘土与膨润土、蒙脱石、蛭石或珍珠岩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且凹凸棒粘土的含量为粘土矿物的50~60%、粘土矿物的细度为1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侵蚀林地直播造林的种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保水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植物纤维材料:97~99、吸水性树脂: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荣史作民缪宁钟哲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