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95800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3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拉扣,包括左拉环,右拉环及用于连接左、右拉环的转接件;其中左、右拉环分别包含有一条杆部及设于条杆部两端的拉环部和环圈部,其中拉环部设为封闭式半椭圆结构,其半长轴大于所述环圈部的直径;条杆部的宽度自远离所述拉环部的方向逐渐减小;转接件由两个并排设置的圈体组成,用于分别套接左拉环中的环圈部以及述右拉环的环圈部;转接件中两个圈体部分重叠,并在其重叠的位置处开设一缺口,其中缺口的宽度不大于所述左、右拉环中环圈部的圆周厚度,该拉扣在使用时,可通过下压左、右拉环中的环圈部将其置入该转接件的圈体内。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拉扣其在使用时,不仅连接强度高,而且便于拆装。(*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件,具体涉及一种拉扣
技术介绍
拉扣是一种拉环结构的连接件,其一般包含有两个起到连接所需要作用物件的拉环,及用于连接两个拉环的转接件。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拉扣其结构复杂,其中用于连接两个拉环的转接件其一般为螺纹连接或者插销连接的方式,可以理解,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将两个拉环进行连接,其虽然在拆装方面具有充分的便利性,但是该拉扣在使用时,其螺纹连接的强度不高,这是因为拉扣应用在别的物件上时,会随着其所作用的物件而进行摆动,这样有可能会使用于连接两个拉环的转接件其螺纹松动,进而使得两者的拉环脱离。而采用插销连接的方式将两个拉环进行连接,其连接强度高,但是不变便于拆装。故此,提供一种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基础上,方便拆装的拉扣就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拉扣。一种拉扣,包括左拉环,右拉环及用于连接左、右拉环的转接件;所述左拉环和右拉环相对于转接件对称设置,其包含有一条杆部及设于条杆部两端的拉环部和环圈部,其中所述拉环部设为封闭式半椭圆结构,其半长轴大于所述环圈部的直径;所述条杆部的宽度自远离所述拉环部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转接件由两个并排设置的圈体组成,其中设于该转接件中邻近左拉环一侧的圈体用于套接所述左拉环中的环圈部,另一侧的圈体用于套接所述右拉环的环圈部;所述转接件中两个圈体部分重叠,并在其重叠的位置处开设一缺口,其中所述缺口的宽度不大于所述左、右拉环中环圈部的圆周厚度,该拉扣在使用时,可通过下压左、右拉环中的环圈部将其置入该转接件的圈体内。优选地,所述缺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左、右拉环中环圈部的圆周厚度。优选地,所述转接件中的圈体呈椭圆状,其中两个圈体相重叠的位置相对于该圈体朝内设置。优选地,所述转接件中的圈体呈圆形,其中两个圈体相重叠的位置相对于该圈体朝内设置。优选地,所述拉环部包含有一椭圆半圈及用于连接该椭圆半圈两端的封闭条,所述椭圆半圈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拉环部垂直地连接在所述条杆部上,其中所述拉环部与条杆部之间的连接结点设置在该封闭条的中间位置处。优选地,所述封闭条的宽度自其与所述条杆部相连接的连接结点朝两侧逐渐减小。优选地,所述封闭条上设有倒圆角。优选地,所述条杆部上设有倒圆角。一种拉扣,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左、右拉环及用于连接左、右拉环的转接件;所述左、右拉环分别包含有一条杆部及设于条杆部两端的拉环部和环圈部,其中所述拉环部设为封闭式半椭圆结构,其半长轴大于所述环圈部的直径;所述条杆部的宽度自远离所述拉环部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转接件由两个并排设置的圈体组成,其中所述圈体呈椭圆状,其设于该转接件中邻近左拉环一侧的圈体用于套接所述左拉环中的环圈部,另一侧的圈体用于套接所述右拉环的环圈部;所述转接件中两个圈体部分重叠,并在其重叠的位置处开设一缺口,其中所述缺口的宽度不大于所述左、右拉环中环圈部的圆周厚度,该拉扣在使用时,可通过下压左、右拉环中的环圈部将其置入该转接件的圈体内。优选地,所述缺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左、右拉环中环圈部的圆周厚度。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所提供的拉扣,通过左、右拉环及转接件的合理结构设置,使得该拉口在使用时,可通过挤压左、右拉环中环圈部使其经由转接件圈体上开设有的缺口置入到转接件内,并通过转接件自身的结构形成来实现对左、右拉环的限位作用,这相比于现有技术,其既能够保证采用该拉扣时其的连接强度,也便于了对该拉扣的拆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所提供拉扣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所提供拉扣中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请参阅图1,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拉扣100,包括左拉环10,右拉环20和转接件30。所述左拉环10及右拉环20是用于连接所需要作用的物件上的。由于本实施例的左拉环10和右拉环20相对于转接件30对称设置,其具体结构可设置成一样。下面就左拉环10的具体结构做进一步的介绍。该左拉环10具体包含有一条杆部11及设于条杆部11两端的拉环部12和环圈部13,其中所述拉环部12是作用于所需要连接的物件上的,而环圈部13是用于与转接件30相连接的。所述拉环部12为封闭式半椭圆结构,其半长轴大于所述环圈部13的直径,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拉环部12其的半短轴也大于所述环圈部13的直径。所述条杆部11的宽度从与拉环部12相连接的一端到其与环圈部13相连接的一端逐渐减小的,这符合该拉扣100中的拉环部12结构大于环圈部13结构。本实施例,优选在条杆部11上设有倒圆角。其中所述拉环部12具体包含有一椭圆半圈121及用于连接该椭圆半圈121两端的封闭条122,所述椭圆半圈121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封条122上设置有倒圆角。由上可知,本实施例中的拉环部12与条杆部11是相互连接的。具体地,所述拉环部12中的封闭条122与条杆部11相连接,其中条杆部11垂直地连接在该拉环部12中封闭条122上,而所述条杆部12与封闭条122之间的连接结点是设置在该封闭条122的中间位置处,优选地,所述封闭条122的宽度自其与所述条杆部12相连接的连接结点朝两侧逐渐减小,。请参阅图2,所述转接件30是用于连接左、由拉环(10、20)的,其具体由两个并排设置的圈体31组成,其中设于该转接件30中邻近左拉环10一侧的圈体31用于套接所述左拉环10中的环圈部13,另一侧的圈体31用于套接所述右拉环20的环圈部23。本实施例中转接件30的两个圈体31是部分重叠,并在其重叠的位置处开设一缺口32,其中所述缺口32的宽度不大于所述左、右拉环(10、20)中环圈部13的圆周厚度,该拉扣在使用时,可通过下压左、右拉环(10、20)中的环圈部(13、23),经由该转接件30中圈体31上开设有的缺口32将其置入该转接件30的圈体31内。本实施例中转接件30中的圈体31优选为椭圆结构,其中两个圈体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扣,包括左拉环,右拉环及用于连接左、右拉环的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拉环和右拉环相对于转接件对称设置,其包含有一条杆部及设于条杆部两端的拉环部和环圈部,其中所述拉环部设为封闭式半椭圆结构,其半长轴大于所述环圈部的直径;所述条杆部的宽度自远离所述拉环部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转接件由两个并排设置的圈体组成,其中设于该转接件中邻近左拉环一侧的圈体用于套接所述左拉环中的环圈部,另一侧的圈体用于套接所述右拉环的环圈部;所述转接件中两个圈体部分重叠,并在其重叠的位置处开设一缺口,其中所述缺口的宽度不大于所述左、右拉环中环圈部的圆周厚度,该拉扣在使用时,可通过下压左、右拉环中的环圈部将其置入该转接件的圈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扣,包括左拉环,右拉环及用于连接左、右拉环的转
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拉环和右拉环相对于转接件对称设置,其
包含有一条杆部及设于条杆部两端的拉环部和环圈部,其中所述拉环
部设为封闭式半椭圆结构,其半长轴大于所述环圈部的直径;所述条
杆部的宽度自远离所述拉环部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转接件由两个并
排设置的圈体组成,其中设于该转接件中邻近左拉环一侧的圈体用于
套接所述左拉环中的环圈部,另一侧的圈体用于套接所述右拉环的环
圈部;所述转接件中两个圈体部分重叠,并在其重叠的位置处开设一
缺口,其中所述缺口的宽度不大于所述左、右拉环中环圈部的圆周厚
度,该拉扣在使用时,可通过下压左、右拉环中的环圈部将其置入该
转接件的圈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宽度
小于所述左、右拉环中环圈部的圆周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中的
圈体呈椭圆状,其中两个圈体相重叠的位置相对于该圈体朝内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中的
圈体呈圆形,其中两个圈体相重叠的位置相对于该圈体朝内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部包含
有一椭圆半圈及用于连接该椭圆半圈两端的封闭条,所述椭圆半圈的
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履李栊
申请(专利权)人:嘉善保利来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