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井式退水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95616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3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竖井式退水口,包括竖井、集水井、涵洞和扩散段,所述集水井设置在竖井底部;所述集水井包括闸门柱和退水闸门;所述闸门柱设置有四个,且相邻两个闸门柱之间固定安装有预制支撑柱;所述闸门柱侧面开设有闸门槽,且退水闸门侧边与闸门槽滑动连接;所述集水井的水流出口与涵洞一端连接,且涵洞的另一端设置有扩散段;所述涵洞上方设置有围堰;所述扩散段的端部设置有挑流坎;所述退水闸门侧部的闸门槽中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包括挂钩、方钢、钢丝网和土工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造价低廉,安全性高,特别适用于沙壤土和透水性较强的土质,更实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竖井式退水口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河湖疏浚清淤过程中,工程要求退水口具有泄水要求的同时还必须满足交通要求,而溢流堰式退水口和埋管式退水口中,虽然退水口的制作简便,造价低廉,但维护费较高,根据多年施工经验,退水口维护费约占70%,由于其安全性较差,易于出现倒塌和垮坝现象,工程后期不易控制泥浆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竖井式退水口,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竖井式退水口,包括竖井、集水井、涵洞和扩散段,所述集水井设置在竖井底部;所述集水井包括闸门柱和退水闸门;所述闸门柱设置有四个,且相邻两个闸门柱之间固定安装有预制支撑柱;所述闸门柱侧面开设有闸门槽,且退水闸门侧边与闸门槽滑动连接;所述集水井的水流出口与涵洞一端连接,且涵洞的另一端连接扩散段;所述涵洞上方设置有围堰;所述扩散段的端部设置有挑流坎;所述退水闸门侧部的闸门槽中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包括挂钩、方钢、钢丝网和土工布。优选的,所述集水井、涵洞和扩散段底部均设置有底板,且底板均由100mm厚C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竖井式退水口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竖井式退水口,包括竖井(3)、集水井(5)、涵洞(6)和扩散段(7),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5)设置在竖井(3)底部;所述集水井(5)包括闸门柱(1)和退水闸门(16);所述闸门柱(1)设置有四个,且相邻两个闸门柱(1)之间固定安装有预制支撑柱(2);所述闸门柱(1)侧面开设有闸门槽(4),且退水闸门(16)侧边与闸门槽(4)滑动连接;所述集水井(5)的水流出口与涵洞(6)一端连接,且涵洞(6)的另一端设置有扩散段(7);所述涵洞(6)上方设置有围堰(10);所述扩散段(7)的端部设置有挑流坎(8);所述退水闸门(16)侧部的闸门槽(4)中固定安装有过滤网(17);所述过滤网(17)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井式退水口,包括竖井(3)、集水井(5)、涵洞(6)和扩散段(7),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5)设置在竖井(3)底部;所述集水井(5)包括闸门柱(1)和退水闸门(16);所述闸门柱(1)设置有四个,且相邻两个闸门柱(1)之间固定安装有预制支撑柱(2);所述闸门柱(1)侧面开设有闸门槽(4),且退水闸门(16)侧边与闸门槽(4)滑动连接;所述集水井(5)的水流出口与涵洞(6)一端连接,且涵洞(6)的另一端设置有扩散段(7);所述涵洞(6)上方设置有围堰(10);所述扩散段(7)的端部设置有挑流坎(8);所述退水闸门(16)侧部的闸门槽(4)中固定安装有过滤网(17);所述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赵祥马恒李向红黄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港航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