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弹体内腔的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导弹体内腔可通过三坐标测量机或跟踪仪测量。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当导弹体长度超过6米时,三坐标测量机测量方式受到测量精度和结构的限制,实现困难;使用跟踪仪测量方式需要操作人员进入导弹体内腔完成测量工作,不能用于较小的导弹体内腔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导弹体内腔测量提供一种导弹体内腔柱坐标测量系统,能够解决长尺寸、小内径导弹体内腔的测量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弹体内腔柱坐标测量系统,包括导轨平台、与所述的导轨平台机械连接的底座、与所述的底座机械连接的固定梁、与所述的固定梁机械连接的极坐标装置、与所述的极坐标装置机械连接的测头装置,它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的固定梁的后端与所述的底座机械连接,所述的底座安装在所述的导轨平台的导轨上沿导轨运动,所述的极坐标装置安装在所述的固定梁的前端,所述的极坐标装置与所述的导轨平台组成柱坐标测量系统,所述的测头装置具有两个旋转轴,所述的测头装置安装在所述的极坐标装置的半径轴上,通过调节所述的测头装置的两个旋转轴的位置可以改变所述的极坐标装置的半径轴的测量长度尺寸,测量时,被测导弹体固定在所述的导轨平台的前端,被测导弹体轴线与所述的极坐标装置中心相对应且与所述的固定梁平行,当所述的底座沿所述的导轨平台移动时,所述的固定梁可深入被测导弹体内腔,通过所述的测头装置的测头测量被测导弹体内腔的坐标数据,实现对导弹体内腔的测量。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它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机械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可以解决长尺寸、小内径导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弹体内腔柱坐标测量系统,包括导轨平台(1)、与所述的导轨平台(1)机械连接的底座(2)、与所述的底座(2)机械连接的固定梁(3)、与所述的固定梁(3)机械连接的极坐标装置(4)、与所述的极坐标装置(4)机械连接的测头装置(5),它还包括控制系统(6),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梁(3)的后端与所述的底座(2)机械连接,所述的底座(2)安装在所述的导轨平台(1)的导轨上沿导轨运动,所述的极坐标装置(4)安装在所述的固定梁(3)的前端,所述的极坐标装置(4)与所述的导轨平台(1)组成柱坐标测量系统,所述的测头装置(5)具有两个旋转轴,所述的测头装置(5)安装在所述的极坐标装置(4)的半径轴上,通过调节所述的测头装置(5)的两个旋转轴的位置可以改变所述的极坐标装置(4)的半径轴的测量长度尺寸,测量时,被测导弹体固定在所述的导轨平台(1)的前端,被测导弹体轴线与所述的极坐标装置(4)中心相对应且与所述的固定梁(3)平行,当所述的底座(2)沿所述的导轨平台(1)移动时,所述的固定梁(3)可深入被测导弹体内腔,通过所述的测头装置(5)的测头测量被测导弹体内腔的坐标数据,实现对导弹体内腔的测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弹体内腔柱坐标测量系统,包括导轨平台(1)、与所述的导轨平台(1)机械连接的底座(2)、与所述的底座(2)机械连接的固定梁(3)、与所述的固定梁(3)机械连接的极坐标装置(4)、与所述的极坐标装置(4)机械连接的测头装置(5),它还包括控制系统(6),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梁(3)的后端与所述的底座(2)机械连接,所述的底座(2)安装在所述的导轨平台(1)的导轨上沿导轨运动,所述的极坐标装置(4)安装在所述的固定梁(3)的前端,所述的极坐标装置(4)与所述的导轨平台(1)组成柱坐标测量系...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