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霍启祥专利>正文

一种免烧承重砖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9065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免烧承重砖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混料、成型、养护工序,其特征在于: a、配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电厂粉煤灰53-55、碱厂废渣18-20、矿山副产品小石渣20、硅酸盐水泥熟料5.5-6.5、工业副产品石膏0.5-1.5; b、混料:碱渣、水泥熟料和石膏按配方量取料混合,同入球磨机研磨成0.08mm筛余量15%的细粉备用,粉煤灰、小石渣按配方量取料与该细粉混合,同入轮碾搅拌机,适量加水搅拌4-5分钟即为成料,成料水份含量控制在20-23%; c、成型:机制成型; d、养护:入窑蒸汽养护,先静养2小时,然后由常温逐渐升温至75-80℃,期间需2小时,在75-80℃下保持4小时,然后逐渐降温,期间需1.5-2小时,出窑喷水进行自然养护7-10天即为成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电厂粉煤灰、碱厂废渣及其它工业垃圾为原料生产墙体建筑材料的技术,特别是一种免烧承重砖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以电厂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生产建筑砖,特别是生产免烧砖的技术从配料上分为两类。一类以粉煤灰为主料、水泥为辅料,另一类以粉煤灰为主料、白灰为辅料,这两类产品均有其不足之处辅料均为成品原料,且配方中比重过大,消耗大量矿山资源。前者体重,约2.6kg/块,成本高,约0.11元/块;后者成本更高,约0.15元/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改进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全部以废料为主料,特别是利用碱厂废料生产体轻、防腐、抗渗、高强度、美观环保、低成本的免烧承重砖的生产工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该生产工艺步骤包括配料、混料、成型、养护工序,其中配料工序的方法是按重量百分比计电厂粉煤灰53-55、碱厂废渣18-20、矿山副产品小石渣20、硅酸盐水泥熟料5.5-6.5、工业副产品石膏0.5-1.5;混料工序的方法是混料分两步进行,首先,碱渣、水泥熟料和石膏按配方量取料混合,同入球磨机研磨成0.08mm筛余量15%的细粉备用,然后,粉煤灰、小石渣按配方量取料,再与该细粉混合,同入轮碾搅拌机,适量加水搅拌4-5分钟即为成料,成料水份含量控制在20-23%;成型采用机制成型法;养护工序的方法是入窑蒸汽养护,先静养2小时,然后由常温逐渐升温至75-80℃,期间需2小时,在75-80℃下保持4小时,然后逐渐降温,期间需1.5-2小时,出窑喷水进行自然养护7-10天即为成品。本专利技术工艺的机理是在高温湿热条件下,由于混合原料中含有适量的水份,使得各种材料的化学成分之间相互进行水化反应,产生一系列水化矿物质,如利用粉煤灰、碱渣所含的化学成分CaO、SiO2、Al2O3与水化合,生成水化的硅酸钙、水化的铝酸钙,这些物质形成了水硬性胶凝物质,它与混凝中的各固体颗粒胶结在一起,形成牢固的整体结构,从而使制品具有人造石材般的防腐、抗渗、高强度特点;掺加石膏是利用其中的SO3与Al2O3、CaO起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的硫铝酸钙等,它能调节凝结时间的长短;掺加硅酸盐水泥熟料能增加混料的可塑性,更重要的是其含有较高的硅酸三钙和硅酸二钙,能提高制品的后期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工艺所使用的原料主要为工业废料,配比中占91%以上,节省了矿产资源,减轻了工业废料对环境的污染,在社会效益明显提高的前提下,由于原料成本大幅度降低,因此产品成本仅为0.08元/块,降低37%,经济效益显著。同样因原料成分的变化,使产品重量得以减轻,一般仅为2.1kg/块,降低块重24%。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详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工艺,要求原料组份中的粉煤灰、碱渣、水泥熟料的烧失量和SiO2、Al2O3、Fe2O3、CaO、MgO的含量分别是粉煤灰2、59.64、25.60、6.35、4.59、0.78,碱渣24.26、7.00、2.33、0.83、61.94、2.11,水泥熟料1.01、18.20、5.78、5.07、60.68、3.69。其中,原料组份中碱渣粒度<30mm、水份4%以下,水泥熟料粒度<50mm、水份0.5%、抗压强度55Mpa以上、抗折强度9Mpa以上,石膏粒度<50mm、水份0.5%以下、SO3含量在40%以上,粉煤灰含炭粒5%以上、细度要求0.08mm筛下余量15%以下,小石渣粒度>5mm的颗粒低于5%为最佳。符合上述要求的原料配比可以有下表所示3个配方。 其生产工艺步骤如下1、配料按上表所给任一原料配方秤取电厂粉煤灰、碱厂废渣、矿山副产品小石渣、硅酸盐水泥熟料、工业副产品石膏备用。2、混料混料分两步进行,首先,将碱渣、水泥熟料和石膏混合后入料仓,通过电磁振动给料器进入球磨机研磨,出磨细度控制在0.08mm筛下余量15%以下,然后再与粉煤灰、小石渣混合,同入轮碾搅拌机;根据原料的含水量确定适量的加水量,一般水份含量控制在20-23%,搅拌4-5分钟即为成料。3、成型把混合后的成料送入KOB50型压砖机(振动方式模振,振动频率4600-5000次/分)压制成型。4、养护把成型好的砖坯送入养护窑进行蒸汽养护,先静养2小时,然后由常温逐渐升温至75-80℃,升温时间需2小时;在75-80℃下保持4小时,然后逐渐降温,降温时间需1.5-2小时,此时制品强度可达标准强度的65-75%;出窑喷水进行自然养护7-10天即为成品,取样进行检测,合格后即可出厂。上述混料工序中,在进行第二步混料之前,粉煤灰和小石渣可提前几天进行水份处理,每天1-2适量加水以提高原料的湿度,总加水量以干料为基准确定。权利要求1.一种免烧承重砖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混料、成型、养护工序,其特征在于a、配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电厂粉煤灰53-55、碱厂废渣18-20、矿山副产品小石渣20、硅酸盐水泥熟料5.5-6.5、工业副产品石膏0.5-1.5;b、混料碱渣、水泥熟料和石膏按配方量取料混合,同入球磨机研磨成0.08mm筛余量15%的细粉备用,粉煤灰、小石渣按配方量取料与该细粉混合,同入轮碾搅拌机,适量加水搅拌4-5分钟即为成料,成料水份含量控制在20-23%;c、成型机制成型;d、养护入窑蒸汽养护,先静养2小时,然后由常温逐渐升温至75-80℃,期间需2小时,在75-80℃下保持4小时,然后逐渐降温,期间需1.5-2小时,出窑喷水进行自然养护7-10天即为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烧承重砖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原料组份中碱渣粒度<30mm、水份4%以下,水泥熟料粒度<50mm、水份0.5%、抗压强度55Mpa以上、抗折强度9Mpa以上,石膏粒度<50mm、水份0.5%以下、SO3含量在40%以上,粉煤灰含炭粒5%以上、细度要求0.08mm筛下余量15%以下,小石渣粒度>5mm的颗粒低于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烧承重砖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原料组份中粉煤灰、碱渣、水泥熟料的烧失量和SiO2、Al2O3、Fe2O3、CaO、MgO的含量分别是粉煤灰2、59.64、25.60、6.35、4.59、0.78,碱渣24.26、7.00、2.33、0.83、61.94、2.11,水泥熟料1.01、18.20、5.78、5.07、60.68、3.69。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电厂粉煤灰、碱厂废渣及其它工业垃圾为原料生产免烧承重砖的工艺。该工艺的原料配料比为粉煤灰53-55、碱渣18-20、石渣20、水泥熟料5.5-6.5、石膏0.5-1.5,混料时先将碱渣、水泥熟料和石膏混合,同入球磨机研磨成0.08mm筛余量15%的细粉,然后再与粉煤灰、石渣混合,同入轮碾搅拌机,适量加水搅拌4-5分钟,水份含量控制在20-23%;机制成型后入窑蒸汽养护,先静养2小时,然后由常温逐渐升温至75-80℃,期间需2小时,在75-80℃下保持4小时,然后逐渐降温,期间需1.5-2小时,出窑喷水进行自然养护7-10天即为成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工艺所用原料主要为工业废料,配比中占91%以上,节省了矿产资源,减轻了工业废料对环境的污染,产品成本仅为0.08元/块,降低37%,重量仅为2.1kg/块,降低块重24%。文档编号B28B11/24G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启祥张印祥
申请(专利权)人:霍启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