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工件上连续打孔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79931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9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件上连续打孔的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通过转轴(2)转动连接有导向杆(3),导向杆(3)通过燕尾槽滑动连接有第一直线齿条(4),第一直线齿条(4)上设有用于对放置在基座(1)上的工件(5)进行打孔的钻机(6);基座(1)上设有平台(7),平台(7)通过燕尾槽滑动连接有滑块(8),滑块(8)上倾斜设置有连杆(9)。提供一种打孔精度更高,且在同时加工多个孔时能够保证多个孔之间的夹角的用于工件上连续打孔的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孔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工件上连续打孔的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在工件上打孔是一项常规的机加工工序。现有技术中,对于在工件上加工垂直于工件表面的孔来说,是相对容易的,只需要将钻头正对工件表面即可,保持钻头垂直于工件表面;而对于在一个工件上加工斜孔就相对困难,并难以保证加工精度,这是由于在加工斜孔过程中,需要将钻头与工件表面保持一定的斜度,而在打孔过程中,由于钻头受到的作用力不是垂直于钻头轴线的,所以,容易导致钻头受力不均而使得打斜孔时钻头发生偏移,进而导致加工出来的斜孔不合格;另外,有时候同一个工件上加工多个孔,还要保证多个孔之间的夹角,这时候对摆动钻头角度的结构,以及钻头打孔过程中的稳定性要求又变得更高。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用于对工件连续打孔的装置存在精度不够高,且同时加工直孔与斜孔时无法保证两者间的夹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打孔精度更高,且在同时加工多个孔时能够保证多个孔之间的夹角的用于工件上连续打孔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用于工件上连续打孔的装置:包括基座,基座通过转轴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工件上连续打孔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工件上连续打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座(1),基座(1)通过转轴(2)转动连接有导向杆(3),导向杆(3)通过燕尾槽滑动连接有第一直线齿条(4),第一直线齿条(4)上设有用于对放置在基座(1)上的工件(5)进行打孔的钻机(6);基座(1)上设有平台(7),平台(7)通过燕尾槽滑动连接有滑块(8),滑块(8)上倾斜设置有连杆(9),连杆(9)上靠近第一直线齿条(4)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10),第一齿轮(10)与第一直线齿条(4)啮合传动,基座(1)上设有用于驱动滑块(8)往复移动以推动第一直线齿条(4)和导向杆(3)绕转轴(2)摆动的动力装置;滑块(8)上设有向下延伸的竖杆(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工件上连续打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座(1),基座(1)通过转轴(2)转动连接有导向杆(3),导向杆(3)通过燕尾槽滑动连接有第一直线齿条(4),第一直线齿条(4)上设有用于对放置在基座(1)上的工件(5)进行打孔的钻机(6);基座(1)上设有平台(7),平台(7)通过燕尾槽滑动连接有滑块(8),滑块(8)上倾斜设置有连杆(9),连杆(9)上靠近第一直线齿条(4)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10),第一齿轮(10)与第一直线齿条(4)啮合传动,基座(1)上设有用于驱动滑块(8)往复移动以推动第一直线齿条(4)和导向杆(3)绕转轴(2)摆动的动力装置;滑块(8)上设有向下延伸的竖杆(11),竖杆(11)下端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二直线齿条(12),基座(1)在第二直线齿条(12)下方设置有导向块(13),导向块(13)通过燕尾槽滑动连接有第三直线齿条(14),基座(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15),第二齿轮(15)同时与第二直线齿条(12)、第三直线齿条(14)啮合传动,第三直线齿条(14)端部与导向杆(3)下端部抵紧,第一齿轮(10)与位于转轴(2)以上的第一直线齿条(4)区域啮合传动,第一齿轮(10)轴线与转轴(2)轴线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差小于导向杆(3)上端到转轴(2)轴线的距离;平台(7)沿水平方向设有供竖杆(11)滑动的通孔(16);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奇峰许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柏同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