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77924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9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和第二空气净化装置,其中第一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在一墙体上端的墙洞内,第二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在另一相对墙体的上端的墙洞内,其与第一空气净化装置的高度一致;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轴流风机、风机体、第一过滤体、第一回水管,轴流风机设置在远离室内的一侧,风机体设置在轴流风机的两侧并与墙体固定连接;第一过滤体设置在靠近室内的一侧,并与轴流风机平行设置,第一回水管设置在第一过滤体的下侧并延伸出墙洞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适用于一室或者多室,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能好,成本低、经济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具体地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因空气污染造成的生存环境的破坏,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采取了室外空气大面积治理和室内局部空气质量的改善措施并举的方式。对室内局部空气质量的改善人们也采取了多种方式,采取了分散式的壁挂式的、立式的空调,集中式的中央空调,可以降温、升温和除湿。为了进一步改善室内空气的质量,各类空气净化器应运而生,虽技术不同,各有优势,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各种技术的运用有长处也有不足之处:1、分散式的壁挂式的、立式的空调,除调节温度和除湿外,被调节的空气是室内循环,在闭门、缺氧、没有新风补充的条件下循环。空调的价格高,耗电量也大。2、集中式的中央空调,适用于单位集中调节空气,现在少数家庭也已引进了家用集中空调,价格更贵,耗电量更大。3、室内空气净化器也是在闭门、缺氧、没有新风补充的条件下循环。可以对空气中灰尘和有害过滤,对细菌消毒、除菌,但是缺少新鲜空气中的氧气。空气净化器价格贵,高收入的白领阶层每户也大多买一台,只放在一个房间,其它的房间和室内的公共场所又不用空气净化器,平时还舍不得用,变成一种奢侈的摆设品。以上技术不是价格高就是功能过剩和缺失。多了过剩的净化、过滤功能,忽略、减弱了新鲜空气增氧的主要功能,产生了缺氧而引起无力、头昏的空调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亟需构思一种新技术以改善其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其可以适用于一室或者多室,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能好,成本低、经济性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和第二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在一墙体上端的墙洞内,所述第二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在另一相对墙体的上端的墙洞内,其与所述第一空气净化装置的高度一致;所述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轴流风机、风机体、第一过滤体、第一回水管,所述轴流风机设置在远离室内的一侧,所述风机体设置在所述轴流风机的两侧并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体设置在靠近室内的一侧,并与所述轴流风机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回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体的下侧并延伸出墙洞外。优选地,所述第二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安全网、第二过滤体和第二回水管,所述安全网设置在远离室内的一侧,所述第二过滤体设置在靠近室内的一侧,并与所述安全网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回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体的下侧并延伸出墙洞外。优选地,所述第一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一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经由所述风机体引向墙洞内的电源插座。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体和/或所述第二过滤体包括粗过滤体和精过滤体,所述粗过滤体和所述精过滤体均为柱状,二者平行设置,并且所述精过滤体设置在靠近室内的一侧。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体和/或所述第二过滤体用活性炭压制而成,并在其上压制有透气孔。优选地,所述粗过滤体和所述精过滤体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并且二者上面的透气孔的位置互相错开以形成迷宫通道。优选地,所述风机体用镀锌钢板卷制而成。优选地,所述安全网由钢板冲孔制备而成。优选地,所述安全网用钢条或钢丝网制备而成。优选地,所述轴流风机的直径在150-250mm之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通过轴流风机的作用循环空气,通过第一过滤体和第二过滤体的作用过滤、吸附空气中的杂质和水分,达到净化空气和调节空气的功能。调节的空气新鲜,与其它空调相比所调节的空气含氧量高,避免空调病。整体耗电量小,节省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空气净化装置,2.第二空气净化装置,3.轴流风机,4.风机体,5.第一回水管,6.安全网,7.第二回水管,8.粗过滤体,9.精过滤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符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第一空气净化装置1和第二空气净化装置2,其中所述第一空气净化装置1设置在一墙体上端的墙洞内,所述第二空气净化装置2设置在另一相对墙体的上端的墙洞内,其与所述第一空气净化装置1的高度一致。所述第一空气净化装置1包括轴流风机3、风机体4、第一过滤体、第一回水管5,所述轴流风机3设置在远离室内的一侧,所述风机体4设置在所述轴流风机3的两侧并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体设置在靠近室内的一侧,并与所述轴流风机3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回水管5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体的下侧并延伸出墙洞外。本实施例通过轴流风机3的作用循环空气,通过第一过滤体的作用过滤、吸附空气中的杂质和水分,达到净化空气和调节空气的功能,另外其还具有减小抽风、排风阻力的作用。轴流风机3轴向排风,根据需要,选用适合的功率,在市场现有的轴流风机3中直接选购。优选地,所述轴流风机3的直径在150-250mm之间。单室或两室优先选用直径在200mm左右。采用220V的交流电,电流在0.5A左右,功率在60W左右的轴流风机3。优选地,所述第二空气净化装置2包括安全网6、第二过滤体和第二回水管7,所述安全网6设置在远离室内的一侧,所述第二过滤体设置在靠近室内的一侧,并与所述安全网6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回水管7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体的下侧并延伸出墙洞外。安全网6装在靠近墙的外侧起阻挡、安全作用。第二过滤体不仅可以过滤、吸附空气中的杂质和水分,还可以减小抽风、排风的阻力。优选地,所述第一空气净化装置1还包括一充电插头(附图中略去,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如何设置),所述充电插头经由所述风机体4引向墙洞内的电源插座。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体和/或所述第二过滤体包括粗过滤体8和精过滤体9,所述粗过滤体8和所述精过滤体9均为柱状,二者平行设置,并且所述精过滤体9设置在靠近室内的一侧。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体和/或所述第二过滤体用活性炭压制而成,并在其上压制有透气孔。活性炭含有大量微孔,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纤维颗粒活性碳能有效除臭味、异味。具有吸附净化功能,有效地吸附空气中的各类杂质,以达到消毒除臭等目的。优选地,所述粗过滤体8和所述精过滤体9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并且二者上面的透气孔的位置互相错开以形成迷宫通道。优选地,所述风机体4用镀锌钢板卷制而成。优选地,所述安全网6由钢板冲孔制备而成。优选地,所述安全网6用钢条或钢丝网制备而成。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当该房间具有多室时,所述第二空气净化装置2的数量可以根据墙体的数量进行调整。如图2所示,当其为多室的情况,在中间的墙体上也同样设置一个第二空气净化装置2,在靠近室外的墙体上设置第一空气净化装置1。通过一个第一空气净化装置1和多个第二空气净化装置2来实现气体的流动和净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通过轴流风机3的作用循环空气,通过第一过滤体和第二过滤体的作用过滤、吸附空气中的杂质和水分,达到净化空气和调节空气的功能。调节的空气新鲜,与其它空调相比所调节的空气含氧量高,避免空调病。整体耗电量小,节省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和第二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在一墙体上端的墙洞内,所述第二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在另一相对墙体的上端的墙洞内,其与所述第一空气净化装置的高度一致;所述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轴流风机、风机体、第一过滤体、第一回水管,所述轴流风机设置在远离室内的一侧,所述风机体设置在所述轴流风机的两侧并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体设置在靠近室内的一侧,并与所述轴流风机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回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体的下侧并延伸出墙洞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和第二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在一墙体上端的墙洞内,所述第二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在另一相对墙体的上端的墙洞内,其与所述第一空气净化装置的高度一致;所述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轴流风机、风机体、第一过滤体、第一回水管,所述轴流风机设置在远离室内的一侧,所述风机体设置在所述轴流风机的两侧并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体设置在靠近室内的一侧,并与所述轴流风机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回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体的下侧并延伸出墙洞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安全网、第二过滤体和第二回水管,所述安全网设置在远离室内的一侧,所述第二过滤体设置在靠近室内的一侧,并与所述安全网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回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体的下侧并延伸出墙洞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一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经由所述风机体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运勤郁步强夏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