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立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74445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9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倒立椅,其具有:一支撑架组;一背垫,其可拆卸地固定于支撑架组上;一座垫,其枢设于支撑架组上;以及一勾脚架组。支撑架组具有:二枢接架,其分别位于支撑架组的两侧;二扶手管,其下端分别枢设于二枢接架;二后支撑管,其上端分别枢设于二枢接架;二前支撑管,其分别固设于二枢接架;及一连接管,其可拆卸地固设于二前支撑管之间。当连接管、背垫及勾脚架组拆卸后,二扶手管、二后支撑管以及座垫可枢转至与前支撑管平行。因此拆卸及拆折叠后可便于排列收纳,能有效减少占用空间,提升空间的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倒立椅,特别是关于一种能分拆、折叠的倒立椅。
技术介绍
倒立椅为一种缓解因骨刺所造成身体不适,以及令使用者能够进行适度运动的复健装置,使用者通过倒立动作的执行,使得各节脊椎间的距离能够伸张开来,以此降低神经受到骨刺压迫所造成的疼痛,同时让使用者的腹、背肌获得伸展而达成运动的目的。由于倒立椅结构特殊,并不适合挪为其它用途使用。然而,倒立椅的特殊结构造成其不小的占用空间,而对于人口稠密的都会区来说,要有多余的空间摆放倒立椅并不容易。有鉴于此,提出一种更佳的改善方案,乃为此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倒立椅,其可进行拆卸及折叠,以进行收纳。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出的倒立椅具有:一支撑架组,其具有:二枢接架,其分别位于该支撑架组的两侧;二扶手管,其下端分别枢设于该二枢接架;二后支撑管,其上端分别枢设于二该枢接架;二前支撑管,其分别固设于该二枢接架;及一连接管,其能够拆卸地固设于该二前支撑管之间;一背垫,其能够拆卸地固定于该支撑架组上;一座垫,其枢设于该支撑架组上;一织带,其一端固定于该支撑架组的该连接管;一转动架组,该织带相对于固该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于该转动架组;以及一勾脚架组,其能够拆卸地固设于该转动架组;其中,当该支撑架组的该连接管、该背垫及该勾脚架组拆卸后,该二扶手管及该二后支撑管以及该座垫能够枢转至与该前支撑管平行。其中,各该扶手管具有一第一固定件,其分别能够拆卸地穿设于该二枢接架及该二扶手管邻近下端处。其中,各该扶手管具有一第一套管,其固设于各该扶手管邻近下端处;该二第一固定件为螺丝,并分别能够拆卸地螺合于该二第一套管。其中,各该扶手管具有一扶手,其能够拆卸地设置于该二扶手管上端;各该扶手管具有一第二固定件,其分别能够拆卸地穿设于该二扶手管上端及该二扶手。其中,该二第二固定件为螺丝,并分别能够拆卸地螺合于该二扶手。其中,各该前支撑管具有一第三固定件,其分别能够拆卸地穿设于该二前支撑管及该连接管。其中,该支撑架组的各该枢接架包含二侧壁及一连接壁;该二扶手管的下端及该二后支撑管的上端枢设于所对应的该枢接架的该二侧壁间,且选择性地抵靠于所对应的该枢接架的该连接壁。其中,该支撑架组更具有二支撑片,其别能够拆卸地固设于该二枢接架,且位于该扶手管及该前支撑管间。其中,各该支撑片周缘形成有多个凸出部,各该枢接架的该二侧壁形成有多个凹陷部,该凸出部选择性地嵌合于该凹陷部。其中,该支撑架组更具有一弯管,其固设置该二后支撑管间,该弯管向后凸出弯曲。因此,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倒立椅的连接管、背垫及勾脚架组等可进行拆卸,然后可将扶手管以及后支撑管杆枢转至与前支撑管平行而进行折叠。相较于现有技术无法拆卸折叠的倒立椅,本技术在拆卸及折叠再进行而便于排列收纳,能有效减少占用空间,提升空间的利用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枢接架、前支撑管及后支撑管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枢接架及支撑片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分拆的示意图。图5至图7为本技术折叠的动作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折叠后的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支撑架组11枢接架111侧壁12扶手管123扶手1231上扶手部1232下扶手部13后支撑管14前支撑管141第三固定件15连接管16支撑片17弯管20椅背组21后摆杆23背垫30椅座组31前摆杆33座垫40下连管组41下连杆件42导向座43织带50转动架组51连接架60勾脚架组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考图1。本技术提出一种倒立椅,其具有一支撑架组10、一椅背组20、一椅座组30、一下连管组40、一转动架组50以及一勾脚架组60。请一并参考图2及图3。支撑架组10具有二枢接架11、皆分别枢设于二枢接架11的二扶手管12及二后支撑管13、分别固设于二枢接架11的二前支撑管14,以及可拆卸地固设于前支撑管14之间的一连接管15。二枢接架11分别位于支撑架组10的两侧,各枢接架11包含二侧壁111及一连接壁112。连接壁112连接于二侧壁111间,使枢接架11形成一U字形,并于该U字形的内部形成一枢转空间,而连接壁112的末端之间形成该U字形的开口。二扶手管12的下端及二后支撑管13的上端枢设于所对应的枢接架11的二侧壁111间。具体而言,于本实施例中,扶手管12的下端枢设于枢接架11的该枢转空间内的一端,而后支撑管13的上端枢设于枢接架11的该枢转空间内的另一端,且扶手管12的下端及后支撑管13的上端可于该枢转空间内枢转。换言之,扶手管12与后支撑管13以不同转轴枢转。二扶手管12的下端及二后支撑管13的上端选择性地抵靠于所对应的枢接架11的连接壁112,且当扶手管12与后支撑管13抵靠于连接壁112时,扶手管12与后支撑管13呈一直线。如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支撑架组10更可具有二支撑片16,其分别可拆卸地固设于二枢接架11,且位于扶手管12及前支撑管14间。具体而言,支撑片16位于枢接架11侧壁111之间的开口处,并遮蔽该枢转空间。各支撑片16周缘形成有多个凸出部160,各枢接架11的二侧壁111形成有多个凹陷部1110,凸出部160选择性地嵌合于凹陷部1110。当凸出部160嵌合于凹陷部1110时,支撑片16即遮蔽该枢转空间,除了可防止扶手管12及前支撑管14间相对转动外,还可防止异物落入该枢转空间而在随后的收纳时妨碍枢转。接着请参考图2至图4。各扶手管12具有一第一固定件121、第一套管122、一扶手123以及第二固定件124。二第一固定件121分别可拆卸地穿设于二枢接架11及二扶手管12邻近下端处(如图2所示),而二第二固定件124分别可拆卸地穿设于二扶手管12上端及二扶手123(如图4所示)。第一固定件121及第二固定件124可为螺丝或插销,而本实施例中仅以螺丝为示例性说明。二第一套管122分别固设于扶手管12邻近下端处,而二第一固定件121分别可拆卸地螺合于二第一套管122。第一固定件121贯穿于枢接架11的连接壁112后,即抵靠于枢接架11的连接壁112并螺合于第一套管122内,且此时扶手管12即无法相对于枢接架11枢转。二扶手123分别可拆卸地设置于二扶手管12上端,且各扶手123内具有一第二套管(图未绘示)。二第二固定件124分别可拆卸地螺合于二扶手123的第二套管。第二固定件124贯穿扶手管12后即抵靠于扶手管12的内壁面并螺合于第二套管内,此时扶手123即被固定于扶手管12上端。各扶手123包含一上扶手部1231及一下扶手部1232。各前支撑管14具有一第三固定件141,其分别可拆卸地穿设于二前支撑管14及连接管15。第三固定件141亦可为插销或螺丝。当第三固定件141贯穿前支撑管14后即螺合连接管15,此时连接管15被固定于前支撑管14间。于其它实施例中,第三固定件141亦可为插销。支撑架组10的更具有一弯管17,其固设置二后支撑管13间,弯管17向后凸出弯曲。接着请参考图1及图4。椅背组20具有一后摆杆21、一背杆转动架22以及一背垫23。后摆杆21为U字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倒立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倒立椅,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支撑架组,其具有:二枢接架,其分别位于该支撑架组的两侧;二扶手管,其下端分别枢设于该二枢接架;二后支撑管,其上端分别枢设于二该枢接架;二前支撑管,其分别固设于该二枢接架;及一连接管,其能够拆卸地固设于该二前支撑管之间;一背垫,其能够拆卸地固定于该支撑架组上;一座垫,其枢设于该支撑架组上;一织带,其一端固定于该支撑架组的该连接管;一转动架组,该织带相对于固设于该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于该转动架组;以及一勾脚架组,其能够拆卸地固设于该转动架组;其中,当该支撑架组的该连接管、该背垫及该勾脚架组拆卸后,该二扶手管、该后支撑管以及该座垫能够枢转至与该前支撑管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立椅,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支撑架组,其具有:二枢接架,其分别位于该支撑架组的两侧;二扶手管,其下端分别枢设于该二枢接架;二后支撑管,其上端分别枢设于二该枢接架;二前支撑管,其分别固设于该二枢接架;及一连接管,其能够拆卸地固设于该二前支撑管之间;一背垫,其能够拆卸地固定于该支撑架组上;一座垫,其枢设于该支撑架组上;一织带,其一端固定于该支撑架组的该连接管;一转动架组,该织带相对于固设于该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于该转动架组;以及一勾脚架组,其能够拆卸地固设于该转动架组;其中,当该支撑架组的该连接管、该背垫及该勾脚架组拆卸后,该二扶手管、该后支撑管以及该座垫能够枢转至与该前支撑管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立椅,其特征在于,各该扶手管具有一第一固定件,其分别能够拆卸地穿设于该二枢接架及该二扶手管邻近下端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立椅,其特征在于,各该扶手管具有一第一套管,其固设于各该扶手管邻近下端处;该二第一固定件为螺丝,并分别能够拆卸地螺合于该二第一套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立椅,其特征在于,各该扶手管具有一扶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盈亮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