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伸缩式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6127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3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力伸缩式清洗装置,包括管腔组件以及连接套设在管腔组件内的清洗组件和伸缩组件,清洗组件为空腔结构,一端与管腔组件紧密配合且端部设有清洗介质出口,另一端与伸缩组件固定套接,伸缩组件为内部设有孔道的可伸缩移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清洗球堵板与需清洗腔体内壁贴合,避免了在每次清洗程序之前手动安装清洗装置的弊端;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清洗时可通过高压水或压缩气体为动力,清洗结束后,自动回缩至清洗装置内部,避免了现有的可伸缩清洗装置需外配气缸作为驱动装置的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生产成本低,安装拆卸方便,清洗效果好,且无需自清洗,能满足市场需要,应用前景很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洗工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压力伸缩式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在食品药品等生产领域,一些储罐、反应罐等容器上一般需要配备在位清洗装置,如药厂所使用的湿法和干燥机,存在彻底清洗的要求,需要配套清洗装置,可以对容器进行有效清洗,满足较高的卫生等级要求。现有的清洗装置多为不可伸缩清洗球,固定安装在设备上,当需要清洗的时候,利用清洗球喷水,清洗设备。但是,由于清洗球的上表面一般清洗不到,为防止积粉则需要彻底清洗,彻底清洗需要拆卸清洗球,这种不可伸缩清洗球在每次清洗程序之前需手动安装,清洗无法一次完成。此外,还有将清洗球安装在气缸上,利用气缸的往反动作,将清洗球在使用时推入到设备内部,进行清洗;清洗设备不用时,气缸将清洗球拉回,设备内部清洗球伸入的位置被堵上,表面没有积粉,然而这种气缸驱动清洗球的伸缩式清洗装置,由于气缸的价格比较高,使用的时候必须有压缩空气作为介质,已不能满足市场对清洗装置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的要求,从而逐渐被淘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力伸缩式清洗装置,取代现有的清洗装置,一方面保证能防止设备积粉和彻底清洗,另一方面能突破现有气缸驱动可伸缩清洗球的结构复杂,运行成本高,且需另配备伸缩动力驱动装置的限制,满足现有清洗需求的需要。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压力伸缩式清洗装置,包括管腔组件以及连接套设在管腔组件内的清洗组件和伸缩组件,所述清洗组件为空腔结构,设有清洗介质出口的一端与管腔组件紧密配合,另一端与伸缩组件固定套接,所述伸缩组件为内部设有孔道的可伸缩移动件,所述清洗组件、伸缩组件与管腔组件连通形成密封的清洗介质通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管腔组件为两端分别设有内卡箍接头和端部堵板的筒状结构,所述端部堵板上设有开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清洗组件包括清洗球堵板和清洗球,所述清洗球堵板上设有清洗介质出口,所述清洗球两端分别与清洗球堵板和伸缩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靠端部堵板一侧的管腔组件、伸缩组件和清洗组件连通形成密封的清洗介质通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由第一固定套管、第一连接管、第一弹簧和第一活动套管构成的第一伸缩件,所述第一固定套管固定卡设在管腔组件内,所述第一连接管活动套设在第一固定套管的内孔,两端分别与清洗球和第一活动套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套管可活动套设在管腔组件内,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连接管位于第一固定套管和第一活动套管之间的外边缘,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一活动套管和靠端部堵板一侧的管腔组件的内孔与清洗球的空腔连通形成密封的清洗介质通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管腔组件由第一管腔和第二管腔通过卡箍拼接组成,所述第一固定套管固定卡设在第一管腔和第二管腔之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管腔和第一固定套管之间还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为硅胶密封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组件还包括由第N固定套管、第N连接管、第N弹簧和第N活动套管构成的第N伸缩件,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第N伸缩件内的连接关系与第N-1伸缩件内的连接关系相同,所述第N伸缩件可伸缩卡设在第N-1连接管和第一弹簧之间,所述第N连接管、第N活动套管、第N-1连接管、第N-1活动套管……第二连接管、第二活动套管、第一连接管、第一活动套管和靠端部堵板一侧的管腔组件的内孔与清洗球的空腔连通形成密封的清洗介质通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清洗球为可旋转清洗球。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套管、第一活动套管、第二固定套管和第二活动套管为聚四氟乙烯套管。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为65Mn钢弹簧。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压力伸缩式清洗装置可通过内卡箍接头一直安装在需清洗腔体上,清洗球堵板与需清洗腔体内壁贴合,不存在积粉隐患,从而避免了在每次清洗程序之前手动安装清洗装置的弊端。(2)本专利技术的压力伸缩式清洗装置在清洗时可通过高压水或压缩气体为动力,驱动清洗球伸出,向腔体内壁喷射高压水或压缩气体,达到清洗和吹干的目的,清洗结束后,由于没有伸出动力,弹簧收缩,清洗球自动回缩至清洗装置内部,完成彻底清洗过程,避免了现有的可伸缩清洗装置需外配气缸作为驱动装置的缺陷。(3)本专利技术的压力伸缩式清洗装置可根据具体需要,设计多级伸缩组件,能满足不同应用场合对清洗装置的体积、结构和清洗效果的要求。(4)本专利技术的压力伸缩式清洗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生产成本低,安装拆卸方便,清洗效果好,且无需自清洗,能满足市场需要,应用前景很广阔。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提供的压力伸缩式清洗装置在非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提供的压力伸缩式清洗装置在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所提供的压力伸缩式清洗装置在非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所提供的压力伸缩式清洗装置在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腔组件(11-内卡箍接头,12-端部堵板,121-开口,13-第一管腔,14-第二管腔,15-卡箍,16-第一密封圈),2-清洗组件(21-清洗球堵板,211-清洗介质出口,22-清洗球),3-伸缩组件(31-第一固定套管,32-第一连接管,33-第一弹簧,34-第一活动套管,35-第二固定套管,36-第二连接管,37-第二弹簧,38-第二活动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压力伸缩式清洗装置,包括管腔组件1、清洗组件2以及伸缩组件3,清洗组件2和伸缩组件3连接套设在管腔组件1内。管腔组件1为筒状结构,一端设有内卡箍接头11,另一端设有端部堵板12,端部堵板12沿管腔组件1轴向设有开口121。清洗组件2包括清洗球堵板21和清洗球22,清洗球堵板21上设有清洗介质出口211,且端部与内卡箍接头11外端面紧密配合,清洗球22为空腔结构,两端分别与清洗球堵板21和伸缩组件3固定连接,清洗球堵板21和清洗球22内设有相连通的清洗介质通道。伸缩组件3包括第一固定套管31、第一连接管32、第一弹簧33和第一活动套管34,第一固定套管31端部外边缘设有突起圆环,突起圆环固定卡设在管腔组件1内壁的环形凹槽内,达到将第一固定套管31固定卡设在管腔组件1内壁的目的,第一连接管32可活动套设在第一固定套管31的内孔,两端分别与清洗球22和第一活动套管34固定连接,第一活动套管34可活动套设在管腔组件1内,第一弹簧33套设在第一连接管32位于第一固定套管31和第一活动套管34之间的外边缘。第一连接管32、第一活动套管34和靠端部堵板12一侧的管腔组件1的内孔与清洗球22的空腔连通形成密封的清洗介质通道。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压力伸缩式清洗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在待机状态时,由于没有清洗介质(高压水或压缩气体)的驱动,清洗组件2缩入管腔组件1中,清洗球堵板21端部与内卡箍接头11外端面紧密配合,防止粉尘等进入清洗组件;当开始清洗作业时,清洗介质(高压水或压缩气体)通过端部堵板12的开口121进入,受清洗介质的驱动,伸缩组件3中的第一弹簧33收缩,第一连接管32带动清洗组件2伸入腔体内,同时,清洗介质通过依次靠端部堵板12一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压力伸缩式清洗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伸缩式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腔组件(1)以及连接套设在管腔组件(1)内的清洗组件(2)和伸缩组件(3),所述清洗组件(2)为空腔结构,设有清洗介质出口(211)的一端与管腔组件(1)紧密配合,另一端与伸缩组件(3)固定套接,所述伸缩组件(3)为内部设有孔道的可伸缩移动件,所述清洗组件(2)、伸缩组件(3)与管腔组件(1)连通形成密封的清洗介质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伸缩式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腔组件(1)以及连接套设在管腔组件(1)内的清洗组件(2)和伸缩组件(3),所述清洗组件(2)为空腔结构,设有清洗介质出口(211)的一端与管腔组件(1)紧密配合,另一端与伸缩组件(3)固定套接,所述伸缩组件(3)为内部设有孔道的可伸缩移动件,所述清洗组件(2)、伸缩组件(3)与管腔组件(1)连通形成密封的清洗介质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腔组件(1)为两端分别设有内卡箍接头(11)和端部堵板(12)的筒状结构,所述端部堵板(12)上设有开口(1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组件(2)包括清洗球堵板(21)和清洗球(22),所述清洗球堵板(21)上设有清洗介质出口(211),所述清洗球(22)两端分别与清洗球堵板(21)和伸缩组件(3)固定连接,所述靠端部堵板(12)一侧的管腔组件(1)、伸缩组件(3)和清洗组件(2)连通形成密封的清洗介质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3)包括由第一固定套管(31)、第一连接管(32)、第一弹簧(33)和第一活动套管(34)构成的第一伸缩件,所述第一固定套管(31)固定卡设在管腔组件(1)内,所述第一连接管(32)活动套设在第一固定套管(31)的内孔,两端分别与清洗球(22)和第一活动套管(3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套管(34)可活动套设在管腔组件(1)内,所述第一弹簧(33)套设在第一连接管(32)位于第一固定套管(31)和第一活动套管(34)之间的外边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正勋张士威雷庆玲王建
申请(专利权)人:翰林航宇天津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