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加药自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5524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2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加药自动控制装置,主要内容为:所述上安装架和下安装架都安装在加药架上,右药剂缓冲斗上端安装在上安装架上,右药剂缓冲架下端安装在下安装架上,右电磁阀安装在加药架上,左截止阀左端安装有左进料管,中截止阀分别与左截止阀和右截止阀连接,右截止阀右端安装有右进料管,第一截止阀下端通过管路与左截止阀和中截止阀之间的管路连接,第一截止阀上端与左电磁阀连接,左电磁阀固定安装在加药架上,第二截止阀下端与中截止阀和右截止阀之间的管路连接,第二截止阀上端通过管路与右电磁阀连接,右摄像机安装在右药剂缓冲斗的正后方,左摄像机安装在左药剂缓冲斗的正后方,控制箱固定安装在加药架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药装置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液体加药自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药剂添加制度的不断完善,大多数污水处理厂都意识到了传统人工加药有很多的不足,如加药不及时、不准确,甚至出现断药现象。有部分污水处理厂已采用了自动加药装置,但是在一段时间后,由于管道堵塞、药剂在管道内有一定的淤积等原因,造成药剂添加失准,尤其是低剂量药剂的添加。目前传统自动加药机的应用情况,发现药箱中经常有很多固体杂质,不仅影响加药的精度,而且使电磁阀的磨损较快。虽然在传统自动加药机的加药箱入口装入了过滤网,但是由于其结构问题,导致一段时间后,过滤网局部由于受到药剂冲击磨损较快,总是有固体杂质进入加药箱导致加药管路堵塞。在加药机正常使用时,需要工人不定时的去测量当前自动加药机的药剂流量是否准确,从而对药剂流量进行校正。传统自动加药机的药剂需从加药箱经电磁阀进入加药管道中,再流入加药点,这就需要操作工人先测量该加药点的流量,若不准确,则要测量电磁阀出口处的流量,操作十分复杂,而且加药箱一般都在高于加药点的平台上,严重影响操作工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了一种液体加药自动控制装置,其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拥有较好的精准度、可靠性、重复性和自适应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体加药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加药架、第一截止阀、控制箱、左电磁阀、右电磁阀、上安装架、第二截止阀、下安装架、右药剂缓冲斗、左药剂缓冲斗、左截止阀、中截止阀、右截止阀、右摄像机、左摄像机和下电磁阀;所述上安装架和下安装架都固定安装在加药架上,所述右药剂缓冲斗上端固定安装在上安装架上,右药剂缓冲架下端固定安装在下安装架上,所述右电磁阀固定安装在加药架上且右电磁阀位于右药剂缓冲斗的正上方,左截止阀左端安装有左进料管,所述中截止阀分别与左截止阀和右截止阀连接,右截止阀右端安装有右进料管,所述第一截止阀下端通过管路与左截止阀和中截止阀之间的管路连接,所述第一截止阀上端通过管路与左电磁阀连接,所述左电磁阀固定安装在加药架上且左电磁阀位于左药剂缓冲斗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截止阀下端通过管路与中截止阀和右截止阀之间的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截止阀上端通过管路与右电磁阀连接,所述右摄像机安装在右药剂缓冲斗的正后方,所述左摄像机安装在左药剂缓冲斗的正后方,所述控制箱同定安装在加药架上且位于加药架顶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安装架和下安装架上安装有若干个右药剂缓冲斗和左药剂缓冲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右药剂缓冲斗中部和左药剂缓冲斗中部都安装有下电磁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药架采用铝合金型材组合安装而成。工作原理:当该药剂的加药点较少时,则关闭中截止阀(中间的电磁阀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另一种药剂从另一端的截止阀流进,实现两种药剂共用一个自动加药装置。当该药剂加药点过多时,由于考虑到该装置的占地面积、重量等问题,打开中间的截止阀,关闭另一端的截止阀,实现单种药剂的添加。为解决小剂量加药过程中药剂在一定程度上会在管道中残留的问题,采用一股冲洗水减少药剂残留问题。应用摄像机监视药剂添加情况,避免断药现象的出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液体加药自动控制装置,其性能可靠,维护方便,故障率低,药剂添加准确及时,监控方便,节约了药剂的消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加药架,2:第一截止阀,3:控制箱,4:左电磁阀,5:右电磁阀,6:上安装架,7:第二截止阀,8:下安装架,9:右药剂缓冲斗,10:左药剂缓冲斗,11:左截止阀,12:中截止阀、13:右截止阀,14:右摄像机,15:左摄像机,16:下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图3所示,其示出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液体加药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加药架1、第一截止阀2、控制箱3、左电磁阀4、右电磁阀5、上安装架6、第二截止阀7、下安装架8、右药剂缓冲斗9、左药剂缓冲斗10、左截止阀11、中截止阀12、右截止阀13、右摄像机14,左摄像机15和下电磁阀16;所述上安装架6和下安装架8都固定安装在加药架1上,所述在药剂缓冲斗9上端同定安装在上安装架6上,右药剂缓冲架9下端同定安装在下安装架8上,所述右电磁阀5固定安装在加药架1上且右电磁阀5位于右药剂缓冲斗9的正上方,左截止阀11左端安装有左进料管,所述中截止阀12分别与左截止阀11和右截止阀13连接,右截止阀13右端安装有右进料管,所述第一截止阀2下端通过管路与左截止阀11和中截止阀12之间的管路连接,所述第一截止阀2上端通过管路与左电磁阀4连接,所述左电磁阀4固定安装在加药架1上且左电磁阀4位于左药剂缓冲斗10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截止阀7下端通过管路与中截止阀12和右截止阀13之间的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截止阀7上端通过管路与有电磁阀5连接,所述右摄像机14安装在右药剂缓冲斗9的正后方,所述左摄像机15安装在左药剂缓冲斗10的正后方,所述控制箱3固定安装在加药架1上且位于加药架1顶端。优选的,所述上安装架6和下安装架8上安装有若干个右药剂缓冲斗9和左药剂缓冲斗10。优选的,所述右药剂缓冲斗9中部和左药剂缓冲斗10中部都安装有下电磁阀1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技术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液体加药自动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加药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药架、第一截止阀、控制箱、左电磁阀、右电磁阀、上安装架、第二截止阀、下安装架、右药剂缓冲斗、左药剂缓冲斗、左截止阀、中截止阀、右截止阀、右摄像机、左摄像机和下电磁阀;所述上安装架和下安装架都固定安装在加药架上,所述右药剂缓冲斗上端同定安装在上安装架上,右药剂缓冲架下端固定安装在下安装架上,所述右电磁阀固定安装在加药架上且右电磁阀位于右药剂缓冲斗的正上方,左截止阀左端安装有左进料管,所述中截止阀分别与左截止阀和右截止阀连接,右截止阀右端安装有右进料管,所述第一截止阀下端通过管路与左截止阀和中截止阀之间的管路连接,所述第一截止阀上端通过管路与左电磁阀连接,所述左电磁阀固定安装在加药架上且左电磁阀位于左药剂缓冲斗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截止阀下端通过管路与中截止阀和右截止阀之间的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截止阀上端通过管路与右电磁阀连接,所述右摄像机安装在右药剂缓冲斗的正后方,所述左摄像机安装在左药剂缓冲斗的正后方,所述控制箱固定安装在加药架上且位于加药架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加药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药架、第一截止阀、控制箱、左电磁阀、右电磁阀、上安装架、第二截止阀、下安装架、右药剂缓冲斗、左药剂缓冲斗、左截止阀、中截止阀、右截止阀、右摄像机、左摄像机和下电磁阀;所述上安装架和下安装架都固定安装在加药架上,所述右药剂缓冲斗上端同定安装在上安装架上,右药剂缓冲架下端固定安装在下安装架上,所述右电磁阀固定安装在加药架上且右电磁阀位于右药剂缓冲斗的正上方,左截止阀左端安装有左进料管,所述中截止阀分别与左截止阀和右截止阀连接,右截止阀右端安装有右进料管,所述第一截止阀下端通过管路与左截止阀和中截止阀之间的管路连接,所述第一截止阀上端通过管路与左电磁阀连接,所述左电磁阀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大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