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螺钉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螺钉自输送自上油装置。包括设置在振动料盘出料端两根相互平行且与底面倾斜的输送轴,输送轴一端通过第一安装架与振动料盘出料端相连,另一端向下倾斜向外延伸且通过第二安装架与振动料盘相连,在两根输送轴之间形成倾斜的输送通道,输送通道的最小宽度不大于设置在螺钉上端部的环形凸起外径,且螺钉重心位于环形凸起的下端,在输送轴上设有能够当螺钉在输送通道上移动时能自黏上防锈润滑油的上油组件。与现有的技术相比优点在于: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输送效率,能自上油;结构紧凑,安装便利;可调节性好,能适用于不同规格的产品,并且调节方便,节省了企业的购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螺钉加工
,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螺钉自输送自上油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螺钉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输送至加工工位或者加工完成后需要输送至成品箱,但现有的螺钉,在加工时需要人工使其垂直后输送,人工输送不仅浪费时间,更严重影响了加工效率,即使有输送设备也无法达到自动无动力输送的效果,并且现有的螺钉输送设备无法输送不同规格的螺钉,即使有也调节较为困难,在输送时也无法对螺钉进行上油,输送稳定性差。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螺钉[申请号:201520909993.4],包括一体制成的螺钉头与螺钉头相连的螺钉杆,所述螺钉头开设有第一凹槽,在第一凹槽内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为第一十字槽,且该十字槽的其中一条槽在螺钉头的径向方向上打通而形成第一一字槽。上述螺钉在加工时如果采用人工放料输送,将会严重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输送效率,能自上油的螺钉自输送自上油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螺钉自输送自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振动料盘出料端两根相互平行且与底面倾斜的输送轴,所述的输送轴一端通过第一安装架与振动料盘出料端相连,另一端向下倾斜向外延伸且通过第二安装架与振动料盘相连,在两根输送轴之间形成倾斜的输送通道,所述的输送通道的最小宽度不大于设置在螺钉上端部的环形凸起外径,且螺钉重心位于环形凸起的下端,在输送轴上设有能够当螺钉在输送通道上移动时能自黏上防锈润滑油的上油组件,所述的上油组件包括设置在输送通道下方且上端敞口的储油盒,所述的储油盒内端接近第一安装架,所述的储油盒外端上开设有能使螺钉移出储油盒的脱料结构,所述的储油盒内两侧均具有抹油海绵,在两块抹油海绵之间形成抹油通道,所述的第一安装架通过能够调节第一安装架在垂直方向上高度的第一调节机构与振动料盘相连,所述的第二安装架通过能够调节第二安装架在垂直方向上高度的第二调节机构与振动料盘相连。在上述的螺钉自输送自上油装置中,所述的储油盒包括第一半盒和第二半盒,所述的第一半盒固设在其中一根输送轴下方,所述的第二半盒固设在另一根输送轴在下方,所述的第一半盒和第二半盒内均设有所述抹油海绵,所述的第一半盒套设在第二半盒内通过插接相连,且能够通过调节第一半盒和第二半盒之间的间距从而改变抹油通道的宽度,所述的第一半盒和第二半盒之间还设有防漏油结构,所述的防漏油结构包括呈U形的防漏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钉自输送自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抹油海绵从输送轴外侧部向上延伸至输送轴上方形成能够润滑输送轴并对螺钉上部抹油的延伸部。在上述的螺钉自输送自上油装置中,所述的脱料结构包括开设在第一半盒和第二半盒外端上的开口,在开口下方具有台阶,两个开口拼合成脱料口且在第一半盒和第二半盒相对移动时间能够改变脱料口大小。在上述的螺钉自输送自上油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抹油通道的宽度略小于输送通道的宽度,所述的脱料口宽度大于或等于输送通道的宽度。在上述的螺钉自输送自上油装置中,所述的输送通道外端设有能够使螺钉向下脱离输送通道的落料结构,且落料结构每次只允许一根螺钉通过,所述的储油盒外端接近落料结构。在上述的螺钉自输送自上油装置中,所述的落料结构包括设置两根输送轴外端部内侧上且相对置的两个侧槽,所述的侧槽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变大,所述的侧槽上端宽度大于环形凸起外径。在上述的螺钉自输送自上油装置中,述的落料结构的正下方设有当螺钉脱离输送通道后能将螺钉逐个输送至下方的送料机构。在上述的螺钉自输送自上油装置中,所述的第一调节机构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滑轨,所述的第一安装架侧部开设有能够和第一滑轨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的第一安装架能够沿第一滑轨垂直升降,且在第一安装架上穿有至少一个用于定位第一滑轨和第一安装架的第一定位螺栓;所述的第二调节机构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二滑轨,所述的第二安装架侧部开设有能够和第二滑轨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的第二安装架能够沿第二滑轨垂直升降,且在第二安装架上穿有至少一根用于定位第二滑轨和第二安装架的第二定位螺栓。在上述的螺钉自输送自上油装置中,在两根输送轴之间设有能够调整间距从而调整输送通道宽度的输送通道宽度调节结构,且第一半盒和第二半盒与两根输送轴同步移动,所述的输送通道宽度调节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上的宽度调节通槽,所述的输送轴端部均具有螺柱,所述的螺柱穿设输送通道宽度调节通槽,且在输送通道宽度调节通槽外侧的螺柱上螺接有用于固定输送轴的宽度调节定位螺母,所述的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两侧的螺柱上均套设有能够当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垂直高度发生变化时用于分别填充间隙的异形垫圈。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螺钉送料装置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输送效率,能自上油。2、结构紧凑,安装便利。3、可调节性好,能适用于不同规格的产品,并且调节方便,节省了企业的购置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无上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无上油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剖面A-A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中剖面B-B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振动料盘1、输送轴2、第一安装架3、第二安装架4、输送通道5、螺钉6、环形凸起61、第一调节机构31、第二调节机构41、第一滑轨311、第一滑槽312、第一定位螺栓313、第二滑轨411、第二滑槽412、第二定位螺栓413、落料结构7、输送通道宽度调节结构8、宽度调节通槽81、螺柱82、宽度调节定位螺母83、异形垫圈84、侧槽71、侧槽宽度调节结构72、送料机构9、垂直调节组件91、水平调节组件92、接料斗93、快速送料管94、缓速送料管95、柔性缓冲体96、缓冲结构961、调节座911、螺杆912、调节座螺母913、第一长条形通孔921、接料斗螺栓922、挡板721、挡板架722、第二长条形通孔723、挡板螺栓724、第三长条形通孔725、计数检测器9a、第一环形槽931、第一环形台阶941、第二环形槽942、第二环形台阶951、上油组件10、储油盒101、脱料结构102、抹油海绵103、抹油通道104、第一半盒101a、第二半盒101b、开口102a、台阶102b、脱料口102c、延伸部104、支杆105。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本螺钉自输送自上油装置,包括设置在振动料盘1出料端两根相互平行且与底面倾斜的输送轴2,输送轴2一端通过第一安装架3与振动料盘1出料端相连,另一端向下倾斜向外延伸且通过第二安装架4与振动料盘1相连,在两根输送轴2之间形成倾斜的输送通道5,输送通道5的最小宽度不大于设置在螺钉6上端部的环形凸起61外径,且螺钉6重心位于环形凸起61的下端,在输送轴2上设有能够当螺钉6在输送通道5上移动时能自黏上防锈润滑油的上油组件10,上油组件10包括设置在输送通道5下方且上端敞口的储油盒101,储油盒101内端接近第一安装架3,储油盒101外端上开设有能使螺钉6移出储油盒101的脱料结构102,储油盒101内两侧均具有抹油海绵103,在两块抹油海绵103之间形成抹油通道104,第一安装架3通过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钉自输送自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振动料盘(1)出料端两根相互平行且与底面倾斜的输送轴(2),所述的输送轴(2)一端通过第一安装架(3)与振动料盘(1)出料端相连,另一端向下倾斜向外延伸且通过第二安装架(4)与振动料盘(1)相连,在两根输送轴(2)之间形成倾斜的输送通道(5),所述的输送通道(5)的最小宽度不大于设置在螺钉(6)上端部的环形凸起(61)外径,且螺钉(6)重心位于环形凸起(61)的下端,在输送轴(2)上设有能够当螺钉(6)在输送通道(5)上移动时能自黏上防锈润滑油的上油组件(10),所述的上油组件(10)包括设置在输送通道(5)下方且上端敞口的储油盒(101),所述的储油盒(101)内端接近第一安装架(3),所述的储油盒(101)外端上开设有能使螺钉(6)移出储油盒(101)的脱料结构(102),所述的储油盒(101)内两侧均具有抹油海绵(103),在两块抹油海绵(103)之间形成抹油通道(104),所述的第一安装架(3)通过能够调节第一安装架(3)在垂直方向上高度的第一调节机构(31)与振动料盘(1)相连,所述的第二安装架(4)通过能够调节第二安装架(4)在垂直方向上高度的第二调节机构(41)与振动料盘(1)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钉自输送自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振动料盘(1)出料端两根相互平行且与底面倾斜的输送轴(2),所述的输送轴(2)一端通过第一安装架(3)与振动料盘(1)出料端相连,另一端向下倾斜向外延伸且通过第二安装架(4)与振动料盘(1)相连,在两根输送轴(2)之间形成倾斜的输送通道(5),所述的输送通道(5)的最小宽度不大于设置在螺钉(6)上端部的环形凸起(61)外径,且螺钉(6)重心位于环形凸起(61)的下端,在输送轴(2)上设有能够当螺钉(6)在输送通道(5)上移动时能自黏上防锈润滑油的上油组件(10),所述的上油组件(10)包括设置在输送通道(5)下方且上端敞口的储油盒(101),所述的储油盒(101)内端接近第一安装架(3),所述的储油盒(101)外端上开设有能使螺钉(6)移出储油盒(101)的脱料结构(102),所述的储油盒(101)内两侧均具有抹油海绵(103),在两块抹油海绵(103)之间形成抹油通道(104),所述的第一安装架(3)通过能够调节第一安装架(3)在垂直方向上高度的第一调节机构(31)与振动料盘(1)相连,所述的第二安装架(4)通过能够调节第二安装架(4)在垂直方向上高度的第二调节机构(41)与振动料盘(1)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钉自输送自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油盒(101)包括第一半盒(101a)和第二半盒(101b),所述的第一半盒(101a)固设在其中一根输送轴(2)下方,所述的第二半盒(101b)固设在另一根输送轴(2)在下方,所述的第一半盒(101a)和第二半盒(101b)内均设有所述抹油海绵(103),所述的第一半盒(101a)套设在第二半盒(101b)内通过插接相连,且能够通过调节第一半盒(101a)和第二半盒(101b)之间的间距从而改变抹油通道(104)的宽度,所述的第一半盒(101a)和第二半盒(101b)之间还设有防漏油结构,所述的防漏油结构包括呈U形的防漏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钉自输送自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抹油海绵(103)从输送轴(2)外侧部向上延伸至输送轴(2)上方形成能够润滑输送轴(2)并对螺钉(6)上部抹油的延伸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钉自输送自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料结构(102)包括开设在第一半盒(101a)和第二半盒(101b)外端上的开口(102a),在开口(102a)下方具有台阶(102b),两个开口(102a)拼合成脱料口(102c)且在第一半盒(101a)和第二半盒(101b)相对移动时间能够改变脱料口(102c)大小。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伟群,
申请(专利权)人:卢伟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