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业扩报装数据的用电量核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743586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1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业扩报装数据的用电量核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新增用户户数和新增用电设备容量,计算容量增长率与环比增长率;利用S型生长曲线构建业扩报装后的用电趋势,利用主元分析法得到业扩用电生长曲线,以瞬时生长率为基值,拐点为识别依据,进行曲线的分阶段解读;对用电量和业扩报装进行转换,利用census X12算法对解释变量和因变量进行季节性分解,将原始变量分解为趋势循环项(TC)、季节因素(SF)和随机项(IR);分析两变量趋势项之间的相关性再进行线性回归,考虑季节因素后,确认用电量的预测值。将各用户的实际用电量与其用电量的预测值进行比对,如果其差值超过估计阈值,则判断该用户存在不正常用电,对其进行标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业扩报装数据的用电量核对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受国家政策、生产成本、销售情况、市场前景、业扩趋势的影响,不能对业扩新增容量、电量、负荷做出精确的预测判断。由于业扩新装需要较长的时间过程,不能准确的把握新增容量的释放规律,电量增长点的规律以及电量什么时候达到正常水平,容量的增长对全省电量的影响等等。即,电网企业实际售电量的增长往往要滞后于业扩报装的增长,新增报装容量也不会百分之百地转化为售电量的增长。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找出新增报装与售电量增长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电网企业对未来售电量的增长变化进行更准确的预计。但是目前业扩报装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点是政策的制定和管理制度的完善,很少从量测技术、数学模型、算法演练上做深入的研究,例如基于S-曲线的负荷预测方法,基于业务扩大信息的区域用电大户简单直观的提高未来3-5年内负荷预测的准确性。但是对未来几年的预测,若想更精细的进行预测,还需要进行月度的分析。而无法得到精确的预测值,就无法判断用电用户是否正常用电,是否存在偷电、漏电的行为,对电力维护和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带来较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业扩报装数据的用电量核对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业扩报装数据的用电量核对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新增用户户数和新增用电设备容量,计算容量增长率与环比增长率;(2)利用S型生长曲线构建业扩报装后的用电趋势,利用主元分析法得到业扩用电生长曲线,以瞬时生长率为基值,拐点为识别依据,进行曲线的分阶段解读;(3)对用电量和业扩报装进行转换,利用census X12算法对解释变量和因变量进行季节性分解,将原始变量分解为趋势循环项、季节因素和随机项;(4)分析两变量趋势项之间的相关性再进行线性回归,考虑季节因素后,确认用电量的预测值;(5)将各用户的实际用电量与其用电量的预测值进行比对,如果其差值超过估计阈值,则判断该用户存在不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业扩报装数据的用电量核对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新增用户户数和新增用电设备容量,计算容量增长率与环比增长率;(2)利用S型生长曲线构建业扩报装后的用电趋势,利用主元分析法得到业扩用电生长曲线,以瞬时生长率为基值,拐点为识别依据,进行曲线的分阶段解读;(3)对用电量和业扩报装进行转换,利用censusX12算法对解释变量和因变量进行季节性分解,将原始变量分解为趋势循环项、季节因素和随机项;(4)分析两变量趋势项之间的相关性再进行线性回归,考虑季节因素后,确认用电量的预测值;(5)将各用户的实际用电量与其用电量的预测值进行比对,如果其差值超过估计阈值,则判断该用户存在不正常用电,对其进行标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业扩报装数据的用电量核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通过计算新增数量和容量及其增长率,以确认未来用电市场增长的趋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业扩报装数据的用电量核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把握总量数值,同时掌握总量的构成情况,从不同地区、不同用电类别、不同行业、各电压等级和各个产业多个角度分析总量与其构成分量的关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业扩报装数据的用电量核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选用Logistic、Gompertz或VonBertanlanffy曲线对用电量的生长趋势进行描述。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业扩报装数据的用电量核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基于最大电量、参数、瞬时生长速度与时间尺度来确认用电量的生长趋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业扩报装数据的用电量核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婷婷刘勇超杜颖李军田刘宏国张春秋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