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26793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8 0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采集单元,其中,采集单元包括外壳、固定于外壳内的电路板和导光柱,以及设于电路板上且与电路板电连接的发光件;导光柱的一端面与发光件连接,外壳上设有供导光柱远离发光件的一端面导光的导光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简化采集单元中的导光结构,提高装配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导光
,特别涉及一种采集单元
技术介绍
EISUA(EnhancedIntelligentSupervisionUnitAdvance,智能型采集单元)应用于目前基站安装设备一体式FSU(FieldSupervisionUnit,现场监控单元)。目前类似的采集单元产品内部一般采用PCB底板用线缆与PCB灯板连接,PCB灯板安装在盒体上透过LED灯显示的结构,这种导光结构相对复杂,内部线缆太多,装配耗时,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采集单元,旨在简化采集单元中的导光结构,提高装配速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采集单元,包括外壳、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的电路板和导光柱,以及设于所述电路板上且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发光件;所述导光柱的一端面与所述发光件连接,所述外壳上设有供所述导光柱远离所述发光件的的一端面导光的导光孔。优选地,所述导光柱包括多个直立导光柱和与所述直立导光柱适配的弯折导光柱;所述发光件为多个,且与多个所述直立导光柱的一端面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及与所述上盖邻接的侧盖;所述导光孔包括设于所述上盖的第一导光孔及设于所述侧盖的第二导光孔;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采集单元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集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的电路板和导光柱,以及设于所述电路板上且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发光件;所述导光柱的一端面与所述发光件连接,所述外壳上设有供所述导光柱远离所述发光件的一端面导光的导光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集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的电路板和导光柱,以及设于所述电路板上且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发光件;所述导光柱的一端面与所述发光件连接,所述外壳上设有供所述导光柱远离所述发光件的一端面导光的导光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包括多个直立导光柱和与所述直立导光柱适配的弯折导光柱;所述发光件为多个,且与多个所述直立导光柱、所述弯折导光柱的一端面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及与所述上盖邻接的侧盖;所述导光孔包括设于所述上盖的第一导光孔及设于所述侧盖的第二导光孔;所述直立导光柱的另一端面通过所述第一导光孔导光,所述弯折导光柱的另一端面通过所述第二导光孔导光。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导光柱远离所述第二导光孔的一端面与所述直立导光柱的侧面连接;所述弯折导光柱与所述直立导光柱一体成型。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导光柱包括第一导光段和第二导光段;所述第一导光段的一端面通过所述第二导光孔导光,且所述第一导光段的另一端面与所述第二导光段的一端面抵接;所述第二导光段的另一端面与所述直立导光柱的侧面连接,且所述第二导光段与所述直立导光柱一体成型。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采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单元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民风吴君健梁立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兴力维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