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风框及落地空调的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2673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8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出风框及落地空调的室内机,其中,出风框包括:板体和通风孔;板体上设置有出风口;通风孔设置在板体上,并位于出风口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出风框,通过在板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和通风孔,且通风孔设置在出风口的下方,使通过出风口的冷气中的一部分能够从通风孔流出,减小了出风框底部的前板面与后板面之间的温度差,大大降低了空调中凝露形成的概率,从而达到了较好的防凝露效果,提高了用户使用空调时的舒适度,从而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出风框及具有该出风框的落地空调的室内机。
技术介绍
空调的凝露水会导致空调漏水,这不仅影响用户使用空调时的舒适度,而且可能导致凝露水流入电控盒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目前,相关技术中对凝露水的整改方案均为在易发生凝露的位置粘贴保温海绵,但此方法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凝露效果较差、需要较多的工时、影响外观效果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凝露结构的出风框。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出风框的落地空调的室内机。有鉴于此,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风框,设置在落地空调的室内机上,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和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设置在所述板体上,并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下方。本技术提供的出风框,通过在板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和通风孔,且通风孔设置在出风口的下方,使通过出风口的冷气中的一部分能够从通风孔流出,减小了出风框底部的前板面与后板面之间的温度差,大大降低了空调中凝露形成的概率,从而达到了较好的防凝露效果,提高了用户使用空调时的舒适度,从而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体而言,相关技术中的出风框,其对凝露水的整改方案均为在易发生凝露的位置粘贴保温海绵,但此方法容易导致凝露效果较差、需要较多的工时或者影响外观效果等情况的发生;而本技术提供的出风框,通过在板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和通风孔,且通风孔设置在出风口的下方,使通过出风口的冷气中的一部分能够从通风孔流出,减小了出风框底部前板面与后板面之间的温度差,大大降低了空调中凝露形成的概率,从而达到了较好的防凝露效果,提高了用户使用空调时的舒适度,从而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出风框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板体上设置有一个所述通风孔,且所述通风孔为条形孔。在该技术方案中,板体上设置有一个通风孔,即保证了通风孔中能够通过一定量的冷空气,使出风框底部的温度迅速降低,又通风孔为条形孔,增加了冷空气的流通速率,从而更快地减小了出风板的前板面与后板面之间的温度差,从而达到了减少凝露形成的效果,提高了用户使用产品时的舒适度。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出风框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正对所述通风孔设置在所述板体的前板面上,所述挡板与所述板体的前板面围成导风槽,所述通风孔与所述导风槽连通,且所述导风槽与所述通风孔构成所述导风通道。在该技术方案中,出风框还包括挡板,挡板与板体的前板面围成导风槽,能够对出风口处的冷风进行导向,从而使冷空气沿着导风槽与通风孔形成的导风通道进行流动,即缩小了出风框的下部的前板面与后板面之间的温度差,大大降低了空调器中凝露的形成概率,保证了产品使用的可靠性,另外,挡板具有导向作用,能够将从通风孔吹出的冷风导向出风框的前面板,使出风框的前面板全部能够吹到冷风,进一步缩小了出风框的下部的前板面与后板面之间的温度差。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出风框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导风通道内。在该技术方案中,出风框还包括加强筋,且加强筋设置在导风通道内,大大加强了导向槽的强度,避免了在出风框工作过程中,由于通过风道的气流较大造成导风槽剧烈震动的情况发生,保证了出风框工作时的稳定性,从而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板、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板体为一体式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挡板、加强筋与板体为一体式结构,一方面,保证了三者的连接强度,大大降低了挡板与加强筋从板体上掉落的概率,保证了导风槽的使用可靠性;另一方面,一体式结构便于加工,大大简化了出风框的生产制造步骤,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导风槽的底面由前至后向下倾斜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导风槽的底面由前至后向下倾斜设置,一方面,便于对空调中的冷空气进行导向,使其能够通过导风槽流出,达到降低出风框底部温度的目的,从而减小出风框的前板面与后板面之间的温度差,进而减少出风框上凝露的形成;另一方面,即使导风槽中有少量的凝露形成,也能够沿着导风槽的底面滴落,避免了导风槽中凝露积攒过多,影响用户使用的情况发生,保证了出风框使用时的可靠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通风孔的长宽比为30:1~40:1。在该技术方案中,一方面,避免了长宽比过大,导致通风孔过于狭窄,不利于冷风通过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若长宽比过小,则通风孔较大,导致绝大部分冷空气从通风孔流出,影响空调的制冷效果,因而通风孔的长宽比为30:1~40:1,在空调正常工作的基础上,保证了通风孔处有一定的冷空气流出,从而达到了出风框的防凝露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通风孔的长宽比为35:1。在该技术方案中,一方面,避免了长宽比过大,导致通风孔过于狭窄,不利于冷风通过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若长宽比过小,则通风孔较大,导致绝大部分冷空气从通风孔流出,影响空调的制冷效果,因而通风孔的长宽比为35:1,在空调正常工作的基础上,保证了通风孔处有一定的冷空气流出,从而达到了出风框的防凝露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板体上设置有多个所述通风孔。在该技术方案中,板体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保证了出风框的底部能够通过足够的冷空气,以使其温度快速降低,从而达到较小出风框的前板面与后板面之间的温度差的目的,提高了出风框的防凝露效率,保证了产品使用的可靠性。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落地空调的室内机,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出风框。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落地空调的室内机,通过设置有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出风框,具有上述全部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出风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出风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0出风框,10板体,11出风口,12通风孔,20挡板,30导风槽,40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出风框。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出风框100,设置在落地空调的室内机上,包括:板体10和通风孔12。具体地,板体10上设置有出风口11;通风孔12设置在板体10上,并位于出风口11的下方。本技术提供的出风框100,通过在板体10上设置有出风口11和通风孔12,且通风孔12设置在出风口11的下方,使通过出风口11的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38/201620388187.html" title="出风框及落地空调的室内机原文来自X技术">出风框及落地空调的室内机</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出风框,设置在落地空调的室内机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和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设置在所述板体上,并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风框,设置在落地空调的室内机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和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设置在所述板体上,并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上设置有一个所述通风孔,且所述通风孔为条形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正对所述通风孔设置在所述板体的前板面上,所述挡板与所述板体的前板面围成导风槽,所述通风孔与所述导风槽连通,且所述导风槽与所述通风孔构成导风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筋,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玮彭代杰李玉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