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富氢水生成装置,包括本体、塞盖、连接筒、通气管组以及盖体;该本体具有一容水空间,该塞盖装设在该容水空间的开口端,该连接筒套接组设于该塞盖,该通气管组包括一密封件以及一导管设置于该塞盖与该连接筒之间并伸入于该容水空间内,该盖体盖设组接于该连接筒外部,且其内部具有的一凸针,当放进一水包与一氢气反应包,该凸针刺破该水包与该氢气反应包而反应生成氢气,透过该通气管组送进入容水空间内与水反应产生富氢水,提供操作方便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富氢水生成装置,尤指一种能提供富氢水的水容器,其使用与操作简单、方便,而可以达到最佳的使用便利性。
技术介绍
人的疾病归结于细胞受损,人的衰老也是由于细胞老化或坏死所造成的,造成前述细胞病态与老化的主要元凶就是过剩的氧自由基,透过人的呼吸、以及因为食品添加剂、含氯气的饮料使肠胃内异常发酵也会使活性氧大量产生,其他还有像是过度接触紫外线、电磁辐射、大气污染、放射线、吸烟、饮酒、精神压力大时,都会使人体内产生大量活性氧。而,因为氢气的独特性质其主要的功效为抗氧化,更奠定了氢气可以用于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特征。富氢水因具有高氢离子含量而被认为是良好的抗氧化物,且富氢水还具有弱碱性、负电位、分子小等特性,因此被认定为具有保健效果。现有的一种氢负离子电位水生成器,有以电极和供电电路板(电极组件)密封安装于壳体,壳体上端设有可拆卸安装的水容器,水容器内的水经过电极的电解能生成氢负离子,但是因为需要外接电源而不方便随身携带使用(就算使用干电池、充电电池还是有重量重、携带不方便的问题),且因电极组件装设于该壳体的底部,使用完毕后必须先将水容器及电极组件拆开,并且将电极组件取出,才能清洗,因此其亦有清洗不便的缺弊;另有一种利用镁、铝或氢生成的金属粉和水反应产生氢气的装置,其可以免用电极组件、免使用电力,如图14与图15所示,其包含有一底座1、一反应包2、一杯体3及一上盖4;该底座1具有开口朝上的一凹槽101,该反应包2外层是透气布、内部包含有镁、铝或氢生成的金属粉成分,可以装设于该凹槽101,该杯体3组接于底座1上方,其底部具有一小气孔301可与该凹槽101连通,该上盖4盖设于该杯体3的顶端处。使用时,先将该底座1与该杯体3分离,再于杯体3内倒入一般的水并盖合上盖4,接着,将反应包2放置于在该凹槽101内,并且于该反应包2上滴入适量的水,使反应包2与水起反应作用,再将底座1组接回该杯体3下方,使得反应包2与水反应所生成的氢气可以藉由该气孔301进入该杯体3内与水相溶;因为于该杯体3已事先装填水,所以在进行组接该杯体3与该底座1的动作不是很顺畅也无法太快,也因此会造成氢气流失,并导致所生成富氢水的氢离子浓度降低,前述所述装置存在有操作不方便、所生成的富氢水氢离子浓度不佳的缺弊,仍须改善。所以本技术专利技术人乃基于上述的缺失,积极努力开发、研究改良,推出「富氢水生成装置」,期改善解决上述在相关产品制造的经济上及便利上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氢水生成装置,可以将一般的水变成富含氢离子的水,供人饮用而具有抗氧化、治疗疾病以及保健的功效,并且其使用与操作简单、方便,免用电极组件、免使用电力、且清洗便利,据以提供具实用性以及最佳使用便利性。藉此,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与功效,本技术一种富氢水生成装置,主要包括:一本体、一塞盖、一连接筒、一通气管组以及一盖体;其中:该本体供作为容装水液的用,其具有开口朝上的一容水空间;该塞盖紧密但可分离的装设在该本体的开口端,其中心具有一通孔与该容水空间连通;该连接筒套接组设于该塞盖外部,其顶端凹设槽口朝上的一第一容槽,底端凹设槽口朝下一第二容槽,于该连接筒外周侧具有若干通气孔往中心汇集且连通该第二容槽;该通气管组,包括一密封件以及接设于其底部的一导管,该密封件中心设一贯通其顶、底部的进气孔,该进气孔一端连接该导管并与其连通,该密封件设置定位于该第二容置槽内并使该第二容置槽而仅以该进气孔与若干通气孔连通,该导管伸入于该容水空间内,用以输送氢气进入于该容水空间内;及该盖体,其凹设有一槽孔,于该槽孔内并设有一凸针,该槽孔设呈阶梯状具有呈间隔设置的一第一径部与一第二径部,于该第一径部与该第二径部之间则形成有一环凸部,于该环凸部上穿设有若干小孔,该盖体盖设组接于该连接筒外部,以该第一径部与该第一容槽连通且为密闭,该第二径部则与所述通气孔连通且为密闭,且此时该第一径部与该第二径部藉所述小孔连通;据此,可于该第一容槽内放置一水包与一氢气反应包,使该凸针刺破该水包与该氢气反应包生成氢气,氢气经由该第一径部、小孔进入第二径部中,再透过所述通气孔由通气管组送进入容水空间溶入于水液中而生成富氢水。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其中该连接筒由该第二容槽的槽壁往该连接筒其外周壁穿出一组设孔,一解气孔设于该连接筒外周侧并与该组设孔连通;一泄气阀,包括一作动杆、一弹簧以及一罩体组成并设置于该组设孔处,该作动杆具有一扩大外径的头部以及连接于该头部下方的一身部,其头部用以抵持并封闭该解气孔,其身部则穿套该弹簧后组接该罩体,该罩体且外露于该组设孔外,当按压该罩体可使该作动杆其头部退出对该解气孔的抵持,使过多的气体得以从解气孔外排泄除。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其中该组设孔与该第二容槽连通的一端设呈锥形孔状,该解气孔由该连接筒外周侧呈斜向穿设而与其锥形孔状处连通。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其中更具有一快速接头组件,该快速接头组件包括可相互组接连结的一公接头与一母接头,该母接头由该盖体外侧设置、且伸入于该第二径部内,该母接头内并设有一单向阀,于一般状态下,藉由该单向阀使该母接头与该第二径部之间保持为封闭,只有当该公接头插进该母接头时推抵该单向阀位移时,该母接头才得与该第二径部连通,则该公接头另一端可以连接氢气,则氢气可直接经由快速接头组件进入该第二径部,再透过所述通气孔由通气管组送进入容水空间而溶入于水中,如此以生成富氢水(氢水),不须再配合水包与氢气反应包。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其中该塞盖其通孔内更凸设有一环抵部,而该导管于上端部位则设有向外伸出的若干翼片,使所述翼片得跨置于该环抵部定位。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其中于该塞盖与该连接筒之间设有一防水垫圈,该连接筒与该盖体之间亦设有一防水垫圈。综合上述针对本技术所描述的各项技术特征之下,其优点在于透过于该连接筒所具有的第一容槽内放置水包与一装有镁、铝或氢生成的金属粉反应包,盖上其盖体的同时即以其凸针刺破水包与氢气反应包使其生成氢气,所生成的氢气将透过特殊的通道设计,最后由通气管组送进入容水空间并溶入于水液中,解决前述习用氢负离子电位水生成器以电极组件电解生成氢气需要外接电源,且清洗时要先取下电极组件,造成清洗不方便的缺弊,以及现有技术利用镁、铝或氢生成的金属粉和水反应产生氢气的装置,其杯体与底座的结构设计不佳,必须先滴水于该反应包上,并快速地将底座组回杯体下方,操作使用非常不方便的缺弊。本技术能提供有富氢水,且其使用与操作简单、方便,而可以达到最佳的使用便利性因此本技术可说是一种相当具有实用性及进步性的创作,相当值得产业界来推广,并公诸于社会大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富氢水生成装置立体组合外观示意图。图2为图1立体分解外观示意图。图3为图2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富氢水生成装置松开连接筒而可以倒水进入本体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富氢水生成装置放置水包与氢气反应包并装填有水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6为图5中A-A剖视示意图。图7为图5中B-B剖视示意图。图8为图5中C-C剖视示意图。图9为图5中D-D剖视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富氢水生成装置进行泄气动作示意图。图11为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富氢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一塞盖、一连接筒、一通气管组以及一盖体;其中:该本体具有开口朝上的一容水空间;该塞盖紧密但可分离的装设在该本体的开口端,其中心具有一通孔与该容水空间连通;该连接筒套接组设于该塞盖外部,其顶端凹设槽口朝上的一第一容槽,底端凹设槽口朝下一第二容槽,于该连接筒外周侧具有若干通气孔往中心汇集且连通该第二容槽;该通气管组,包括一密封件以及接设于其底部的一导管,该密封件中心设一贯通其顶、底部的进气孔,该进气孔一端连接该导管并与其连通,该密封件设置定位于该第二容置槽内并使该第二容置槽而仅以该进气孔与若干通气孔连通,该导管伸入于该容水空间内,用以输送氢气进入于该容水空间内;及该盖体,其凹设有一槽孔,于该槽孔内并设有一凸针,该槽孔设呈阶梯状具有呈间隔设置的一第一径部与一第二径部,于该第一径部与该第二径部之间则形成有一环凸部,于该环凸部上穿设有若干小孔,该盖体盖设组接于该连接筒外部,以该第一径部与该第一容槽连通且为密闭,该第二径部则与所述通气孔连通且为密闭,且此时该第一径部与该第二径部藉所述小孔连通;据此,可于该第一容槽内放置一水包与一氢气反应包,使该凸针刺破该水包与该氢气反应包生成氢气,氢气经由该第一径部、小孔进入第二径部中,再透过所述通气孔由通气管组送进入容水空间溶入于水液中而生成富氢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氢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一塞盖、一连接筒、一通气管组以及一盖体;其中:该本体具有开口朝上的一容水空间;该塞盖紧密但可分离的装设在该本体的开口端,其中心具有一通孔与该容水空间连通;该连接筒套接组设于该塞盖外部,其顶端凹设槽口朝上的一第一容槽,底端凹设槽口朝下一第二容槽,于该连接筒外周侧具有若干通气孔往中心汇集且连通该第二容槽;该通气管组,包括一密封件以及接设于其底部的一导管,该密封件中心设一贯通其顶、底部的进气孔,该进气孔一端连接该导管并与其连通,该密封件设置定位于该第二容置槽内并使该第二容置槽而仅以该进气孔与若干通气孔连通,该导管伸入于该容水空间内,用以输送氢气进入于该容水空间内;及该盖体,其凹设有一槽孔,于该槽孔内并设有一凸针,该槽孔设呈阶梯状具有呈间隔设置的一第一径部与一第二径部,于该第一径部与该第二径部之间则形成有一环凸部,于该环凸部上穿设有若干小孔,该盖体盖设组接于该连接筒外部,以该第一径部与该第一容槽连通且为密闭,该第二径部则与所述通气孔连通且为密闭,且此时该第一径部与该第二径部藉所述小孔连通;据此,可于该第一容槽内放置一水包与一氢气反应包,使该凸针刺破该水包与该氢气反应包生成氢气,氢气经由该第一径部、小孔进入第二径部中,再透过所述通气孔由通气管组送进入容水空间溶入于水液中而生成富氢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氢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筒由该第二容槽的槽壁往该连接筒其外周壁穿出一组设孔,一解气孔设于该连接筒外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德培,林欣宇,
申请(专利权)人:量子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