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金制作用精准上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24944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8 0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五金制作用精准上油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油精准的五金制作用精准上油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五金制作用精准上油装置,包括有右支架、拇指气缸、齿轮、转轴、第一轴承座、第一滑块、第一滑轨、齿条、第二滑块、第二滑轨、支杆等;顶支架的前侧设置有第一滑轨和支杆,第一滑轨位于支杆的左方,第一滑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右侧设置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上安装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达到了给需要上油的五金制品上油快速上油的目的,同时在五金制品上油时,可以对五金制品的每个地方都上油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五金制作用精准上油装置
技术介绍
五金制品是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使用的辅助性、配件性制成品。五金制品早期多用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作,因而得名。现除采用各种金属材料,还广泛采用塑料、玻璃纤维等非金属材料制作。五金制品在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五金制品逐渐丰富和完善,品种越来越多。现代五金制品可按用途分为三大类:用于日常生活的日用五金,作为生产和生活用辅助工具的手工工具,作为建筑物和构筑物中的连接件、紧固件和配套设施的建筑五金。金属材料的五金制品一般经锻压制坯、机械加工、表面处理等工序制成。表面处理的目的是为了防蚀和美观。非金属材料的五金制品多采用模具成型或压力成型,具有轻巧便利的特点。上油是化纤生产中的一个工序,为改善初生丝或其成品纤维在后加工及其在后续纺织加工中的加工性能,在制得初生丝之后或在初生丝的后加过程中,对加工中纤维施以上油剂加工工序的总称。对长丝的初生丝,一般可用油嘴或油辊上油;短纤维的初生丝,以取油辊上油为主;在短纤维的后加工过程中,后纺油剂的上油,以浸轧式和喷淋式居多。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五金制作用精准上油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五金制作用精准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右支架(1)、拇指气缸(2)、齿轮(3)、转轴(4)、第一轴承座(5)、第一滑块(6)、第一滑轨(7)、齿条(8)、第二滑块(9)、第二滑轨(10)、支杆(11)、第一定滑轮(12)、拉绳(13)、第二定滑轮(14)、第二轴承座(15)、第一螺母(16)、第一丝杆(17)、连接块(18)、第三连接杆(19)、第二丝杆(20)、第二螺母(21)、第三轴承座(22)、旋转电机(23)、顶支架(24)、第一连接杆(25)、第二连接杆(26)、推杆(27)、活塞(28)、箱体(29)、硬质管(30)和喷头(31);右支架(1)的左壁顶端设置有顶支架(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金制作用精准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右支架(1)、拇指气缸(2)、齿轮(3)、转轴(4)、第一轴承座(5)、第一滑块(6)、第一滑轨(7)、齿条(8)、第二滑块(9)、第二滑轨(10)、支杆(11)、第一定滑轮(12)、拉绳(13)、第二定滑轮(14)、第二轴承座(15)、第一螺母(16)、第一丝杆(17)、连接块(18)、第三连接杆(19)、第二丝杆(20)、第二螺母(21)、第三轴承座(22)、旋转电机(23)、顶支架(24)、第一连接杆(25)、第二连接杆(26)、推杆(27)、活塞(28)、箱体(29)、硬质管(30)和喷头(31);右支架(1)的左壁顶端设置有顶支架(24),顶支架(24)的前侧设置有第一滑轨(7)和支杆(11),第一滑轨(7)位于支杆(11)的左方,第一滑轨(7)上设置有第一滑块(6),第一滑块(6)右侧设置有第一轴承座(5),第一轴承座(5)上安装有转轴(4),转轴(4)上设置有齿轮(3),转轴(4)右端设置有拇指气缸(2),顶支架(24)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二滑轨(10)、第二轴承座(15)、第三轴承座(22)和旋转电机(23),第二滑轨(10)位于支杆(11)的正后方,第二滑轨(10)上设置有第二滑块(9),第二滑块(9)前侧设置有齿条(8),齿条(8)和齿轮(3)啮合,齿条(8)顶端和支杆(11)底端相连接,第二轴承座(15)上安装有第一丝杆(17),第一丝杆(17)右端设置有连接块(18),第一丝杆(17)上设置有第一螺母(16),第一丝杆(17)和第一螺母(16)配合,第一螺母(16)底端铰接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5),第一螺母(16)顶端连接有拉绳(13),第三轴承座(22)上安装有第二丝杆(20),第二丝杆(20)通过连接块(18)和第一丝杆(17)右端连接,第二丝杆(20)右侧和旋转电机(23)连接,第二丝杆(20)上设置有第二螺母(21),第二丝杆(20)和第二螺母(21)配合,第二螺母(21)底端铰接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6),连接块(18)底部设置有第三连接杆(19),第三连接杆(19)底端设置有箱体(29),箱体(29)内设置有活塞(28),活塞(28)和箱体(29)内壁配合,活塞(28)顶部设置有推杆(27),推杆(27)穿过箱体(29)顶部,推杆(27)左侧上方和第一连接杆(25)右端铰接连接,推杆(27)右侧上方和第二连接杆(26)左端铰接连接,箱体(29)底部设置有硬质管(30),硬质管(30)的底端设置有喷头(31),顶支架(24)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一定滑轮(12)和第二定滑轮(14),第一定滑轮(12)位于第二定滑轮(14)的左方,拉绳(13)依次绕过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澄夫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凯宇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