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氧气瓶和乙炔瓶吊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22986 阅读:1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7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氧气瓶和乙炔瓶吊笼,包括笼体,具有容纳氧气瓶和乙炔瓶的容纳空间;所述笼体设有供所述氧气瓶和乙炔瓶置入笼体内的置入部;限位件,固设于所述笼体内部,对所述氧气瓶和乙炔瓶进行固定限位;设于所述笼体的吊装部;以及设于所述笼体底部的移动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笼体设置限位件来固定、限位氧气瓶和乙炔瓶,保证氧气瓶和乙炔瓶的运送安全;并在笼体上设置移动滑轮和供整个笼体吊装的吊装部。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作简单、运输方便、稳定性高,并且大大减少了氧气瓶和乙炔瓶运送时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机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氧气瓶和乙炔瓶吊笼
技术介绍
施工现场钢材、钢筋等切割作业常常采用氧气和乙炔进行割除,那么氧气瓶、乙炔瓶的安全保管和吊运就要求我们做到细致、可靠、安全。一般情况下,作业楼层内以人工、结合专用小车进行水平运输,垂直运输则以专用小车通过塔吊从场外吊运至施工作业层。这种情况下,有效工作效率低,主要时间都耽误在氧气瓶和乙炔瓶的搬运这类辅助工作时间之上,另外对于瓶体的成品保护较差,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碰撞、摩擦现象,极易发生爆炸等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需要提供一种对氧气瓶和乙炔瓶进行运送时能起到安全防护作用的吊笼。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氧气瓶和乙炔瓶吊笼,包括笼体,具有容纳氧气瓶和乙炔瓶的容纳空间;所述笼体设有供所述氧气瓶和乙炔瓶置入笼体内的置入部;限位件,固设于所述笼体内部,对所述氧气瓶和乙炔瓶进行固定限位;设于所述笼体的吊装部;以及设于所述笼体底部的移动滑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笼体设置限位件来固定、限位氧气瓶和乙炔瓶,保证氧气瓶和乙炔瓶的运送安全;并在笼体上设置移动滑轮和供整个笼体吊装的吊装部。使得本技术制作简单、运输方便、稳定性高,并且大大减少了氧气瓶和乙炔瓶运送时的安全隐患。本技术移动式氧气瓶和乙炔瓶吊笼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笼体包括骨架和围合于所述骨架上的钢筋网。本技术移动式氧气瓶和乙炔瓶吊笼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置入部为设于所述笼体顶部的开口。本技术移动式氧气瓶和乙炔瓶吊笼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部以及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上下位置对应的第二限位部。本技术移动式氧气瓶和乙炔瓶吊笼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横向固定在所述笼体内部一个或者多个金属环;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横向固定在所述笼体内,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一个或者多个金属环位置和数量相对应的金属环;所述氧气瓶和乙炔瓶插设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中。本技术移动式氧气瓶和乙炔瓶吊笼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横向设置在所述笼体内相对侧面上的型钢;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横向设置在所述笼体内相对侧面上的型钢;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和所述笼体的侧面形成供所述氧气瓶和乙炔瓶限位的限位处。本技术移动式氧气瓶和乙炔瓶吊笼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氧气瓶和乙炔瓶接触处设有橡胶垫层;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氧气瓶和乙炔瓶接触处设有橡胶垫层。本技术移动式氧气瓶和乙炔瓶吊笼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吊装部为设于所述笼体的吊耳。本技术移动式氧气瓶和乙炔瓶吊笼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笼体上设有供灭火器放置的灭火架。本技术移动式氧气瓶和乙炔瓶吊笼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笼体内设有供氧气瓶和乙炔瓶管线盘绕和固定的固定盘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移动式氧气瓶和乙炔瓶吊笼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移动式氧气瓶和乙炔瓶吊笼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移动式氧气瓶和乙炔瓶吊笼的一种结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移动式氧气瓶和乙炔瓶吊笼的另一种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利于对本技术的结构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请参照图1、图2,图1显示了本技术移动式氧气瓶和乙炔瓶吊笼的正视图;图2显示了本技术移动式氧气瓶和乙炔瓶吊笼的侧视图。本技术旨在于提供一种氧气瓶和乙炔瓶的运送吊笼,来使得运送过程中避免氧气瓶和乙炔瓶产生碰撞而发生危险,包括:一个装载氧气瓶和乙炔瓶的笼体1,在笼体1上设有供吊装的吊装部2;笼体1设有供氧气瓶和乙炔瓶置入笼体1内的置入部;笼体1内设有供氧气瓶和乙炔瓶容纳的容纳空间;笼体1设有对氧气瓶和乙炔瓶进行限位的限位件,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部11和设于笼体1内与第一限位部11上下位置对应的第二限位部12,第二限位部12与相对应的第一限位部11配合笼体对氧气瓶和乙炔瓶进行限位。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上述组件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包括供氧气瓶和乙炔瓶放置的笼体1,笼体1要具备一定的结构强度,但是在本身结构上也要足够的轻便来减轻吊装时的负重。为达到上述要求,笼体1包括骨架13和围合于骨架13上的钢筋网14,优选的,骨架13为钢管或者其他金属管焊接成的立体框架,钢筋网14焊接在立体框架的各表面。为了方便氧气瓶和乙炔瓶放入笼体1中,在笼体1设有供氧气瓶和乙炔瓶放入笼体1的置入部,优选的,置入部为设在笼体1顶部的开口。如图3所示,图3显示了本技术移动式氧气瓶和乙炔瓶吊笼的一种结构俯视图。笼体1内设有对氧气瓶和乙炔瓶5进行固定、限位的第一限位部11,第一限位部11包括横向固定在笼体1内部一个或者多个的金属环,金属环的个数根据所需吊装的氧气瓶和乙炔瓶5个数来确定,不作为本技术结构上的限定。优选地,金属环采用钢筋圆圈,通过螺栓固定于笼体1,或者直接焊接于笼体1。在笼体1内设有第二限位部12,第二限位部12与第一限位部11上下位置对应,优选的,第二限位部12为一个或者多个金属环,其个数应与第一限位部11包括的金属环个数相同。第二限位部12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于笼体1。结合图1和图3可知,第一限位部11与第二限位部12形成限位处,氧气瓶和乙炔瓶5插设固定于限位处中,保证其不发生摇晃碰撞。针对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为金属环时,第一、第二限位部的结构还可以有另一实施方式。请参照图4,图4显示了本技术移动式氧气瓶和乙炔瓶吊笼的另一种结构俯视图。第一限位部11a为沿笼体1横向延伸方向,设于笼体1内相对侧面上的型钢;第二限位部为横向设置于笼体1内,位于第一限位部11a正下方的型钢(未予以具体图示,但是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描述得出,第二限位部为位于第一限位部下方的型钢,两个型钢与笼体形成氧气瓶和乙炔瓶5的限位处)。第一限位部11a与第二限位部配合笼体1的侧面形成了供氧气瓶和乙炔瓶5插设限位的限位处。优选的,型钢可为槽钢或者角钢,焊接在笼体1内。氧气瓶和乙炔瓶5一般为钢制瓶,而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也为金属,为了避免刚性碰撞产生隐患或者损坏,优选的,在第一限位部与氧气瓶和乙炔瓶接触处设有橡胶垫层6;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12与氧气瓶和乙炔瓶5接触处设有橡胶垫层6。针对第一、第二限位部为型钢时,笼体1侧面与氧气瓶和乙炔瓶5接触处也设有橡胶垫层6。为了方便吊笼的吊装,优选的,吊装部2为设于所述笼体1的吊耳,外力设备可以直接钩住吊耳进行吊升等。为了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本技术的转移,在笼体1的底部设有移动滑轮3,优选的,移动滑轮3为可制动滑轮或者万向滑轮。移动滑轮3旨在于提供笼体1的支撑与移动,其个数施工人员可根据实际施工条件进行确定,不作为本技术的结构限定。氧气和乙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一般用来气焊或者其他会产生高温的操作,为了防止火灾隐患,在笼体1上设有供灭火器放置的灭火架4,优选的,灭火架4由钢筋围合而成,且顶部具有开口。氧气瓶和乙炔瓶5在使用时会附带气体管线,为了防止气体管线被外界所损坏,在笼体1内设有供氧气瓶和乙炔瓶5管线盘绕和固定的固定盘扣7。优选的,固定盘扣7为两个上下设置在笼体1内的折弯筋。固定盘扣7旨在于提供管线的缠绕支撑,其设置在笼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移动式氧气瓶和乙炔瓶吊笼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氧气瓶和乙炔瓶吊笼,其特征在于,包括:笼体,具有容纳氧气瓶和乙炔瓶的容纳空间;所述笼体设有供所述氧气瓶和乙炔瓶置入笼体内的置入部;限位件,固设于所述笼体内部,对所述氧气瓶和乙炔瓶进行固定限位;设于所述笼体的吊装部;以及设于所述笼体底部的移动滑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氧气瓶和乙炔瓶吊笼,其特征在于,包括:笼体,具有容纳氧气瓶和乙炔瓶的容纳空间;所述笼体设有供所述氧气瓶和乙炔瓶置入笼体内的置入部;限位件,固设于所述笼体内部,对所述氧气瓶和乙炔瓶进行固定限位;设于所述笼体的吊装部;以及设于所述笼体底部的移动滑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氧气瓶和乙炔瓶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包括骨架和围合于所述骨架上的钢筋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氧气瓶和乙炔瓶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置入部为设于所述笼体顶部的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氧气瓶和乙炔瓶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部以及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上下位置对应的第二限位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氧气瓶和乙炔瓶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横向固定在所述笼体内部一个或者多个金属环;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横向固定在所述笼体内,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一个或者多个金属环位置和数量相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兵颜峻生彭虎张睿张双龙黄沛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