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轿厢用操作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1198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6 1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轿厢用操作面板,包括移动板体、固定板体和锁紧杆;固定板体上开设有容纳空间,且固定板体的前端面上开设有与容纳空间连通的开口;操作部设置有开门按钮、关门按钮、报警按钮及若干个楼层按钮;还包括固定筒、按压盘及第一弹性件;固定板体上还设置有两个第一锁紧齿条;移动板体上还设置有活动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固定筒和按压盘的设置,可最大程度上避免乘客误触报警按钮。通过移动板体和固定板体的设置,则可使使用者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移动板体的高度,从而使得不同的人均能够在合适的高度对操作面板进行操作。通过第一锁紧齿条和第二锁紧齿条之间的啮合,可对移动板体相对固定板体的高度位置进行锁紧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
,尤其是涉及一种轿厢用操作面板
技术介绍
电梯交互面板用于乘客控制电梯的工作状态,它通常设置有多个用于选择楼层的楼层按钮,控制电梯门打开的开门按钮,控制电梯门关闭的关门按钮。通过楼层按钮、开门按钮和关门按钮即可实现乘客对电梯的控制。为了便于乘客操作交互面板上的按钮,通常制造商会考虑普通成年使用者的平均高度,从而将电梯交互面板固定在一个相对合适的位置。然而,对于残障人士或儿童,难以操作上述高度的交互面板,因此部分厂商还在电梯中另外设置了一套高度较低的交互面板,以满足残障人士或儿童的使用需求,然而,这样大大增加了成本。另外,乘客在操作电梯时,由于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容易误触报警按钮,导致在电梯正常工作期间发出报警信号,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轿厢用操作面板,它通过固定筒和按压盘的设置,可最大程度上避免乘客误触报警按钮。通过移动板体和固定板体的设置,则可使使用者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移动板体的高度,从而使得不同的人均能够在合适的高度对操作面板进行操作。通过第一锁紧齿条和第二锁紧齿条之间的啮合,可对移动板体相对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轿厢用操作面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轿厢用操作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板体(1)、固定板体(2)和锁紧杆(11);固定板体(2)上开设有容纳空间(3),且固定板体(2)的前端面上开设有与容纳空间(3)连通的开口(4);移动板体(1)可滑动地设置在容纳空间(3)内,移动板体(1)的前端向前延伸形成有与开口(4)宽度相适应且可相对开口(4)上下移动的操作部(5);操作部(5)设置有开门按钮(6)、关门按钮(7)、报警按钮(8)及若干个楼层按钮(9);还包括固定筒(22)、按压盘(23)及第一弹性件(24),固定筒(22)固定在操作部(5)的前端面上,且包围报警按钮(8),按压盘(23)可滑动地设置在固定筒(22)内,第一弹性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轿厢用操作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板体(1)、固定板体(2)和锁紧杆(11);固定板体(2)上开设有容纳空间(3),且固定板体(2)的前端面上开设有与容纳空间(3)连通的开口(4);移动板体(1)可滑动地设置在容纳空间(3)内,移动板体(1)的前端向前延伸形成有与开口(4)宽度相适应且可相对开口(4)上下移动的操作部(5);操作部(5)设置有开门按钮(6)、关门按钮(7)、报警按钮(8)及若干个楼层按钮(9);还包括固定筒(22)、按压盘(23)及第一弹性件(24),固定筒(22)固定在操作部(5)的前端面上,且包围报警按钮(8),按压盘(23)可滑动地设置在固定筒(22)内,第一弹性件(24)的两端分别与操作部(5)的前端面和按压盘(23)的后端面相连,固定筒(22)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内凹的滑槽(25),按压盘(23)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滑槽(25)相适应的滑块(26),滑槽(25)内还设置有弹片(27);固定板体(2)上还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容纳空间(3)两侧壁上的第一锁紧齿条(16);移动板体(1)上还设置有活动腔(10),锁紧杆(11)一端设置有位于移动板体(1)后方的活动板(28),活动板(28)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可与第一锁紧齿条(16)相啮合的第二锁紧齿条(12),锁紧杆(11)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活动腔(10)和操作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威斯特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