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02816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5 00:00
一种发光条结构包含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以及一绝缘层。第一基板包含一第一阳极区域以及多个元件区域。元件区域分别用以供一发光元件设置。该多个元件区域的至少一包含一阳极部分以及一节点部分。阳极部分连接于第一阳极区域。第二基板包含一接地区域以及一第二阳极区域。阳极部分与接地区域对应设置。节点部分与第二阳极区域对应设置。绝缘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技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发光条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与普遍,显示装置已被应用至各式的电子装置,例如:个人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其他可携式电子装置。以笔记本电脑为例,笔记本电脑的显示装置中包含有背光单元(backlightunit;BLU)。背光单元中包含有发光条(light-bar)。然而,在笔记本电脑的组装过程中,为了随时地确认背光单元的亮度,发光条需维持在点亮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发光条上的发光元件很有可能会因为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discharge;ESD)而受损。因此,如何提高发光条的抵抗静电放电(ESD)的能力已成为此领域亟欲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种发光条结构,借以解决现有技术所述及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条结构。发光条结构包含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以及一绝缘层。第一基板包含一第一阳极区域以及多个元件区域。元件区域分别用以供一发光元件设置。该多个元件区域的至少一包含一阳极部分以及一节点部分。阳极部分连接于第一阳极区域。第二基板包含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光条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基板,包含一第一阳极区域以及多个元件区域,该多个元件区域分别用以供一发光元件设置,该多个元件区域的至少之一包含一阳极部分以及一节点部分,该阳极部分连接于该第一阳极区域;一第二基板,包含一接地区域以及一第二阳极区域,该阳极部分与接地区域对应设置,且该节点部分与该第二阳极区域对应设置;以及一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基板,包含一第一阳极区域以及多个元件区域,该多个元件区域分别用以供一发光元件设置,该多个元件区域的至少之一包含一阳极部分以及一节点部分,该阳极部分连接于该第一阳极区域;一第二基板,包含一接地区域以及一第二阳极区域,该阳极部分与接地区域对应设置,且该节点部分与该第二阳极区域对应设置;以及一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阳极区域以及该多个元件区域沿一第一方向依序设置,该第二基板的部分沿一第二方向被区隔成该第二阳极区域以及该接地区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元件区域沿该第二方向被区隔成该节点部分以及该阳极部分。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垂直。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元件区域的任一包含该阳极部分以及该节点部分,该多个阳极部分与该第一阳极区域沿该第一方向串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多个阳极部分与该接地区域于一第三方向上对应设置,且该多个节点部分与该第二阳极区域于该第三方向上对应设置。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多个阳极部分的面积沿该第一方向逐渐递减,而该多个节点部分的面积沿该第一方向逐渐递增。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接地区域的部分于该第二方向上的宽度沿该第一方向逐渐递增,而该第二阳极区域于该第二方向上的宽度沿该第一方向逐渐递减。9.一种发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琼魏广东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