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88422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3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风机罩和设置在风机罩内的主风机,所述主风机的进风口朝下,其特征在于:正对所述主风机的进风口的下方设置有旋流桶,所述旋流桶包括上、下开口并呈中空的桶体,至少两个第一辅助风机,以及与所述第一辅助风机对应的中空的吹风柱,所述吹风柱位于所述桶体内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吹风孔,每个吹风柱上的吹风孔的方向与桶体侧壁壁面的切线方向形成的角度相同,使得吹风柱吹出的气流共同形成旋转气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厨房家电,尤其是一种吸油烟机
技术介绍
目前,欧式吸油烟机整体安装高度决定了吸油烟机离产生油烟的锅比较远,负压损失比较大,锅上方升腾的油烟容易从集烟罩的两侧逃逸,导致吸油烟效果较差。风机是吸油烟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顶吸式的吸油烟机而言,风机的进风口一般朝向正前方,风机的出风口朝上设置,油烟气流在此过程中需要转90°,对吸烟的效率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为此,也有采用卧式的风机,如本申请人的申请号为200720111155.8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顶吸式塔型吸油烟机,包括机壳、连接在机壳下面的集烟罩、导风圈及网罩,机壳内装有蜗壳,蜗壳内装有叶轮,蜗壳的入风口朝下而出风口朝上,集烟罩上开有与蜗壳的入风口及叶轮同心的进风口。然而这种吸油烟机,负压区无法向下扩张延伸,吸油烟的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加快吸烟速度的吸油烟机。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风机罩和设置在风机罩内的主风机,所述主风机的进风口朝下,其特征在于:正对所述主风机的进风口的下方设置有旋流桶,所述旋流桶包括上、下开口并呈中空的桶体,至少两个第一辅助风机,以及与所述第一辅助风机对应的中空的吹风柱,所述吹风柱位于所述桶体内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吹风孔,每个吹风柱上的吹风孔的方向设置成使得吹风柱吹出的气流共同形成旋转气流。优选的,为利于形成旋吹,每个吹风柱上的吹风孔的方向与桶体侧壁壁面的切线方向形成的角度相同,所述角度为20°~30°。优选的,所述第一辅助风机设置在所述桶体的顶部周围,所述吹风柱的上端穿过所述桶体与所述第一辅助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吹风柱在桶体内的部分竖直向下延伸。优选的,为更好地形成旋吹,所述吹风孔为两个或更多、并且沿着所述吹风柱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布置。为使得油烟聚拢、加速吸油烟速度,所述吹风罩嵌套在所述旋流桶的底部,所述吹风罩包括第二辅助风机、以及与所述第二辅助风机对应的平吹风通道,所述平吹风通道包括位于所述吹风罩的底部、径向水平向外延伸、并且径向外端开口的通道部分。优选的,形成平吹风通道的结构为,所述吹风罩还包括外吹风罩和内吹风罩,所述外吹风罩和内吹风罩均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状,所述外吹风罩套设在内吹风罩的外周,并且外吹风罩和内吹风罩的顶端之间的部分封闭,所述外吹风罩的底部径向向外水平延伸形成第一翻边,所述内吹风罩的底部径向向外水平延伸形成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高于第二翻边,所述外吹风罩和内吹风罩之间形成夹层,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之间也形成有夹层,两个夹层互相连通构成所述平吹风通道。优选的,所述第二辅助风机布置在所述外吹风罩的顶部周围,所述第二辅助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到外吹风罩和内吹风罩之间的夹层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主风机下方设置旋流桶,旋流桶内形成旋吹,结合卧式主风机入口预旋作用,使旋流桶内负压向下延伸,加速油烟气体被向上抽吸的速度;同时利用Aaberg吹风罩原理,通过吹风罩的平吹气流控制下方的油烟气体,使油烟气体向中心聚拢;通过这两种吹风结构相互结合,从而达到控烟并快速抽吸油烟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吸油烟机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吸油烟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吸油烟机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吸油烟机的旋流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4,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风机罩1和设置在风机罩1内的主风机2,为便于清楚地显示风机罩1内的结构,图1中仅示出部分风机罩1。在本实施例中,主风机2采用卧式离心风机,即主风机2的进风口24竖直朝向下方,其结构与常用的离心风机相同,包括蜗壳21、位于蜗壳21内的叶轮22、以及驱动叶轮22的电机23。主风机2的蜗壳21的出风口设置有出风罩3。正对主风机2的进风口24的下方设置有旋流桶4和吹风罩5。旋流桶4包括桶体41、至少两个第一辅助风机42、以及与第一辅助风机42对应的吹风柱43,桶体41上、下开口并呈中空。在本实施例中,为实现更好的均匀的送风效果,第一辅助风机42为四个,均匀地、间隔布置在桶体41的顶部周围。吹风柱43上、下开口并呈中空,桶体41的顶部开设有通孔44,吹风柱43的上端与第一辅助风机42的出风口连通,吹风柱43穿过通孔44后进入到桶体41内。吹风柱43在桶体41内的部分竖直地向下延伸。吹风柱43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吹风孔431,吹风孔431使得吹风柱43内部和外部(桶体41内部)连通。优选的,吹风孔431为两个或更多,沿着吹风柱43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布置。每个吹风柱43上的吹风孔431的方向与桶体41的侧壁的壁面切线方向均形成相同的角度α,优选的,α为20°~30°,由此形成旋吹的效果。优选的,第一辅助风机42为小型离心风机。吹风罩5嵌套在桶体41的底部,吹风罩5包括外吹风罩51和内吹风罩52,外吹风罩51和内吹风罩52均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状。外吹风罩51套设在内吹风罩52的外周,并且外吹风罩51和内吹风罩52的顶端之间的部分封闭。外吹风罩51的底部径向向外水平延伸形成第一翻边53,内吹风罩52的底部径向向外水平延伸形成第二翻边54,第一翻边53高于第二翻边54。外吹风罩51和内吹风罩52之间形成夹层,第一翻边53和第二翻边54之间也形成有夹层(该夹层的径向外端开口),由此,两个夹层互相连通构成平吹风通道55。吹风罩5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辅助风机56,同样的,在本实施例中,为实现更好的均匀的送风效果,第二辅助风机56为四个,均匀地、间隔布置在外吹风罩51的顶部周围,第二辅助风机56的出风口连通到外吹风罩51和内吹风罩52之间的夹层内,由此,第二辅助风机56吹出的气流通过平吹风通道55向外吹出,产生平吹气流。优选的,第二辅助风机56为小型离心风机。工作时,主风机1的进风口24由于叶轮22的旋转而产生预旋作用,使入口气流具有一定的旋转;旋流桶4通过四个吹风柱431吹出与桶体41侧壁面呈一定角度的平吹气流,使得桶体41内形成旋流,加强主风机1的预旋作用,使得桶体41内负压向下延伸,油烟气体能够更快速的吸入桶体41的入口;吹风罩5利用Aaberg排风罩原理,通过第二辅助风机56产生平吹射流,这种射流的诱导流场与吹风罩5下开口的吸气流场叠加作用,进一步的压缩控制区域,从而达到增加吸气速度和定向吸气的目的,从而达到提升油烟气流被抽吸的速度和控制油烟气流扩散范围的目的,此外,平吹射流还阻挡了吹风罩5下方两侧清洁空气被吸入。气流流动路径可参见图3和图4中箭头所示。由此,通过上述主风机1、旋流桶4和吹风罩5三种结构的结合就能有效的加快油烟抽吸的速度,并达到控制油烟提升吸油烟效果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吸油烟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风机罩(1)和设置在风机罩(1)内的主风机(2),所述主风机(2)的进风口(24)朝下,其特征在于:正对所述主风机(2)的进风口(24)的下方设置有旋流桶(4),所述旋流桶(4)包括上、下开口并呈中空的桶体(41),至少两个第一辅助风机(42),以及与所述第一辅助风机(42)对应的中空的吹风柱(43),所述吹风柱(43)位于所述桶体(41)内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吹风孔(431),每个吹风柱(43)上的吹风孔(431)的方向设置成使得吹风柱(43)吹出的气流共同形成旋转气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风机罩(1)和设置在风机罩(1)内的主风机(2),所述主风机(2)的进风口(24)朝下,其特征在于:正对所述主风机(2)的进风口(24)的下方设置有旋流桶(4),所述旋流桶(4)包括上、下开口并呈中空的桶体(41),至少两个第一辅助风机(42),以及与所述第一辅助风机(42)对应的中空的吹风柱(43),所述吹风柱(43)位于所述桶体(41)内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吹风孔(431),每个吹风柱(43)上的吹风孔(431)的方向设置成使得吹风柱(43)吹出的气流共同形成旋转气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每个吹风柱(43)上的吹风孔(431)的方向与桶体(41)侧壁壁面的切线方向形成的角度(α)相同,所述角度(α)为20°~3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风机(42)设置在所述桶体(41)的顶部周围,所述吹风柱(43)的上端穿过所述桶体(41)与所述第一辅助风机(42)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吹风柱(43)在桶体(41)内的部分竖直向下延伸。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孔(431)为两个或更多、并且沿着所述吹风柱(43)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布置。5.如权利要求1~4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乐超李志峰陈浩辉黄友根茅忠群诸永定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