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着连续稳定音效体验的手机音箱。它主体形如截去下部的胶囊状空腔,音箱实心壁中间位置设有手机搁置槽,贴合手机出音孔位置设有导音槽,音箱内壁底端设有一整圈连续的反射翼角。打开手机音乐,置手机于搁置槽上,手机音效即发生变化,音量有增益,音效也富有层次;并且人在音箱左右两端移动过程中,手机音箱也有着连续稳定的音效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与手机配套使用的音箱装置,尤其是无需电能即可丰富音效的手机音箱。
技术介绍
与本技术技术方案最接近的是,我之前提交的同名专利CN201520330053X。专利CN201520330053X中提及的手机音箱,是分析总结前人制作的无源音箱的优点以及缺点后,所重新设计的一款无源手机音箱。其形如截去下部的圆筒结构,其音箱中间位置设有手机搁置槽,用于搁置手机。在贴合手机出音孔位置设有导音槽,音箱内壁下端分别设有左、右反射翼角。打开手机音乐,置手机于音箱搁置槽上,音波经由导音槽传导进入音箱内部,再经由音箱内壁、左右反射翼角以及桌面构成的类似于圆筒结构的空间中作回旋反射,之后再向音箱两端延展传播。于此同时手机的音效发生变化,音量有增益,音效也富有层次感。此音箱在保证音效变化的同时也解决了前人忽视的问题:视觉体验生硬、结构不稳定、内部空间利用不足、不能标准化量产、命名有误的不足。尽管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并非完美。打开手机音乐,置手机于音箱搁置槽位置,音波经由音箱内壁反射,从而向两端延展发散传播。人若在站在音箱两端,可察觉音效变化明显,若人处在音箱正前方,则会发觉音效没有站在两端时强烈。这是因为音波向音箱两端传播,音箱正前、正后位置自然出现两个音波稀薄区域,这使的音箱的音效体验出现两端明显、中间平平,造成了音箱正面区域音效强弱成U形曲线分布,使得音箱的音效体验在音箱正前端出现音效盲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无源手机音箱,使用体验普遍不佳,同时也针对专利CN201520330053X的手机音箱,正前方区域存在音效盲区的致命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手机音箱,该音箱不仅有亲切的倾角、还有稳定的结构、空间高效利用、可工业量产的特点以及音波在音箱前部(人耳可能的移动区域,音波能覆盖的区域)有连续恒定的分布;音箱正前端位置因音波有交汇从而出现音效加强区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取一胶囊状空腔,截去下面小部分,截面形成底面,接着在胶囊两端开出两个放音孔(放音孔位置设置是依据音箱置桌上,人坐桌前或在桌前活动的情景中人耳移动的区域,以及音箱放音孔可辐射覆盖范围而设定的),同时保留专利CN201520330053X音箱中,音箱主体中间位置设置的手机搁置槽和手机出音孔位置的导音槽,不同的是音箱内壁下端的反射翼角。本技术的反射翼角设置在胶囊内壁下端,是一整圈连续的反射翼角。胶囊状音箱实心壁中间位置设置的搁置槽,能让手机轻松自然的放置其中,并保证手机稳固倾斜的搁置在音箱之上。手机出音孔位置设置的导音槽,能有效调控音波进入音箱内部。手机出音孔在手机底部的情况,导音槽贴合出音孔设置在音箱实心壁里,且导音槽下端弧面与反射翼角切线相连;手机出音孔在手机后背的情况,直接套用搁置槽与音箱内壁的交汇开口作为导音孔,将音波导入音箱内部。手机产生的音波,将在由音箱内壁,内壁下端的反射翼角以及桌面构成的类似于胶囊空间中回旋反射,经由音箱放音孔辐射射出,完成整个音波反射。于此同时手机播放的音乐发生变化,响度有增益,音效也富有层次感。此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音箱能将手机产生的音波,经反射、传导、延展、释放,从而在音箱前部有连续的分布;在人耳听觉体验上,位置的变化不会有专利CN201520330053X音箱的前端盲区出现的音效贫乏。相反的因两端出音孔反射的音波有交集,从而在音箱正前端出现音效加强区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使用状态参考图。图2是本技术,不插手机的产品效果图。图3是第一个实施例立体的纵部面结构图。图4是第一个实施例立体横截部面结构图。图5是第一个实施例插手机的横部面构造图。图6是第一个实施例不插手机的横部面构造图。图7是第二个实施例插手机横部面构造图。图8是第二个实施例不插手机横部面构造图。图中:1.手机,2.手机音箱主体,3.手机搁置槽,4.导音槽/手机出音孔,5.反射翼角,6.左放音孔,7.右方音孔,8.背面出音孔/导音孔,9.搁置槽挡靠。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图2中,手机音箱主体(2)形如:截去下部的胶囊状空腔,其音箱实心壁中间位置设有手机搁置槽(3),两端各开有一个圆形放音孔(6)、(7)。在图3、图4的实施例纵截、横截构造图中,导音槽(4)位置是依据手机出音孔(4)在底部的情况而设定的。导音槽(4)成扇面弧形设置在音箱实心壁中,以此调控,手机发出的音波,以合适的辐射角度进入音箱内部空间。音箱内壁底端设有反射翼角(5),反射翼角(5)的弧面一端与音箱内壁切线相连,另一端与音箱底部平行设置。手机产生的音波经由导音槽(4)的调控反射进入音箱内部,能在由音箱内壁、反射翼角(5)以及桌面构成的类似于胶囊空间里做回旋反射。在图5、图6的实施例中,手机出音孔(4)在手机底部。手机搁置槽(3)是依据手机外形设置在音箱实心壁上,且最好略宽于手机2-5mm,允许有小幅度偏移。搁置槽(3)贴近音箱外壁的搁置槽挡靠(9)要有一定厚度和高度,厚度最好在1-1.5cm之间,高度保证手机稳固的同时不遮盖手机显示屏和按键。搁置槽(3)保证了手机可以稳固倾斜的搁置在音箱(2)上,并且放上去、取下来的动作轻松自然。导音槽(4)是依据手机出音孔位置而设置的,其上开口最好大于手机放音孔0.5-1mm,允许手机在左、右、前、后方向小幅度的偏移。导音槽(4)下端弧面一端与手机出音孔相连,一端与反射翼角下端弧面切线相连。音箱两端的放音孔(6)、(7)的朝向,依据可覆盖人耳移动的区域而设立(情景是在:音箱置桌面,人坐桌前,两者相距50cm的使用状态或行走于桌前)。手机产生的音波经由导音槽(4)的调控反射进入音箱内部,能在由音箱内壁、反射翼角(5)以及桌面构成的类似于胶囊空间里做回旋反射、延展,再从音箱两端放音孔(6)(7)射出,完成整个音波反射。在图7、图8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手机的出音孔(8)位置在手机后背。搁置槽(3)同样设置在音箱实心壁上,搁置槽(3)贴近音箱外壁的搁置槽挡靠(9)要有一定厚度和高度,厚度最好在1-1.5cm之间,搁置槽高度保正手机稳固的同时不可遮盖显示屏和按键。搁置槽(3)与音箱内壁结合处有一个开口(8),此开口可作为手机音波进入音箱内部空间的导音孔(8)。音箱两端的放音孔(6)、(7)的朝向,依据可覆盖人耳移动的区域而设立(情景是在:音箱置桌面,人坐桌前,两者相距50cm的使用状态或行走于桌前)。打开手机音乐,置手机与音箱搁置槽(3)内,搁置槽保证了手机能稳固倾斜的搁置在音箱之上。手机产生的音波经由音箱内壁上的导音孔(8)进入音箱内部空间,在由音箱内壁、反射翼角(5)、桌面构成的类似于胶囊的空间里回旋反射、延展,接着从音箱两端的放音孔(6)(7)射出,完成整个音波反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机音箱,在音箱主体实心壁中间位置设有手机搁置槽,贴近手机出音孔位置设有音波导音槽,音箱内壁底端设有反射翼角,其特征是:音箱主体形如截去下部的胶囊状空腔,胶囊两端各设有一放音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音箱,在音箱主体实心壁中间位置设有手机搁置槽,贴近手机出音孔位置设有音波导音槽,音箱内壁底端设有反射翼角,其特征是:音箱主体形如截去下部的胶囊状空腔,胶囊两端各设有一放音孔。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音箱,其特征是:截去下部的胶囊状空腔,两端对称设置有一放音孔,用以调控音波在音箱正前方产生交汇。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音箱,其特征是:音箱内壁底端有一整圈连续的反射翼角,反射翼角弧面一端与音箱内壁切线相连,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清达,
申请(专利权)人:饶清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