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液处理装置及废气处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5958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7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液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废液处理装置及废气处理系统,废液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液固分离槽以及溢油槽,液固分离槽与废液来源方向相对应且设于箱体内,液固分离槽的顶端面与箱体的顶端面平齐,溢油槽与液固分离槽相邻设置并位于其下游,溢油槽的顶端面与箱体的顶端面平齐。废液首先进入液固分离槽,这里,大直径的固体颗粒物被液固分离槽隔离出来并留在液固分离槽内,分离后的废液进入箱体内,随着废液不断的汇集于箱体,液面逐渐上涨至箱体的顶端面时,浮于最上层的油液进入溢油槽内,并滞留于其中,从而留于箱体内的废液均为杂质含量少且无油脂的可回收利用的液体,这样,将废液重新分离,保留其中有利用价值的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废液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废液处理装置以及具有该废液处理装置的废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均会制造不同的废气。根据气体成分不同,可分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异味气体、粉尘颗粒物以及烟气的等。各种废气经过处理之后均会形成废液,此时的废液成分复杂,包括多种固体颗粒物、烟焦油以及液态水等,因此,迫切地需要将废液中的各物质分离,获得可回收利用的液态水。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液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废液无法有效地分离导致其中有利用价值的部分被浪费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废液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用于分离废液中固体颗粒物的液固分离槽以及用于实现废液中水油分离的溢油槽,所述液固分离槽与废液来源方向相对应且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液固分离槽的顶端面与所述箱体的顶端面平齐,所述溢油槽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溢油槽与所述液固分离槽相邻设置并位于所述液固分离槽的下游,所述溢油槽的顶端面与所述箱体的顶端面平齐。具体地,所述液固分离槽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呈矩阵分布的第一分液孔,所述液固分离槽通过各所述第一分液孔连通于所述箱体。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液孔为圆形孔。进一步地,所述溢油槽朝向所述液固分离槽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呈矩阵分布的第二分液孔,所述溢油槽通过各所述第二分液孔连通于所述箱体。进一步地,所述溢油槽背离所述液固分离槽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呈矩阵分布的第三分液孔,各所述第二分液孔与各所述第三分液孔相对设置,所述溢油槽通过各所述第二分液孔和各所述第三分液孔连通于所述箱体,所述溢油槽内设有一导油板,所述导油板平行于所述溢油槽设有所述第二分液孔的侧壁。优选地,各所述第二分液孔和各所述第三分液孔均为圆形孔。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箱体外侧的集油箱,所述集油箱连通于所述溢油槽。进一步地,还包括一排水阀,所述排水阀设于所述箱体外侧且连通于所述箱体。进一步地,还包括一排油阀,所述排油阀设于所述集油箱外侧且连通于所述集油箱。与现有技术相比,废液首先进入液固分离槽,这里,大直径的固体颗粒物被液固分离槽隔离出来并留在液固分离槽内,分离后的废液进入箱体内,随着废液不断的汇集于箱体,液面逐渐上涨至箱体的顶端面时,浮于最上层的油液最先进入溢油槽内,并滞留于其中,从而留于箱体内的废液均为杂质含量少且无油脂的可回收利用的液体,这样,将废液重新分离,保留其中有利用价值的部分。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废气处理系统,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通设置的用于消解生活垃圾消解室以及湿式高压静电装置,还包括上述所述的废液处理装置,所述废液处理装置的排水阀连通于所述消解室,所述湿式高压静电装置产生的废液通过一集液管导入所述废液处理装置的液固分离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生活垃圾在消解室进行消解反应产生废气,废气进入湿式高压静电装置内,分解净化,干净的气氛由湿式高压静电装置排出至外部,形成含有杂质的废液通过集液管进入废液处理装置,通过废液处理装置分离后,有利用价值的液态水被回流至消解室内,为消解反应补充消耗的水分,从而实现废液有效地循环利用,降低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废液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顶、底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请参考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废液处理装置01,包括箱体1、用于分离废液中固体颗粒物的液固分离槽2以及用于实现废液中水油分离的溢油槽3,液固分离槽2与废液来源方向相对应且设于箱体1内,液固分离槽2的顶端面与箱体1的顶端面平齐,溢油槽3设于箱体1内,溢油槽3与液固分离槽2相邻设置并位于液固分离槽2的下游,溢油槽3的顶端面与箱体1的顶端面平齐。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处理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废液首先进入液固分离槽2,这里,大直径的固体颗粒物被液固分离槽2隔离出来并留在液固分离槽2内,分离后的废液进入箱体1内,随着废液不断的汇集于箱体1,液面逐渐上涨至箱体1的顶端面时,浮于最上层的油液最先进入溢油槽3内,并滞留于其中,从而留于箱体1内的废液均为杂质含量少且无油脂的可回收利用的液体,这样,将废液重新分离,保留其中有利用价值的部分。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液固分离槽2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呈矩阵分布的第一分液孔21,液固分离槽2通过各第一分液孔21连通于箱体1。这样,当有废液进入液固分离槽2时,大直径固体颗粒物由于无法通过第一分液孔21而滞留在液固分离槽2内,即通过液固分离槽2对废液来源进行第一次过滤,过滤后的废液由液固分离槽2底部的第一分液孔21进入箱体1内。优选地,第一分液孔21为圆形孔,圆形孔的直径可随实际需要而进行相应的变化。当然,第一分液孔21也可为其他形状。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溢油槽3朝向液固分离槽2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呈矩阵分布的第二分液孔31,溢油槽3通过各第二分液孔31连通于箱体1。随着被一过滤后废液进入箱体1内,废液的液面上涨至箱体1的顶端部时,密度更小的油液则通过第二分液孔31进入溢油槽3内,从而有效地对油液进行收集。进一步地,图中未示,在本实施例中,溢油槽3背离液固分离槽2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呈矩阵分布的第三分液孔(图中未示),各第二分液孔31与各第三分液孔相对设置,溢油槽3通过各第二分液孔31和各第三分液孔连通于箱体1,溢油槽3内设有一导油板(图中未示),导油板平行于溢油槽3设有第二分液孔31的侧壁。通过在溢油槽3的另一侧壁,即背离液固分离槽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三分液孔,从而提高溢油槽3的集油效率,但是为了防止从第二分液孔31进入的油液再从第三分液孔空流出,因此,需要溢油槽3内设一导油板,该导油板平行于溢油槽3的长边侧壁,即设有第二分液孔31的侧壁或设有第三分页孔的侧壁,这样,在导油板分隔作用下,油液滞留于溢油槽3内。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箱体1外侧的集油箱4,集油箱4连通于溢油槽3。这样,聚集于溢油槽3内的油液可最终汇聚于集油箱4中,并且,当有少量废液从第二分液孔31或第三分液孔流入集油箱4时,可带动油液运动,为油液提供传输动力。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排水阀5,排水阀5设于箱体1外侧且连通于箱体1。这样,在需要使用过滤后废液时,直接打开排水阀5即可。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排油阀6,排油阀6设于所述集油箱4外侧且连通于集油箱4。同样地,当集油箱4内的油液装满时,可通过排油阀6排出至外部。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用于分离废液中固体颗粒物的液固分离槽以及用于实现废液中水油分离的溢油槽,所述液固分离槽与废液来源方向相对应且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液固分离槽的顶端面与所述箱体的顶端面平齐,所述溢油槽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溢油槽与所述液固分离槽相邻设置并位于所述液固分离槽的下游,所述溢油槽的顶端面与所述箱体的顶端面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1.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用于分离废液中固体颗粒物的液固分离槽以及用于实现废液中水油分离的溢油槽,所述液固分离槽与废液来源方向相对应且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液固分离槽的顶端面与所述箱体的顶端面平齐,所述溢油槽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溢油槽与所述液固分离槽相邻设置并位于所述液固分离槽的下游,所述溢油槽的顶端面与所述箱体的顶端面平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固分离槽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呈矩阵分布的第一分液孔,所述液固分离槽通过各所述第一分液孔连通于所述箱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分液孔为圆形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油槽朝向所述液固分离槽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呈矩阵分布的第二分液孔,所述溢油槽通过各所述第二分液孔连通于所述箱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油槽背离所述液固分离槽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呈矩阵分布的第三分液孔,各所述第二分液孔与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知深康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闪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