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线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5857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7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线板,包括壳体、L极铜条、N极铜条、E极铜条及多个固定座;所述壳体表面设有多组插孔,所述多组插孔排列成至少一排,所述L极铜条、N极铜条和E极铜条设于所述壳体内并分别对应每组所述插孔的位置延伸设有弹性插套,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壳体内对应设置于所述插孔的下方并分别收容定位所述弹性插套,所述固定座顶面对应所述弹性插套的位置分别设有开孔,用电器插头从所述插孔插入时,穿过所述开孔从而与所述弹性插套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固定座收容定位所述弹性插套,能够有效防止弹性插套因过度张开而发生塑性变形,使用电器插头插入后可与弹性插套保持良好接触,方便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插线板。
技术介绍
插线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家用电器产品,现有插线板一般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铜条及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多组插孔,所述多组插孔呈排排列,铜条对应每组所述插孔的位置延伸设有弹性插套,当用电器的插头插入所述插孔后,所述弹性插套弹性夹持所述用电器插头,从而与所述用电器插头电连接进而接通电路,为用电器供电。然而,现有插线板是直接将铜条设置在壳体内,在用电器插头进行插拔时,铜条的弹性插套容易因张开过大而发生塑性变形,无法恢复原位,导致用电器插头从插孔插入后与铜条的弹性插套接触不良,经常断电,以致给用户带来不便。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插线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线板,其能有效防止铜条的弹性插套发生塑性变形,使用电器插头插入后可与弹性插套保持良好接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插线板,用于插接用电器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L极铜条、N极铜条、E极铜条及多个固定座;所述壳体表面设有多组插孔,所述多组插孔排列成至少一排,所述L极铜条、N极铜条和E极铜条设于所述壳体内并分别对应每组所述插孔的位置延伸设有弹性插套,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壳体内对应设置于所述插孔的下方并分别收容定位所述弹性插套,所述固定座顶面对应所述弹性插套的位置分别设有开孔,用电器插头从所述插孔插入时,穿过所述开孔从而与所述弹性插套接触。优选地,所述L极铜条、N极铜条和E极铜条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E极铜条固定于所述固定座的外侧壁上。优选地,所述固定座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凸柱和上面大下面小的第一锲形块,所述第一凸柱下方设有开口向下的U型卡口,所述E极铜条自下而上装入所述卡口内并被所述第一锲形块支撑。优选地,所述第一凸柱与所述第一锲形块上下错位设置。优选地,所述卡口具有导引斜面。优选地,所述固定座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凸柱和上面大下面小的第二锲形块,所述第二凸柱的底端向下抵压所述E极铜条,所述第二锲形块向上支撑所述E极铜条,所述E极铜条延伸的所述弹性插套位于所述第一凸柱和所述第二凸柱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凸柱和所述第二凸柱位于所述第一锲形块和所述第二锲形块之间。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相互组装在一起的面壳和底壳,所述插孔设于所述面壳上,所述底壳上设有多个凸起,所述L极铜条、N极铜条和E极铜条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后组装至所述底壳时,所述凸起与所述固定座配合夹持定位所述E极铜条,所述凸起正对所述E极铜条延伸所述弹性插套的位置。优选地,所述插孔为国标五孔插孔,所述固定座顶面还设有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第一保护门、第二保护门、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和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一保护门和所述第二保护门之间。优选地,所述固定座顶面设有滑槽,所述第一保护门底部和所述第二保护门底部分别设有凸块,所述凸块收容于所述滑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采用固定座收容定位所述弹性插套,防止其因张开过大而发生塑性变形,使用电器插头插入后可与弹性插套保持良好接触,方便用户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插线板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插线板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插线板的固定座和铜条的示意图;图4为将其中一固定座从铜条上移开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插线板,用于插接用电器插头,包括壳体1、L极铜条21、N极铜条22、E极铜条23及多个固定座3,所述壳体1表面设有多组插孔111;本技术中,所述插孔111为国标五孔插孔,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插孔111也可为国标两孔插孔或国标三孔插孔;所述多组插孔111排列成至少一排,本技术中,所述多组插孔111排列成两排,对应每排所述插孔111分别设有L极铜条21、N极铜条22和E极铜条23,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所述多组插孔111排列成一排;所述L极铜条21、N极铜条22、E极铜条23及多个固定座3分别位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壳体1包括相互组装在一起的面壳11和底壳12,所述插孔111设于所述面壳11上,所述底壳12上设有多个凸起121。所述L极铜条21、N极铜条22和E极铜条23固定于所述固定座3上,所述E极铜条23固定于所述固定座3的外侧壁31上,所述L极铜条21、N极铜条22和E极铜条23分别对应每组所述插孔111的位置延伸设有弹性插套20,所述固定座3对应设置于所述插孔111的下方并分别收容定位所述弹性插套20,具体为,所述固定座3设有多个收容腔32,所述L极铜条21、N极铜条22和E极铜条23延伸的所述弹性插套20分别收容定位于所述收容腔32内,从而有效防止所述弹性插套20因张开过大而发生塑性变形,所述固定座3顶面对应所述弹性插套20的位置分别设有开孔33,用电器插头从所述插孔111插入时,穿过所述开孔33从而与所述弹性插套20接触。所述固定座3的外侧壁31上设有第一凸柱311和上面大下面小的第一锲形块321,所述第一凸柱311下方设有开口向下的U型卡口312,所述E极铜条23自下而上装入所述卡口内312并被所述第一锲形块321支撑,所述第一凸柱311与所述第一锲形块321上下错位设置,且所述卡口312具有导引斜面313,通过设置所述导引斜面313,更有利于将所述E极铜条23顺利装入至所述卡口312内,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3的外侧壁31上还设有第二凸柱331和上面大下面小的第二锲形块341,所述第二凸柱331的底端向下抵压所述E极铜条23,所述第二锲形块341向上支撑所述E极铜条23,所述E极铜条23延伸的所述弹性插套20位于所述第一凸柱311和所述第二凸柱331之间,所述第一凸柱311和所述第二凸柱331位于所述第一锲形块321和所述第二锲形块341之间,通过增设所述第二凸柱331和所述第二锲形块341,使得所述E极铜条23更稳固地固定于所述固定座3的外侧壁31上,结构更为紧凑。请参阅图2,所述L极铜条21、N极铜条22和E极铜条23固定于所述固定座3上后组装至所述底壳12时,所述凸起121与所述固定座3配合进一步夹持定位所述E极铜条23,所述凸起121正对所述E极铜条23延伸所述弹性插套20的位置。所述固定座3顶面还设有保护机构5,所述保护机构5包括第一保护门51、第二保护门52、第一复位弹簧53和第二复位弹簧54,所述第一复位弹簧53和所述第二复位弹簧54连接于所述第一保护门51和所述第二保护门52之间,所述固定座3顶面设有滑槽34,所述第一保护门51底部和所述第二保护门52底部分别设有凸块55,所述凸块55收容于所述滑槽34内,从而所述第一保护门51和所述第二保护门52可在所述滑槽34上滑行以遮挡或打开所述开孔33,用电器插头插入至所述插孔111内通电时,使得第一保护门51或者第二保护门52移动,进而压缩所述第一复位弹簧53和所述第二复位弹簧54;用电器插头拔出时,所述第一复位弹簧53和所述第二复位弹簧54在弹性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线板,用于插接用电器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L极铜条、N极铜条、E极铜条及多个固定座;所述壳体表面设有多组插孔,所述多组插孔排列成至少一排,所述L极铜条、N极铜条和E极铜条设于所述壳体内并分别对应每组所述插孔的位置延伸设有弹性插套,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壳体内对应设置于所述插孔的下方并分别收容定位所述弹性插套,所述固定座顶面对应所述弹性插套的位置分别设有开孔,用电器插头从所述插孔插入时,穿过所述开孔从而与所述弹性插套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线板,用于插接用电器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L极铜条、N极铜条、E极铜条及多个固定座;所述壳体表面设有多组插孔,所述多组插孔排列成至少一排,所述L极铜条、N极铜条和E极铜条设于所述壳体内并分别对应每组所述插孔的位置延伸设有弹性插套,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壳体内对应设置于所述插孔的下方并分别收容定位所述弹性插套,所述固定座顶面对应所述弹性插套的位置分别设有开孔,用电器插头从所述插孔插入时,穿过所述开孔从而与所述弹性插套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L极铜条、N极铜条和E极铜条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E极铜条固定于所述固定座的外侧壁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凸柱和上面大下面小的第一锲形块,所述第一凸柱下方设有开口向下的U型卡口,所述E极铜条自下而上装入所述卡口内并被所述第一锲形块支撑。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柱与所述第一锲形块上下错位设置。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具有导引斜面。6.如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插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品胜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