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弹性分析流程的云资源配置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650455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6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面向弹性分析流程的云资源配置优化方法,包括步骤1:采用开放式排队网络理论对弹性分析流程进行性能建模,即将整个分析流程建模为开放式排队网络,流程中的每个组件对应为排队网络系统中的子队列,一个组件的输出为另一个组件的输入;步骤2:通过排队理论估计出整个开放式排队网络的平均响应时间,根据估计出的平均响应时间,对每个组件进行云资源分配,使得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平均响应时间的前提下,总资源数最少。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于请求连续到达的分析流程进行资源分配,利用排队论对系统的平均响应时间进行估计,比较准确的估计响应时间,并依据排队论估计每个组件的可分配服务器解集,然后利用启发式算法得到近似最优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云资源配置优化
,具体地,涉及一种面向弹性分析流程的云资源配置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促使不同领域的海量数据的产生,例如生物信息领域,社交网络和智能交通系统等等。这些海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成为现在的研究热点。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可以使得决策更加准确和快速。一般来讲,数据分析属于计算密集型的应用。对于连续到达的数据分析任务,如果想要及时处理掉所有的请求,必须分配足够多资源,即能够满足最高负载。但是,这样会导致在负载请求比较低时,造成资源闲置浪费。云计算平台通过网络实现计算资源共享,可以实现资源的按需供给。因此,越来越多的应用被部署在云平台上。一般来讲,数据分析处理应用由多个组件构成,每个组件可以独立部署。工作流是一个用来协同这些组件的很好的工具。为了动态扩展系统,传统方式是将整个流程作为一个整体扩展,依据整个流程增加或者减少资源实例。但是流程中不同的组件具有不同的处理能力。在请求负载不断到达的情形下,一个资源实例对于某个组件是足够了,但其它组件可能会需要更多的实例,否则就会成为系统瓶颈。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面向弹性分析流程的云资源配置优化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向弹性分析流程的云资源配置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弹性分析流程进行性能建模,即将整个分析流程建模为开放式排队网络,流程中的每个组件对应为排队网络系统中的M/M/m子队列,一个组件的输出为另一个组件的输入;步骤2:估计出整个开放式排队网络的平均响应时间,根据估计出的平均响应时间,对每个组件进行云资源分配,使得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平均响应时间的前提下,总资源数最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弹性分析流程的云资源配置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弹性分析流程进行性能建模,即将整个分析流程建模为开放式排队网络,流程中的每个组件对应为排队网络系统中的M/M/m子队列,一个组件的输出为另一个组件的输入;步骤2:估计出整个开放式排队网络的平均响应时间,根据估计出的平均响应时间,对每个组件进行云资源分配,使得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平均响应时间的前提下,总资源数最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弹性分析流程的云资源配置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弹性分析流程能够采用带权有向无环图G表示,G=(C,E),C为图G的节点集,代表流程中所有组件的集合,E是图G的边集,表示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其中,节点上的权值表示组件执行用户请求的平均服务时间;任意两个节点构成的边用于表示两个组件之间的数据流关系,令e(ci,cj)∈E,e(ci,cj)表示节点ci与cj之间具有依赖关系,代表节点ci是cj的前继节点,相应地,cj是ci的后继节点;在处理某请求时,一个组件在该组件所有前继节点未完成之前不能开始处理;具体地:用EW表示弹性分析流程,EW=<G,f(C)>,<G,f(C)>表示对图G进行优化运算,其中f(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健姚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