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祥柱专利>正文

一种清肾毒中药冲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648884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6 0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肾毒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制成:茜草10‑13份,大黄6‑9份,玉米须10‑15份,茯苓10‑15份,蒲公英10‑15份,白芷10‑13份,薄荷10‑15份,鸡血藤8‑13份,大蓟10‑13份,黄芪10‑15份,败酱草10‑15份,丹参10‑15份,女贞子8‑12份,石斛5‑7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无添加、无毒副作用,以纯中药制成的冲剂,该中药冲剂具有很好的清肾毒,败毒,通络,提高免疫,护心,强肾,舒肝,健脾,润肺,温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肾毒中药冲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败毒通络的清肾毒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

技术介绍
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大通道,连接人体的全身穴位与心、肝、脾、肺、肾、命门、三焦、胃、胆、大肠、小肠、膀胱十二脏器相通,是人体内看不见摸不着的组织结构。经络病变(即经络慢性痈阻症)是现代医疗设备检查不出来的一种隐性疾病,这种病对人体健康以至生命的危害极大。哪个部位生病,说明通向那个部位的经络出现了慢性痈阻形病变(或脏器经络痈阻)轻者发病脏器的代谢功能下降,重者会至人死亡。经络病变发病隐秘,缓慢病期较长从几年到几十年都有,后期易诱发成不治之症至人死亡。经络病变起源于热、湿、寒、邪、风五毒,病发于累、熬、气、火、惊五因。人体的外表穴位连通十二经络、十二经络连通十二脏器,五毒通过穴位进入经络,进入脏器并沉积于经络和脏器之内,使得脏器代谢功能下降,呼入和食入的种种毒素沉积于体内各处,时日过长就会诱发各种重大疾病,如猝死、睡死、癌症、脑梗、偏瘫、脑溢血都是经络病变病期过长形成的后果。经络病变不是不治之症,是可以预防和治愈的,经络病变的初期均有不适的反应如乏力、心累、心率过快、胸闷气短、上拔气、大小臂酸痛想这一类疑似心脏病又查不出心脏病的人均得了肺心经络痈阻症。得了这种病的人前期如合理的安排生活和运动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但不能劳累,不能激动,更不能激烈运动,一旦过于劳累、过于激动、生气易引发突发性肺心经络阻死,猝死就是肺心经络突发阻死造成得死亡。上至达官炫贵、国家才俊、艺术家、下至普通百姓,每一年都有几百万人死于此病。热、湿、寒、邪、风五毒是诱发经络慢性痈阻的病因,一针、二灸、三用药是五千年中医创造的三大疗法,开阻除畀、活血化瘀已成中医治病的定律。气行血畅人无病,气阻血瘀百病生,行气、畅血是祛病之根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无添加、无毒副作用,以纯中药制成的冲剂,该中药冲剂具有很好的清肾毒,败毒,通络,提高免疫,护心,强肾,舒肝,健脾,润肺,温胃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清肾毒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制成:茜草10-13份,大黄6-9份,玉米须10-15份,茯苓10-15份,蒲公英10-15份,白芷10-13份,薄荷10-15份,鸡血藤8-13份,大蓟10-13份,黄芪10-15份,败酱草10-15份,丹参10-15份,女贞子8-12份,石斛5-7份。优选,所述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茜草12份,大黄8份,玉米须13份,茯苓13份,蒲公英13份,白芷12份,薄荷13份,鸡血藤11份,大蓟12份,黄芪13份,败酱草13份,丹参13份,女贞子10份,石斛6份。优选,所述原料制成冲剂。优选,按比例取所述原料药材的混合物,清洗,在80-100度热水中焯1-3分钟,甩干,晾晒,经手提式粉碎机粉碎,过140目筛,混匀,蒸30-40分钟,烘干,包装,每袋2g。配方中的各原料药材的简介如下:(1)茜草【别名:血茜草、血见愁、蒨草、地苏木、活血丹、土丹参、红内消。】性味苦、寒。归肝经。茜草性寒入血分,能凉血止血,且能化瘀。(2)大黄【别名:将军、川军、生军。】性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a.主要成分为根及根茎主含蒽醌类、二苯乙烯苷类(芪类)、苯丁酮类及鞣质等化合物。蒽醌类总蒽醌含量1.14%-5.19%,以结合态为主。b.大黄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便秘、淤血阻滞、血热妄行、实火上炎、热毒疮痈、肠痈、水火烫伤、湿热泻痢及湿热黄疸等症。c.大黄有抗肿瘤作用。大黄酸和大黄素均有抗肿瘤的作用,尤其对黑色素瘤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乳腺癌和艾氏腹水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玉米须【别名:玉麦须。】性味平,甘。归膀胱、肝、胆经。功效利尿、泻热。治肾炎水肿。(4)茯苓【别名:安苓、方苓、云苓、茯灵、松薯、野苓。】性味甘、淡,平。主归心、肺、肾经。a.主要成分为多糖类、三萜类、脂肪酸类和其他成分。b.功效为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主用于水肿症,淋浊症,泄泻症,脾虚症,痰症、痰饮症,心悸、失眠、健忘症。此外,目前尚用治疗肿瘤、肝脏病、代谢性疾病、心脏病、精神分裂、失语、斑秃、阑尾脓肿、湿疹、乳腺增生、盆腔炎、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肌瘤、婴儿腹泻等。c.苓有抗肿瘤作用。茯苓多糖体外对小鼠肉瘤S180细胞、人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S180细胞的磷脂酰肌醇转换具有抑制作用;茯苓总多糖每日分别按100mg/kg、200mg/kg、400mg/kg给予S180荷瘤C57BL/6J雄性小鼠灌胃1次,连续31日,3个剂量组均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其抑瘤率分别为37.74%、44.73%、48.32%。(5)蒲公英【别名:耩耨、金簪草、黄花地丁。】性味甘,平,无毒。蒲公英具有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乌须发,壮筋骨的功能。(6)白芷【别名:祁白芷、禹白芷、杭白芷、川白芷。】性味辛,温。归胃、大肠、肺经。a.主要成分为白芷主含呋喃香豆素和挥发油类成分。b.功效为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头痛、鼻塞,阳明头痛,齿痛,鼻渊,风湿痹痛,疮痈肿毒。c.白芷有抗肿瘤作用。异欧前胡素及白当归对HeLa人体癌细胞有细胞毒性,其ED50为100μg/ml。白芷中欧前胡素及异欧前胡素能强烈抑制12-O-14烷酰拂波醇-13乙酸酯(TPA肿瘤促进剂)促进32Pi掺入细胞磷脂中的作用。(7)薄荷【别名:蕃荷菜、南薄荷、金钱薄荷。】性味辛,温,无毒。功效为敷热肿丹毒,小儿寒热,瘰疬鼠病,恶疮痈疽等。(8)鸡血藤【别名:血凤藤、三叶鸡血藤、猪血藤。】性味辛、甘,温。归肝经。a.主要成分是黄酮类刺柄花素、芒柄花素、芒柄花苷、樱黄素、大豆黄素等。b.主要用于治疗血虚或兼有瘀滞的闭经、月经后期、经痛,以及血虚头晕,肢体麻木、腰膝酸痛、风湿痹痛等症。c.鸡血藤能补血,对老人、虚火、血不养筋而经络不通者宜用。现代用本品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症、乳腺增生等症。d.鸡血藤具有体外抑制JTC-26癌细胞的作用。鸡血藤提取物具有较强抗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9)大蓟【别名:千针草、大蓟草、刺蓟、山萝卜。】味甘,性凉。归肝、脾经。a.主要成分:柳穿鱼苷、柳穿鱼素、伪蒲公英甾醇乙酯、香树脂醇乙酯、二甲氧基黄酮、谷甾醇、豆甾醇、三十二烷醇、蒙花苷、单紫衫烯类等。b.大蓟功效为凉血、止血、祛瘀、消痈肿。大蓟主要用于出血热症、热毒疮肿、湿热黄疸、浮肿等症。c.大蓟全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根煎剂或全草蒸馏液(1:4000)能抑制人型结核杆菌的生长,乙醇浸剂(1:30000)对人型结核杆菌亦有抑制作用。此外,对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也有抑制作用;根有强烈杀线虫作用。(10)黄芪【别名:黄耆、绵黄芪、白皮芪、灸黄芪。】性味甘,温。归肺、脾经。a.膜荚黄芪的根主要含皂苷、黄酮、多糖、氨基酸等成分。b.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脾虚诸症,肺虚诸症、疮疡肿毒,小便不利、消渴等症。此外,目前临床还用于防治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肺心病、萎缩性胃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前列腺肥大症、轮状病毒性肠炎、病毒性心肌炎、肝炎、肿瘤等。c.黄芪有抗肿瘤作用。黄芪水体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肾毒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制成:茜草10‑13份,大黄6‑9份,玉米须10‑15份,茯苓10‑15份,蒲公英10‑15份,白芷10‑13份,薄荷10‑15份,鸡血藤8‑13份,大蓟10‑13份,黄芪10‑15份,败酱草10‑15份,丹参10‑15份,女贞子8‑12份,石斛5‑7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肾毒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制成:茜草10-13份,大黄6-9份,玉米须10-15份,茯苓10-15份,蒲公英10-15份,白芷10-13份,薄荷10-15份,鸡血藤8-13份,大蓟10-13份,黄芪10-15份,败酱草10-15份,丹参10-15份,女贞子8-12份,石斛5-7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肾毒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茜草12份,大黄8份,玉米须13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祥柱
申请(专利权)人:冯祥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