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液位报警装置及包含其的车辆,车用液位报警装置包括顺序串联设置在一蓄电池的正极与负极之间的正电极导电棒、负电极导电棒、分压电阻和测压电阻,正电极导电棒和负电极导电棒设置于车辆的承装液体的容器内,测压电阻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通过导线与一电脑连接,蓄电池为车辆的车载蓄电池,电脑为车辆的行车电脑,且电脑具有一计算测压电阻上的分电压的电压计算模块、一根据电压计算模块计算的分电压判断容器内液体的高度是否低于一警戒高度的液位高度判定模块、以及一与液位高度判定模块连接的报警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汽车内的各种溶液的液位过低时进行报警,从而避免对汽车产生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位报警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用液位报警装置,本技术还涉及包含该车用液位报警装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对于汽车内的各种溶液(如玻璃水,防冻液,冷却水),如果出现漏液而没有被发现,将有可能导致汽车使用不便,甚至可能损害汽车的使用。而这些溶液的量,通过现有的汽车仪表盘或者外在指示设备皆不能看到,因此,很可能由于液位过低对汽车产生损害。另外,现有的类似液位检测装置主要是借助大多数液体的导电性实现的。在某种液体的储液罐壁面上的某个深度上设置一枚探针,当液面超出该位置时,液体浸没探针,液体可以使电流流过,相关电路被接通,此时,报警电路不会发出报警,而当液位低于探针位置时,检测电路被切断,报警电路被接通,发出报警。此类装置的优点虽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是,这种测量方式过于简单、粗糙,容易受到外部条件变化的影响,在工作中的可靠性不好。又由于探针位置固定,无法调整。当被检测的液体性质或者探针本身发生变化时,无法通过调整来校正系统的判别条件,会导致装置工作时的准确性,甚至会造成装置的误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用液位报警装置,以便汽车内的各种溶液(如玻璃水,防冻液,冷却水)的液位过低时进行报警,从而避免对汽车产生损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车用液位报警装置,包括顺序串联设置在一蓄电池的正极与负极之间的正电极导电棒、负电极导电棒、分压电阻和测压电阻,所述正电极导电棒和负电极导电棒设置于车辆的承装液体的容器内,所述测压电阻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分别通过导线与一电脑连接,其中,所述蓄电池为车辆的车载蓄电池,所述电脑为车辆的行车电脑,且所述电脑具有一计算所述测压电阻上的分电压的电压计算模块、一根据所述电压计算模块计算的分电压判断容器内液体的高度是否低于一警戒高度的液位高度判定模块、以及一与所述液位高度判定模块连接的报警模块。上述的车用液位报警装置,其中,所述电脑还具有一液位持续时间判定模块,所述液位高度判定模块通过所述液位持续时间判定模块与所述电压计算模块相连。上述的车用液位报警装置,其中,所述容器为金属容器,所述正电极导电棒及所述负电极导电棒焊接、粘接或卡接在所述容器的内壁上。上述的车用液位报警装置,其中,所述容器为塑料容器,所述正电极导电棒及所述负电极导电棒嵌设在所述容器的内壁上。上述的车用液位报警装置,其中,所述容器具有一最大高度H,所述正电极导电棒与所述容器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一距离L1,L1=0.1H~0.2H。上述的车用液位报警装置,其中,所述容器具有一最大高度H,所述负电极导电棒与所述容器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二距离L2,L2=0.01H~0.02H。本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载蓄电池、行车电脑以及多个承装液体的容器,还包括多个并联设置且与所述多个容器一一对应的液位报警单元,每一液位报警单元包括顺序串联设置在所述车载蓄电池的正极与负极之间的正电极导电棒、负电极导电棒、分压电阻和测压电阻,所述正电极导电棒和负电极导电棒设置于对应的一所述容器内,所述测压电阻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行车电脑连接,所述行车电脑具有计算所述测压电阻上的分电压的电压计算模块、根据所述电压计算模块计算的分电压判断容器内液体的高度是否低于一警戒高度的液位高度判定模块、以及与所述液位高度判定模块连接的报警模块。上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行车电脑还具有液位持续时间判定模块,所述液位高度判定模块通过所述液位持续时间判定模块与所述电压计算模块相连。上述的车辆,其中,每一所述容器具有一最大高度H,所述正电极导电棒与对应的所述容器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一距离L1,L1=0.1H~0.2H。上述的车辆,其中,每一所述容器具有一最大高度H,所述负电极导电棒与对应的所述容器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二距离L2,L2=0.01H~0.02H。本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当汽车内的各种溶液(如玻璃水,防冻液,冷却水)低于一警戒高度时,行车电脑能及时报警,避免了液位过低对汽车产生的损害。且,基于液位持续时间判定模块的设置,可避免行车过程中液面震荡导致的误报警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车用液位报警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图1中的行车电脑的结构框图;图3为本技术的车辆液位报警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技术的车辆上多个液位报警单元并联设置的结构图。其中,附图标记10—蓄电池20—电脑30、30’、30”—容器41、41’、41”—正电极导电棒42、42’、42”—负电极导电棒43、43’、43”—分压电阻44、44’、44”—测压电阻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参阅图1及图2,如图所示,本技术的车用液位报警装置,主要用于对汽车内的各种溶液(如玻璃水,防冻液,冷却水)的液位量进行监测,以在液位量过低时进行报警,包括顺序串联设置在一蓄电池10的正极与负极之间的正电极导电棒41、负电极导电棒42、分压电阻43和测压电阻44,正电极导电棒41和负电极导电棒42设置于车辆的承装液体的容器30内,测压电阻44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通过导线与电脑20连接,其中,蓄电池10为车辆的车载蓄电池,电脑20为车辆的行车电脑,且电脑20具有一计算测压电阻44上的分电压的电压计算模块21、一根据电压计算模块计算的分电压判断容器内液体的高度是否低于一警戒高度的液位高度判定模块23、以及一与23液位高度判定模块连接的报警模块24。较佳地,电脑20还具有一液位持续时间判定模块22,液位高度判定模块23通过液位持续时间判定模块22与电压计算模块21相连。基于这样的设置,车载蓄电池10供出的电压U,通过若干导线,通过正电极导电棒41,容器30内的液体,负电极导电棒42,分压电阻43,测压电阻44形成供电回路。测压电阻44两端引出两根导线到行车电脑20的测压口(电脑上的开关量输入口,或者A/D变换口皆可,本文中以A/D口为例说明),行车电脑测出测压电阻44上的分电压,并根据分电压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液位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串联设置在一蓄电池的正极与负极之间的正电极导电棒、负电极导电棒、分压电阻和测压电阻,所述正电极导电棒和负电极导电棒设置于车辆的承装液体的容器内,所述测压电阻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分别通过导线与一电脑连接,其中,所述蓄电池为车辆的车载蓄电池,所述电脑为车辆的行车电脑,且所述电脑具有一计算所述测压电阻上的分电压的电压计算模块、一根据所述电压计算模块计算的分电压判断容器内液体的高度是否低于一警戒高度的液位高度判定模块、以及一与所述液位高度判定模块连接的报警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液位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串联设置在一蓄电池
的正极与负极之间的正电极导电棒、负电极导电棒、分压电阻和测压电阻,所
述正电极导电棒和负电极导电棒设置于车辆的承装液体的容器内,所述测压电
阻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分别通过导线与一电脑
连接,其中,所述蓄电池为车辆的车载蓄电池,所述电脑为车辆的行车电脑,
且所述电脑具有一计算所述测压电阻上的分电压的电压计算模块、一根据所述
电压计算模块计算的分电压判断容器内液体的高度是否低于一警戒高度的液
位高度判定模块、以及一与所述液位高度判定模块连接的报警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液位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脑还
具有一液位持续时间判定模块,所述液位高度判定模块通过所述液位持续时间
判定模块与所述电压计算模块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液位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为
金属容器,所述正电极导电棒及所述负电极导电棒焊接、粘接或卡接在所述容
器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液位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为
塑料容器,所述正电极导电棒及所述负电极导电棒嵌设在所述容器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液位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具
有一最大高度H,所述正电极导电棒与所述容器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一距离L1,
L1=0.1H~0.2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液位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