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2430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压杯机,其工作台运转由机械传动机构带动,主要由同步电机(1)齿型带(2),摩擦离合器(3)、蜗杆(4)、蜗轮(5)、拨轴(6)、槽轮(7)、差动凸轮(10)组成,工作台运转平稳,易操作,便于使用钳杯机械手,增加转数,提高成品率,减少了噪音,降低能耗,提高劳动生产率。(*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Cup pressing machine

A pressure cup machine, the working table is driven by the operation of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mainly by the synchronous motor (1) teeth type belt (2), friction clutch (3), (4), worm worm gear shifting shaft (5), (6), Geneva (7), differential cam (10). Working table, smooth operation, easy operation, convenient clamping manipulator, increase speed, improve yield, reduce noise,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压杯机。目前压杯机工作台一般是靠推动气缸的往复,经连杆与摇臂的转换而形成摇臂的往复摆动,再通过摇臂上的传动销的上下插入及拔出工作台上的销孔座,而达到工作台定向,间歇的转动,由于工作台本身重量较大,再加上模具,重量进一步加大,所以全部采用气动传动,使工作台转动的平衡性较差,产品在模具中出模时产生激烈晃动,影响机械手自动取杯,采用人工定点操作工作环境恶劣,而且设备运转率低停机率高,影响正常运转。另外,气动设备采用二次能源,即空气-压缩-作功,能源消耗较大,更重要的是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运转稳,易操作,节约能耗的装置,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方案进行实施的将气动转盘(工作台)的运转结构变为机械传动结构。主要是由同步电机、齿型带、磨擦离合器、蜗杆、蜗轮、拨轴、槽轮和工作台组成。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 16模压杯机传动系统示意图(1)同步电机(2)齿型带(3)磨擦离合器(4)蜗杆(5)蜗轮(6)拨轴(7)槽轮(8)齿型轮带(9)减速机(10)差动凸轮本技术为16模压杯机,工作台是由同步电机(1)通过齿型带(2)、磨擦离台器(3)、蜗杆(4)、蜗轮(5)、拨轴(6)、拨动槽轮(7)、使槽轮(7)作间歇的转动与停止,在停止时由拨轴(6)的定位弧完成自锁定位的作用,16个阴模固定于工作台上,工作台与槽轮(7)联为一体,从而达到工作台的间歇运动来达到按序完成阳模的冲压成型动作,而阴模在冲压前接受一定重量的玻璃液,这样一来,整个成型过程,运动平衡,提高了转数,可以较好地运用钳杯机械手,消除了压缩空气产生的噪音。本技术除上述结构改进外,其他动作仍为气动,为达到所有动作的有序配合,在蜗杆(4)另一端通过齿型轮带(8)-减速机(9)-二组可作差动调节的凸轮(10)(一组指令开始,一组指令结束)及其配合的机动二位三通配气阀,通过调节凸轮(10)在园周转动中的相对位置来改变一个工作周期中指令信号的开始与结束,从而达到冲压、承托、顶出、机械手水平缸,机械手钳出缸,各部分动作时间的开始与结束,形成一个连续化的生产,提高转数,由42转/分提高到48转/分。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1、工作台运转平稳、可靠,终点冲击力接近于零,提高了使用寿命,增加了机械运转力。2、工作台运转平稳,可较好地使用钳杯机械手,使生产线实现自动化,改善劳动条件,增加了合格率。3、减少了因冲击及压缩空气的排出而产生的噪音。4、由电机直接带动,与气动装置相比降低消耗。5、提高转数,由42转/分提高到48转/分,大大提高经济效益。权利要求1.一种压杯机,其特征是由同步电机(1)、齿型带(2)、摩擦离合器(3)、蜗杆(4)蜗轮(5)、拨轴(6)、槽轮(7)、齿型轮带(8)、减速机(9)、差动凸轮(10)组成,工作台由同步电机(1)通过齿型带(2)、摩擦离合器(3)蜗杆(4)、蜗轮(5)、拨轴(6)拨动槽轮(7),使槽轮(7)做间歇的转动与停止,在停止时由拨轴(6)的定位弧完成自锁定位的作用,16个阴模固定于工作台上,工作台与槽轮(7)联为一体,从而达到工作台的间歇运动来达到按序完成阳模的冲压成型动作。在蜗杆(4)的另一端通过齿型轮带(8)-减速机(9)-二组可差动调节的凸轮(10)及其配合的机动二位三通配气阀,通过调节凸轮(10)在园周转动中的相对位置来改变一个工作周期中指令信号的开始与结束,达到冲压、承托、顶出、机械手水平缸,机械手钳出缸,各部分动作时间的开始与结束。专利摘要一种压杯机,其工作台运转由机械传动机构带动,主要由同步电机(1)齿型带(2),摩擦离合器(3)、蜗杆(4)、蜗轮(5)、拨轴(6)、槽轮(7)、差动凸轮(10)组成,工作台运转平稳,易操作,便于使用钳杯机械手,增加转数,提高成品率,减少了噪音,降低能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文档编号C03B11/06GK2257287SQ9522018公开日1997年7月2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29日专利技术者王榕, 吴祈明, 刘玉松, 刘玉珊, 关景果, 赵学强 申请人:天津市玻璃器皿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杯机,其特征是由同步电机(1)、齿型带(2)、摩擦离合器(3)、蜗杆(4)蜗轮(5)、拨轴(6)、槽轮(7)、齿型轮带(8)、减速机(9)、差动凸轮(10)组成,工作台由同步电机(1)通过齿型带(2)、摩擦离合器(3)、蜗杆(4)、蜗轮(5)、拨轴(6)拨动槽轮(7),使槽轮(7)做间歇的转动与停止,在停止时由拨轴(6)的定位弧完成自锁定位的作用,16个阴模固定于工作台上,工作台与槽轮(7)联为一体,从而达到工作台的间歇运动来达到按序完成阳模的冲压成型动作。在蜗杆( 4)的另一端通过齿型轮带(8)-减速机(9)-二组可差动调节的凸轮(10)及其配合的机动二位三通配气阀,通过调节凸轮(10)在园周转动中的相对位置来改变一个工作周期中指令信号的开始与结束,达到冲压、承托、顶出、机械手水平缸,机械手钳出缸,各部分动作时间的开始与结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榕吴祈明刘玉松刘玉珊关景果赵学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玻璃器皿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