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96140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9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包括微控制器、作为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开关件的PNP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二二极管、用于通过所述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导通所述PNP三极管的NPN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以及第七电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电压检测精度较高、静态电流消耗较低,并具有电池电压反接时的保护功能。

Battery voltage detecting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attery voltage detection circuit, including micro controller, PNP as a battery voltage detection circuit of switch tube, a first resistor, a second resistor, second diodes, a control signal for the microcontroller through the conduction of the NPN triode PNP triode tubes, third resistors, fourth resistors, first diode, Fifth resistor, a sixth resistor and the seventh resisto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voltage and higher detection accuracy, low quiescent current consumption, and has the function of protecting the battery when the reverse volt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电压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电子控制器产品中,基本上都需要对电池电压进行检测,从而根据电池的具体电压值调整产品运行模式,或者调节控制器内外部信号,实现例如LED恒流控制等功能。传统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结构复杂,成本高,并且电压检测精度较低,检测电路静态电流消耗较大,不具备电池反接时的保护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池电压检测电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包括微控制器、作为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开关件的PNP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二二极管、用于通过所述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导通所述PNP三极管的NPN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以及第七电阻,所述PNP三极管的发射级接入电池电压信号,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PNP三极管的发射级以及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阴极分别与所述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以及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PNP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经所述第六电阻接地,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五电阻以及第六电阻之间,另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模拟输入端连接,所述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经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其集极经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微控制器的数字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连接于所述NPN三极管的集极以及发射极之间。本方案还包括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接地,阴极与所述微控制器的模拟输入端连接。本方案还包括与所述第七电阻构成RC滤波的电容,所述电容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模拟输入端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并具有如下优点:1、电池电压信号输入微控制器U的路径上没有串联接入的二极管,只有并联接入的第二二极管,避免了串联接入的二极管压降对电压检测精度的影响,故可以获得较高的电压检测精度;2、具有电池电压反接保护功能,不会对检测电路产生损坏;3、通过PNP三极管以及NPN三极管控制检测电路的开关,在不进行电压检测时可以关闭检测电路,从而只产生非常低的静态电流消耗。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包括微控制器U、PNP三极管T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二二极管D2、NPN三极管T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二极管D1、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以及第七电阻R7。PNP三极管T1的发射级接入电池电压信号,第一电阻R1的两端分别与PNP三极管T1的发射级以及基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阴极分别与PNP三极管T1的集电极以及发射极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PNP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经第六电阻R6接地,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于第五电阻R5以及第六电阻R6之间,另一端与微控制器U的模拟输入端A连接,NPN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经第二电阻R2与PNP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NPN三极管T2的发射极接地,其集极经第四电阻R4与微控制器U的数字输出端D连接,第三电阻R3连接于NPN三极管T2的集极以及发射极之间。其中,PNP三极管T1作为本技术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的开关件,第一电阻R1用于给PNP三极管T1提供偏置,第二电阻R2用于限制PNP三极管T1的基极电流。NPN三极管T2用于通过微控制器U的控制信号导通PNP三极管T1,从而打开或关闭本技术电压检测电路。第三阻R3用于给NPN三极管T2提供偏置,第四电阻R4用于限制NPN三极管T2的基极电流。第五电阻R5以及第六电阻R6用于分压,第七电阻R7用于限流,并可与电容C1构成RC滤波,该电容C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微控制器U的模拟输入端A连接。当需要进行电压检测时,微控制器U的数字输出端D发送导通信号给NPN三极管T2,将PNP三极管T1导通,进而使本技术电压检测电路打开,电池电压信号经PNP三极管T1输入微控制器U的模拟输入端A,并由微控制器U进行电压值的检测,从而调整产品运行模式,或调节控制器内外部信号。本技术通过PNP三极管T1以及NPN三极管T2控制检测电路的开关,在不进行电压检测时可以关闭检测电路,从而只产生非常低的静态电流消耗。第一二极管D1用于在电池反接时,防止PNP三极管T1产生基极到发射极的反向电流,保护PNP三极管T1;第二二极管D2用于在电池反接时,防止PNP三极管T1产生集电极到发射极的反向电流,保护PNP三极管T1;同时,由于电池电压信号输入微控制器U的路径上没有串联接入的二极管,只有并联接入的第二二极管D2,避免了串联接入的二极管压降对电压检测精度的影响,故可以获得较高的电压检测精度。为了保护微控制器U的模拟输入端A,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三二极管D3,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接地,阴极与微控制器U的模拟输入端A连接,当然,多数汽车级微控制器芯片的模拟输入端会集成二极管,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第三二极管D3。但是,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控制器、作为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开关件的PNP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二二极管、用于通过所述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导通所述PNP三极管的NPN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以及第七电阻,所述PNP三极管的发射级接入电池电压信号,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PNP三极管的发射级以及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阴极分别与所述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以及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PNP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经所述第六电阻接地,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五电阻以及第六电阻之间,另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模拟输入端连接,所述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经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其集极经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微控制器的数字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连接于所述NPN三极管的集极以及发射极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控制器、作为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开关件的PNP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二二极管、用于通过所述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导通所述PNP三极管的NPN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以及第七电阻,所述PNP三极管的发射级接入电池电压信号,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PNP三极管的发射级以及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阴极分别与所述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以及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PNP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经所述第六电阻接地,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五电阻以及第六电阻之间,另一端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广欣董显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伟世通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