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皂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8498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8 14:31
一种简易皂液机,属于气液混合技术领域,解决气液混合设备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蠕动泵连接座设置于电机头部,蠕动泵卡盘设置于蠕动泵连接座端面上,蠕动泵卡接于蠕动泵卡盘内,行星架设置于蠕动泵与蠕动泵卡盘之间,电机头部的输出轴依次贯穿蠕动泵连接座、蠕动泵卡盘、行星架与蠕动泵动力输入端固定连接,蠕动泵转子插入行星架中,蠕动泵转子与蠕动泵卡盘内壁之间设置有抽液管,抽液管一端与抽液瓶连通,抽液管另一端与齿轮出泡装置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仅仅通过一个电机完成驱动蠕动泵动作和造泡的过程,简化了气液混合装置的结构,不仅故障率低,而且齿轮出泡装置转速高、出泡率快,装配简单,性能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气液混合
,特别是涉及一种简易皂液机。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采用洗手液洗手成为主要的卫生方式。洗手液主要的功能是起到清洁护肤的作用,有些特定的成分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洗手液一般放置在一个专门的容器中,有些容器直接有挤出装置,在顶部一按就能够将洗手液挤出。但这种方式洗手液的挤出量得不到保证,挤出量太少的时候还需要再挤一次,显得不太方便。一些厂家设计出了将洗手液以泡沫状态喷射出的气液混合装置,市场上这种气液混合装置的洗手液大部分都是采用空气泵抽送外界空气和液体泵抽送洗手液,然后再装有隔网的气液混合结构内产生泡沫,这种结构虽然实现了自动地产生洗手液泡沫,有效地避免人手接触所引起的交叉感染。但其结构复杂,需要液泵抽液与气泵抽气分别进行,然后再通过隔网混合,液泵和气泵则使用了两个电机比较累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解决气液混合设备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易皂液机。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简易皂液机,它包括电机、蠕动泵抽液装置与齿轮出泡装置,其中:所述蠕动泵抽液装置包括抽液管、行星架、蠕动泵、蠕动泵转子、蠕动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易皂液机,它包括电机(4)、蠕动泵抽液装置(1)与齿轮出泡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泵抽液装置(1)包括抽液管(5)、行星架(13)、蠕动泵(11)、蠕动泵转子(12)、蠕动泵连接座(3)与蠕动泵卡盘(2),蠕动泵连接座(3)固定设置于电机(4)头部,蠕动泵卡盘(2)可拆卸地设置于蠕动泵连接座(3)端面上,蠕动泵(11)卡接于蠕动泵卡盘(2)内,行星架(13)设置于蠕动泵(11)与蠕动泵卡盘(2)之间,电机(4)头部的输出轴依次贯穿蠕动泵连接座(3)、蠕动泵卡盘(2)、行星架(13)与蠕动泵(11)动力输入端固定连接,蠕动泵转子(12)插入行星架(13)中,电机(4)头部的输出轴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皂液机,它包括电机(4)、蠕动泵抽液装置(1)与齿轮出泡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泵抽液装置(1)包括抽液管(5)、行星架(13)、蠕动泵(11)、蠕动泵转子(12)、蠕动泵连接座(3)与蠕动泵卡盘(2),蠕动泵连接座(3)固定设置于电机(4)头部,蠕动泵卡盘(2)可拆卸地设置于蠕动泵连接座(3)端面上,蠕动泵(11)卡接于蠕动泵卡盘(2)内,行星架(13)设置于蠕动泵(11)与蠕动泵卡盘(2)之间,电机(4)头部的输出轴依次贯穿蠕动泵连接座(3)、蠕动泵卡盘(2)、行星架(13)与蠕动泵(11)动力输入端固定连接,蠕动泵转子(12)插入行星架(13)中,电机(4)头部的输出轴驱动蠕动泵转子(12)与行星架(13)同步转动,蠕动泵转子(12)与蠕动泵卡盘(2)内壁之间设置有抽液管(5),抽液管(5)一端与抽液瓶连通,抽液管(5)另一端与齿轮出泡装置(6)连通;所述齿轮出泡装置(6)包括固定设置在电机(4)尾部的齿轮泵头下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创军吴超
申请(专利权)人:卡川尔流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