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冻表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78059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8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冻表冷器,其包括表冷器壳体、多个盘管回路、进水汇总管、出水汇总管及分水管,盘管回路安装在表冷器壳体中,进水汇总管和出水汇总管分别通过分水管与每一盘管回路连通;所述盘管回路整体朝进水汇总管所在侧向下倾斜,盘管回路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冻表冷器的盘管回路为整体倾斜设置,因此表冷器中的液体介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就能够自然排空,从而有效保证了表冷器在严寒环境下不会被冻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系统的换热器,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防冻表冷器
技术介绍
表冷器是一种翅片管式换热器,在动力、化工、空调工程和制冷工程中有着非常广泛地应用。在空调系统中,表冷器的换热管内侧为液体介质(冷媒水或热媒水),换热管外侧为空气,表冷器利用换热管内的液体介质把换热管外的空气冷却或加热,然后通过风机将处理后的空气输送到使用场所,从而为设备或人体提供需要的温度。目前已公开的表冷器的盘管结构为逆交叉流的管程布置,即液体介质流和气流大体呈逆流换热形式,根据换热量和安装接口尺寸的要求,液体介质通过进水汇集管后被分成多个支路,每个支路由若干基管和弯头组成。这种布置方式能够使表冷器以最小的体积获得最大的换热量,换热量越大,其管路布置就越趋于复杂。由于表冷器内流通的是液体介质,在环境温度低于介质冰点的时候,表冷器内的液体介质就会固化并膨胀,因此在表冷器停用并且环境温度较低时,必须将换热管内的液体介质排空,以避免冻裂冻伤表冷器。目前,表冷器的排空主要是通过水平换热管路的排布使液体介质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流出。但是,由于换热管的管径较小,液体介质在管道中会产生粘滞力,增加流动阻力,导致表冷器中的液体介质在自然状态下很难实现有效排空;特别是在换热管长度较长且安装不平整时,整体粘滞阻力的增大和重力导向的偏差,将使得液体介质的排空变得非常困难。一旦液体介质排空不彻底,当流经表冷器表面的空气温度低于介质冰点时,就会引起换热管内滞留液体介质的固化膨胀,从而造成表冷器的破裂损坏,给使用者造成损失。另外,在冬歇期时,为了能够保证表冷器中液体介质的彻底排空,运行人员只能用高压空气吹扫等方式进行强制排液,这无疑会提高设备的运行维护成本。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防冻表冷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依靠重力排空的防冻表冷器,以解决表冷器中液体介质排空困难的问题,从而在降低排液难度的同时,有效避免表冷器在冬歇期的冻损。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冻表冷器,其包括表冷器壳体、多个盘管回路、进水汇总管、出水汇总管及分水管,盘管回路安装在表冷器壳体中,进水汇总管和出水汇总管分别通过分水管与每一盘管回路连通;所述盘管回路整体朝进水汇总管所在侧向下倾斜,盘管回路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优选地,所述防冻表冷器还包括疏水汇总管和多条疏水支管;疏水汇总管通过疏水支管与每一盘管回路的最低点连通,疏水汇总管的最低处设有排水阀,最高处设有排气阀。优选地,所述表冷器壳体的外轮廓为端正的长方体/正方体,内轮廓则呈倾斜的长方体/正方体。优选地,所述表冷器壳体包括上护板、下护板、左护板和右护板四块护板,每一护板的内表面均与外表面形成倾斜夹角,使得护板的两端厚度不同而呈倾斜状。优选地,所述四块护板的倾斜夹角的大小也为α,α的取值范围为1~45°。优选地,所述每一盘管回路均包括至少两根由弯头连接的换热直管,每根换热直管均平行于上护板和下护板的内表面延伸,并以垂直于左护板和右护板内表面的方式安装于左护板和右护板。优选地,所述进水汇总管包括进水水平段和进水倾斜段;进水水平段为水平直管,进水倾斜段与进水水平段呈β角斜向上延伸,β为锐角,且与α互余。优选地,所述出水汇总管包括出水水平段和出水倾斜段;出水水平段为高于进水水平段的水平直管,出水倾斜段与出水水平段呈γ角斜向下延伸;出水汇总管与进水汇总管位于表冷器壳体同侧时,γ与β互补;出水汇总管与进水汇总管位于表冷器壳体异侧时,γ与β相等。优选地,所述进水汇总管和出水汇总管的最低处分别设有排水阀,出水汇总管的最高处设有排气阀。优选地,所述进水汇总管、出水汇总管及疏水汇总管均通过加强片与表冷器壳体焊接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防冻表冷器的盘管回路为整体倾斜设置,因此表冷器中的液体介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就能够自然排空,从而有效保证了表冷器在严寒环境下不会被冻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防冻表冷器及其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防冻表冷器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防冻表冷器的左视图。图3为图1中盘管回路与疏水支管的连接左视图。图4为图1中盘管回路与疏水汇总管、进水汇总管及出水汇总管的连接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防冻表冷器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非为了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防冻表冷器的第一实施方式包括表冷器壳体21、多个盘管回路10、多条疏水支管12、一条疏水汇总管14、一条进水汇总管16、一条出水汇总管18及多条分水管20。表冷器壳体21包括上护板22、下护板24、左护板26和右护板28,共四块护板。每一护板22、24、26、28的内表面均与外表面形成一个倾斜夹角α,使得护板的两端厚度不同而呈倾斜状。四块护板22、24、26、28通过螺栓对穿连接或是直接焊接等方式连接为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壳体,由于四块护板22、24、26、28的倾斜夹角α大小相同,均为1~45°,因此所连接成的壳体的外轮廓为端正的长方体/正方体,内轮廓则呈倾斜的长方体/正方体。每一盘管回路10均包括至少两根由弯头100连接的换热直管102。每根换热直管102均平行于上护板22和下护板24的内表面延伸,并以垂直于左护板26和右护板28内表面的方式安装于左护板26和右护板28,因此,当表冷器横平竖直地正常安装时,所有盘管回路10都将整体保持在倾斜状态。进水汇总管16和出水汇总管18分别通过分水管20与每一盘管回路10的进口或出口连接,正常情况下,进水汇总管16的进水口低于出水汇总管18的出水口。进水汇总管16包括进水水平段160和进水倾斜段162;进水水平段160位于表冷器的下侧,其与外部进水管连接而用于表冷器的进水;进水倾斜段162与进水水平段160呈β角斜向上延伸,并通过分水管20与每一盘管回路10的进口连接,从而将流入进水水平段160的液体介质输送给盘管回路10。出水汇总管18包括出水水平段180和出水倾斜段182;出水水平段180位于表冷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冻表冷器,包括表冷器壳体、多个盘管回路、进水汇总管、出水汇总管及分水管,盘管回路安装在表冷器壳体中,进水汇总管和出水汇总管分别通过分水管与每一盘管回路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回路整体朝进水汇总管所在侧向下倾斜,盘管回路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冻表冷器,包括表冷器壳体、多个盘管回路、进水汇总管、出水
汇总管及分水管,盘管回路安装在表冷器壳体中,进水汇总管和出水汇总管分
别通过分水管与每一盘管回路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回路整体朝进水汇
总管所在侧向下倾斜,盘管回路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冻表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冻表冷器还包
括疏水汇总管和多条疏水支管;疏水汇总管通过疏水支管与每一盘管回路的最
低点连通,疏水汇总管的最低处设有排水阀,最高处设有排气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冻表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冷器壳体的外
轮廓为端正的长方体/正方体,内轮廓则呈倾斜的长方体/正方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冻表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冷器壳体包括
上护板、下护板、左护板和右护板四块护板,每一护板的内表面均与外表面形
成倾斜夹角,使得护板的两端厚度不同而呈倾斜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冻表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块护板的倾斜
夹角的大小也为α,α的取值范围为1~4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冻表冷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周荣贵王慧中毛立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