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号识别及运算的数字式应变电路的电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56907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6 0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信号识别及运算的数字式应变电路的电表控制系统,主要由处理器,信息采集单元,均与处理器相连接的分析单元和信号归类单元,与信号归类单元相连接的信号确认单元,均与信号确认单元相连接的保护单元和选择单元,以及与选择单元相连接的显示单元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信号归类单元与信号确认单元之间还串接有运算放大式信息传输电路,在处理器与信号归类单元之间还串接有谐振式信号识别电路,在信息采集单元与处理器之间还串接有数字式应变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智能电表控制系统能有效的确保用户端的隐私信息不被泄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基于信号识别及运算的数字式应变电路的电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智能电表的需求也在大幅增长。然而,现有的智能电表,因其控制系统的不完善,容易导致用户的详细信息在不经意间泄露给电力公司,而这些信息的泄露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提供一种能确保用户的隐私不被泄露的智能电表的控制系统则显得优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表容易泄露用户隐私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信号识别及运算的数字式应变电路的电表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基于信号识别及运算的数字式应变电路的电表控制系统,主要由信息采集单元,处理器,均与处理器相连接的分析单元和信号归类单元,与信号归类单元相连接的信号确认单元,均与信号确认单元相连接的保护单元和选择单元,与选择单元相连接的显示单元,串接在信息采集单元与处理器之间的数字式应变电路,串接在信号归类单元与信号确认单元之间还有运算放大式信息传输电路,以及串接在处理器与信号归类单元之间的谐振式信号识别电路组成。所述谐振式信号识别电路由识别芯片U3,非门IC5,与非门IC2,与非门IC3,与非门IC4,三极管VT6,三极管VT7,三极管VT8,P极顺次经电阻R24和二极管D14后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2,P极经电阻R25后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23后作为谐振式信号识别电路的输入端并与处理器相连接的二极管D13,正极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13的N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2,正极经电阻R27后与三极管VT8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8后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4,一端与极性电容C14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4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31,负极与与非门IC4的负极相连接、正极顺次经电阻R30和电阻R29后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5,负极与识别芯片U3的VDD管脚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6后与三极管VT8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3,正极经电阻R32后与识别芯片U3的VDD管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35后与三极管VT7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6,P极与识别芯片U3的FB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34后与与非门IC2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5,P极与与非门IC2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与与非门IC3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6,正极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33后与与非门IC4的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7,以及正极与与非门IC3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作为谐振式信号识别电路的输出端并与信号归类单元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8组成;所述识别芯片U3的BD管脚与极性电容C14的正极相连接、其CS管脚与非门IC5的正向端相连接、其GND管脚接地;所述三极管VT6的基极与二极管D13的P极相连接;所述非门IC5的逆向端与与非门IC2的负极相连接;所述与非门IC3的正极与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所极性电容C14的负极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式信息传输电路由三极管VT3,三极管VT4,三极管VT5,放大器P2,放大芯片U2,N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经极性电容C7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7,正极经电阻R16后与二极管D7的N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7后与放大芯片U2的IN2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9,P极经电阻R14后与二极管D7的P极相连接的、N极经电阻R18、极性电容C10后与放大芯片U2的AMP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8,负极与二极管D8的P极相连接、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8,P极经电阻R13后与二极管D7的P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15后与放大器P2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9,一端与极性电容C9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放大芯片U2的VC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19,N极经电阻R20后与放大芯片U2的VC管脚相连接、P极经电阻R21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正极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2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1,以及P极与放大芯片U2的OUT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1组成;所述放大芯片U2的IN管脚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其AMP管脚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其GND管脚接地;所述三极管VT4的基极与二极管D9的N极相连接、其发射极与放大器P2的正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7的负极作为运算放大式信息传输电路的输入端并与信号归类单元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5的集电极作为运算放大式信息传输电路的输出端并与信号确认单元相连接。所述数字式应变电路由处理芯片U1,放大器P1,三极管VT1,三极管VT2,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正极顺次经电阻R2和二极管D1以及电阻R8后与处理芯片U1的VDD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处理芯片U1的EOC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5,一端与极性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的同时作为数字式应变电路的输入端与信息采集电路相连接、另一端与处理芯片U1的REF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3,负极接地、正极经电阻R4后与处理芯片U1的VDD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N极经电阻R6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顺次经电阻R7和二极管D4以及电阻R10后与处理芯片U1的OUT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3,正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后与二极管D3的P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正极与处理芯片U1的IN管脚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6,N极经电感L后与处理芯片U1的VDD管脚相连接、P极与处理芯片U1的DIN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2,正极经电阻R9后与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3,正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经二极管D5后与处理芯片U1的CS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4,以及P极经电阻R11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12后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6组成;所述放大器P1的负极与处理芯片U1的OUT管脚相连接、其正极与极性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其输出端则作为数字式应变电路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相连接;所述处理芯片U1的IN管脚与二极管D3的N极相连接,其GND管脚接地。...

【技术保护点】
基于信号识别及运算的数字式应变电路的电表控制系统,主要由处理器,信息采集单元,均与处理器相连接的分析单元和信号归类单元,与信号归类单元相连接的信号确认单元,均与信号确认单元相连接的保护单元和选择单元,以及与选择单元相连接的显示单元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信号归类单元与信号确认单元之间还串接有运算放大式信息传输电路,在处理器与信号归类单元之间还串接有谐振式信号识别电路,在信息采集单元与处理器之间还串接有数字式应变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信号识别及运算的数字式应变电路的电表控制系统,主要由处理器,
信息采集单元,均与处理器相连接的分析单元和信号归类单元,与信号归类单
元相连接的信号确认单元,均与信号确认单元相连接的保护单元和选择单元,
以及与选择单元相连接的显示单元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信号归类单元与信号
确认单元之间还串接有运算放大式信息传输电路,在处理器与信号归类单元之
间还串接有谐振式信号识别电路,在信息采集单元与处理器之间还串接有数字
式应变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号识别及运算的数字式应变电路的电表控
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式信号识别电路由识别芯片U3,非门IC5,与
非门IC2,与非门IC3,与非门IC4,三极管VT6,三极管VT7,三极管VT8,
P极顺次经电阻R24和二极管D14后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
管VT8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2,P极经电阻R25后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
连接、N极经电阻R23后作为谐振式信号识别电路的输入端并与处理器相连接
的二极管D13,正极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13的N极相
连接的极性电容C12,正极经电阻R27后与三极管VT8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
经电阻R28后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4,一端与极性电容
C14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4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31,负极与与非
门IC4的负极相连接、正极顺次经电阻R30和电阻R29后与三极管VT6的发射
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5,负极与识别芯片U3的VDD管脚相连接、正极经电
阻R26后与三极管VT8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3,正极经电阻R32后与
识别芯片U3的VDD管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35后与三极管VT7基极相连
接的极性电容C16,P极与识别芯片U3的FB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34后
与与非门IC2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5,P极与与非门IC2的输出端相连接、
N极与与非门IC3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6,正极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
连接、负极经电阻R33后与与非门IC4的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7,以及
正极与与非门IC3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作为谐振式信号识别电路的输出端并
与信号归类单元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8组成;所述识别芯片U3的BD管脚与极

\t性电容C14的正极相连接、其CS管脚与非门IC5的正向端相连接、其GND管
脚接地;所述三极管VT6的基极与二极管D13的P极相连接;所述非门IC5的
逆向端与与非门IC2的负极相连接;所述与非门IC3的正极与三极管VT7的发
射极相连接;所极性电容C14的负极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信号识别及运算的数字式应变电路的电表控
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放大式信息传输电路由三极管VT3,三极管VT4,
三极管VT5,放大器P2,放大芯片U2,N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P
极经极性电容C7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7,正极经电阻R16
后与二极管D7的N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7后与放大芯片U2的IN2管脚相
连接的极性电容C9,P极经电阻R14后与二极管D7的P极相连接的、N极经
电阻R18、极性电容C10后与放大芯片U2的AMP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8,
负极与二极管D8的P极相连接、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
容C8,P极经电阻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考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聚汇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