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水体原位净化生物竹帘漂浮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6605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体原位净化生物竹帘漂浮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浮筒架和竹帘,竹帘折叠固定在浮筒架上,竹帘上端的折叠处设有竹管,竹帘下端的折叠处设有圆管,竹帘侧面的上部和下部设有两根连接杆将上部的竹管和下部的圆管分别连接起来。圆管为陶管,其比重比竹管的比重大。竹帘为长度相等、粗细均匀的细竹片用连接绳穿连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水体原位净化污水处理思路,将漂浮栅直接投入需要净化的水体或河道中,在竹帘上形成了生物膜,利用生物膜的吸附、氧化作用,达到有效的原位净化水体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环保节能等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In situ water purification biological bamboo curtain floating gat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water purification in situ biological bamboo curtain floating gate.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pontoon frame and bamboo, bamboo folding fixed on the pontoon holder,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folding curtain with bamboo, bamboo with folds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pipe,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 of the curtain is provided with two connecting rod tube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bamboo are connected. As for the circular tube,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ratio of bamboo. The bamboo curtain is of equal length, uniform thickness of the thin bamboo sheet with a connecting rope wear even formed.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water in situ purification of sewage treatment method, the floating grid needs to be purified water or directly into the river, on the bamboo curtain formed by adsorption, biofilm, biofilm oxidation effectively in situ water purification effec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manufacture, low co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and the li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体原位净化生物竹帘漂浮栅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生物膜处理、净化水的反应装置有许多种,比如生物滤池、漂浮栅等等。漂 浮栅在实际应用中技术和材料的探讨并不成熟,现有的漂浮栅是以塑料、尼绒、泡沫板等为 填料,这些填料大多存在易打结、不稳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环保节能 的水体原位净化生物竹帘漂浮栅。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包括浮筒架和竹帘,竹帘折叠固定在浮筒架上,竹帘上端的折叠处设有竹管, 竹帘下端的折叠处设有圆管,竹帘侧面的上部和下部设有两根连接杆将上部的竹管和下部的 圆管分别连接起来。所述的圆管为陶管,其比重比竹管的比重大,使漂浮栅的下部较重。所述的竹帘为长度相等、粗细均匀的细竹片用连接绳穿连而成。本技术釆用水体原位净化污水处理思路,将漂浮栅直接投入需要净化的水体或河道 中,使竹帘完全浸没在水中。污水流经漂浮栅装置时,竹帘截流了污水中的悬浮物,其中的 有机物使微生物很快的繁殖起来,逐渐形成了生物膜。生物膜成熟之后,栖息在生物膜上的 微生物即摄取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氧化作用。这样 污水流经生物膜竹帘漂浮栅后达到有效的原位净化水体的作用。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l)本技术可用于污水的原位净化,操作方便,节省财力物力。P)竹帘采用折叠方式并固定,解决了现有应用在漂浮栅上的软性填料的易打结,不稳定 的弊端。(3) 其折叠设计使污水经过多层挂了生物膜的竹帘的净化后,水处理的效果更加理想。(4) 用竹子作为填料与其他填料相比,更易于挂生物膜。其材质坚硬,易于固定,稳定性较好。(5) 主体材料竹帘采用天然竹子,原材料环保,对环境友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图。其中,1、浮筒架,2、竹帘,3、竹管,4、陶管,5,连接杆,6、连接绳。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结构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浮筒架1和竹帘2,竹帘2折叠固定在浮筒 架1上,竹帘上端的折叠处设有竹管3,竹帘下端的折叠处设有画管,竹帘側面的上部和下 部设有两根连接杆5将上部的竹管3和下部的圆管分别连接起来,使溧浮栅更加稳固。圆管 为陶管4,其比重比竹管的比重大,目的是使漂浮栅的下部较重。竹帘为长度相等、粗细均 匀的细竹片用连接绳6穿连而成。水体原位净化生物竹帘漂浮栅顶部浮筒架是由两根粗的竹简和横杆连接,使整个漂浮栅 浮于水中。为了使竹帘折叠形式稳定性,如附图2所示,在竹帘折叠处的上部固定长度适宜 的竹管,使竹帘折叠处有一定角度、不粘连,在竹帘下部设有陶管4,材料应用比重比较大, 使整个漂浮栅下部较重,稳定的浮于水中。最后用竹杆做成的侧面上部连接杆和側面下部连 接杆将装置侧面上部的竹管和下部的陶管分别穿起来,使整个漂浮栅更加稳固。将漂浮栅直接投入需要净化的水体或河道中,使竹帘完全浸没在水中。污水流经漂浮栅 时,竹帘的过滤作用截流了污水中的悬浮物,同时竹子把胶体和溶解性物质吸附在自己表面, 其中的有机物使微生物很快的繁殖起来,这些微生物又进一步吸附了污水中呈悬浮、胶状和 溶解状态的物质,逐渐形成了生物膜。竹子这种特殊的植物与其它用作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 植物相比,更易于挂生物膜。此外其材质坚硬,易于固定,稳定性比较好,不易腐烂。生物 膜成熟之后,栖息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即摄取污水'l'的冇机污染物作为营养,对污水中的有 机物进行吸附、氧化作用。漂浮栅的折叠设计使污水能通过多层挂了生物膜的竹帘,水处理 的效果更加理想,这样污水流经生物膜竹帘漂浮栅ip是水休得到净化。权利要求1、水体原位净化生物竹帘漂浮栅,包括浮筒架和竹帘,其特征在于,竹帘折叠固定在浮筒架上,竹帘上端的折叠处设有竹管,竹帘下端的折叠处设有圆管,竹帘侧面的上部和下部设有两根连接杆将上部的竹管和下部的圆管分别连接起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原位净化生物竹帘溧浮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帘为长度相 等、粗细均匀的细竹片用连接绳穿连而成。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原位净化生物竹帘漂浮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管为陶管, 其比重比竹管的比重大。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体原位净化生物竹帘漂浮栅。本技术包括浮筒架和竹帘,竹帘折叠固定在浮筒架上,竹帘上端的折叠处设有竹管,竹帘下端的折叠处设有圆管,竹帘侧面的上部和下部设有两根连接杆将上部的竹管和下部的圆管分别连接起来。圆管为陶管,其比重比竹管的比重大。竹帘为长度相等、粗细均匀的细竹片用连接绳穿连而成。本技术采用水体原位净化污水处理思路,将漂浮栅直接投入需要净化的水体或河道中,在竹帘上形成了生物膜,利用生物膜的吸附、氧化作用,达到有效的原位净化水体的效果。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环保节能等优点。文档编号C02F3/10GK201003008SQ20072001859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8日专利技术者宋善军, 宗万松, 建 张, 张成禄, 莹 陈, 靖玉明 申请人:山东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水体原位净化生物竹帘漂浮栅,包括浮筒架和竹帘,其特征在于,竹帘折叠固定在浮筒架上,竹帘上端的折叠处设有竹管,竹帘下端的折叠处设有圆管,竹帘侧面的上部和下部设有两根连接杆将上部的竹管和下部的圆管分别连接起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陈莹张成禄宋善军靖玉明宗万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