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敷设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63999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5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缆敷设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该线缆敷设装置包括:转轴组件,转轴组件包括外转轴和穿设并限位在外转轴内的内转轴,内转轴可相对外转轴转动;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与外转轴连接,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与第一安装物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与内转轴连接,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与第二安装物固定连接,第一安装物相对第二安装物可转动。该线缆敷设装置能够保证在长度方向无变化,且可以利用转轴组件承受扭转和叶轮旋转的离心力,保证线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机组用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敷设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
技术介绍
在风力发电机组中,越来越多的电气系统加装在叶片上,包括雷电在线监测系统、叶片除冰系统、振动监测系统、疲劳检测系统、轴承防雷系统等。这些系统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电源线、通讯线、防雷引下线等线缆需要跨过变桨轴承布线,而变桨轴承处叶片与轮毂存在0°~90°的旋转,敷设在此处的线缆在叶片变桨时会被拉扯形变,并且由于叶轮旋转过程中存在离心力,更容易造成线缆磨损或折断。现有的线缆敷设方式中,专利CN101922407A采用弹性部件和调节器来实现扭转需求,其关键点在于调节器,调节器是用于活动性地使弹性部件移位且使叶片以扭转方式变形,调节器存在易损坏、需经常维护的问题,且出现损坏或故障时,将导致整个系统失效。且无法解决纵向无形变,叶片变桨时的扭转半径对弹性部件的形变较大,调节器安装的位置、内含缆绳长度都可能与设计预期差别较大。还有一种线缆敷设方式是,专利CN103670957A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组件(3),所述转轴组件(3)包括外转轴(31)和穿设并限位在所述外转轴(31)内的内转轴(32),所述内转轴(32)可相对所述外转轴(31)转动;第一连接件(4),所述第一连接件(4)的第一端与所述外转轴(3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4)的第二端与第一安装物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5),所述第二连接件(5)的第一端与所述内转轴(3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5)的第二端与第二安装物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物相对所述第二安装物可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轴组件(3),所述转轴组件(3)包括外转轴(31)和穿设并
限位在所述外转轴(31)内的内转轴(32),所述内转轴(32)可相对
所述外转轴(31)转动;
第一连接件(4),所述第一连接件(4)的第一端与所述外转轴
(3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4)的第二端与第一安装物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件(5),所述第二连接件(5)的第一端与所述内转轴
(3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5)的第二端与第二安装物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安装物相对所述第二安装物可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
接件(4)通过过渡件(33)与所述外转轴(31)连接,且所述第一连
接件(4)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内转轴(32)的轴线上,所述第二连接件
(5)固定连接在所述内转轴(32)上,且所述第二连接件(5)的第一
端位于所述内转轴(32)的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件
(33)包括第一过渡杆(331)和第二过渡杆(332),所述第一过渡杆
(33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过渡杆(33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
一过渡杆(33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过渡杆(33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
述外转轴(3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4)连接在所述第一过渡杆(331)
的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轴
(32)的远离安装有所述第二连接件(5)的一端上设置有防止所述内
转轴(32)从所述外转轴(31)内脱出的止挡凸缘(3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轴
(32)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安装物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第一连接件(4)
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接件(5)的第二端均位于所述第一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锐黄金鹏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