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动控复合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6276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5 19:31
一种轨道交通动控复合电缆包括设置在中心的动力线芯、在动力线芯周边均匀分布的多条控制线芯;动力线芯包括动力铜芯、及套在动力铜芯的第一乙丙绝缘体,在第一乙丙绝缘体外依次设阻燃无纺布包带、铝塑复合带,铝塑复合带纵向缠绕在阻燃无纺布包带上,PE内护套套在铝塑复合带上;控制线芯包括控制铜芯、及套在控制铜芯的第二乙丙绝缘体,多齿卡扣件包括固定带、设在固定带上的齿件,控制线芯设在多齿卡扣件的齿件之间,固定带挤压控制线芯,使其与PE内护套相接触;固定带外依次包裹无碱玻璃布带、聚烯烃外护套,聚烯烃外护套表设有铜带或非磁性不锈钢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防水、防紫外线、防鼠、防白蚁、低烟无卤阻燃,具有良好绝缘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流电电缆,特别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动控复合电缆
技术介绍
现在的轨道交通电缆一般采用直流牵引用电缆,电缆在直流电压下绝缘内的电场强度与其电阻率成正比分布,电缆在运行中,电缆内温度升高,电阻率会受温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当电缆负载为零食,最大电场强度出现在导电线芯表面;加上负载后,最大电场强度有想绝缘表面移动的趋势。因此,在绝缘材料选择和厚度设计是不仅应保证在空载时线芯表面场强不超过其允许值,而在还应保证电缆在允许最大负载是,绝缘层表面的电场强度不超过其允许值。因此直流牵引电缆的绝缘材料的选择极为重要。轨道交通电缆设在地下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防水、防紫外线、防鼠、防白蚁、低烟无卤阻燃等特殊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防水、防紫外线、防鼠、防白蚁、低烟无卤阻燃,同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的轨道交通动控复合电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交通动控复合电缆包括设置在中心的动力线芯、在动力线芯周边均匀分布的多条控制线芯;所述动力线芯包括动力铜芯、及套在动力铜芯的第一乙丙绝缘体,在第一乙丙绝缘体外依次设阻燃无纺布包带、铝塑复合带,铝塑复合带纵向缠绕在阻燃无纺布包带上,PE内护套套在铝塑复合带上、并挤压铝塑复合带;所述控制线芯包括控制铜芯、及套在控制铜芯的第二乙丙绝缘体,多齿卡扣件包括固定带、设在固定带上的齿件,控制线芯设在多齿卡扣件的齿件之间,固定带挤压控制线芯,使控制线芯与PE内护套相接触;所述固定带外依次包裹无碱玻璃布带、聚烯烃外护套,聚烯烃外护套表设有0.1mm-0.14mm厚的铜带或0.1mm-0.14mm厚的非磁性不锈钢带。进一步讲,齿件内部设有空气柱。进一步讲,齿件表面为圆弧形。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为了保证电缆优良的电气性能和降低成本,绝缘采用了非阻燃材料,而护层采用了具有防紫外线的无卤低烟阻燃材料。绝缘和护层之间设计了一层厚度为1~2mm的高阻燃隔火层,以实现电缆的阻燃或是提高电缆的阻燃等级。电缆防水一般以径向防水为主,采用一层不能渗水或难以透水的材料,将水分子阻挡在绝缘层以外,从而达到保护绝缘的目的。通常可采用铝/塑粘剂综合护层;也可以在绝缘和护层之间单独设计一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材料作为防水层,因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具有较好的韧度、耐磨及较低的透水性。采用膨胀型阻水带缠绕在绝缘层的外表面,以便提升其纵向或是径向的防水作用。0.12mm厚的铜带或0.12mm厚的非磁性不锈钢钢带来作为防鼠层,其效果明显。通过多齿卡扣件将控制线芯均匀的固定在动力线芯周边。齿件内部设有空气柱,空气柱能加快电缆的热量。齿件表面为圆弧形,提高控制线芯与齿件接触面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轨道交通动控复合电缆结构示意图。图2为优选轨道交通动控复合电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固定带结构示意图。图中:动力铜芯1、第一乙丙绝缘体2、阻燃无纺布包带3、铝塑复合带4、PE内护套5、控制铜芯6、第二乙丙绝缘体7、固定带8、齿件9、无碱玻璃布带10、聚烯烃外护套11、空气柱12。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中,一种轨道交通动控复合电缆包括设置在中心的动力线芯、在动力线芯周边均匀分布的七条控制线芯;动力线芯包括动力铜芯1、及套在动力铜芯1的第一乙丙绝缘体2,在第一乙丙绝缘体2外依次设阻燃无纺布包带3、铝塑复合带4,铝塑复合带4纵向缠绕在阻燃无纺布包带3上,PE内护套5套在铝塑复合带4上、并挤压铝塑复合带4;控制线芯包括控制铜芯6、及套在控制铜芯6的第二乙丙绝缘体7,多齿卡扣件包括固定带8、设在固定带8上的齿件9,控制线芯设在多齿卡扣件的齿件9之间,固定带8挤压控制线芯,使控制线芯与PE内护套5相接触;固定带8外依次包裹无碱玻璃布带10、聚烯烃外护套11,聚烯烃外护套11表设有0.1mm-0.14mm厚的铜带或0.1mm-0.14mm厚的非磁性不锈钢带。优选方案如图2中,齿件9内部设有空气柱12,进一步优选方案中,齿件9表面为圆弧形。一种轨道交通动控复合电缆制作方法,铜导体绞制拉制(2类导体退火)→动力线芯和控制线芯乙丙绝缘挤制→配套、动力线芯成缆→成缆外绕包一层阻燃无纺布→纵包一层铝塑复合带→挤包PE内护套→控制绝缘线芯均匀分布在内护套周围成缆→绕包两层无碱玻璃布带→绕包一层铜带(内平拖一根铜丝)→绕包两层无碱玻璃布带→低烟无卤黑色防紫外线、防白蚁聚烯烃外护套挤制。一种轨道交通动控复合电缆的计术指标;(1)电缆的导体应符合下列规定:导体采用符合GB/3956-1997规定的第2类导体。导体表面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及凸起或断裂的单线。(2)电缆绝缘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按照国家标准GB/T12706-2008《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电缆绝缘应满足阻燃、低烟、弯曲的要求,材料可以选用乙丙橡胶、聚氯乙烯或交联聚乙烯。聚氯乙烯不能满足低烟、低卤要求。(3)电缆防水性能应符合以下规定:电缆纵向阻水性能目前可以通过IEC60502-1997ANNEXD(normative)或GB/T12706.2-2002附录D(标准性目录)透水试验来进行试验和判定防水。(4)电缆的铠装应满足要求:即要考虑有足够的硬度经受鼠蚁的攻击,又要有适当的强度和伸率满足生产上加工的要求,我公司参照国家标准GB/T12706.2-2008附录G的要求采用0.12mm软铜带重叠绕包,铜带的最小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90%,绕包应圆整光滑。(5)电缆的护套应满足要求:电缆外护套用于保证电缆免于机械损伤等危害,参照国家标准GB/T12706-2008《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基本技术要求外护套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0%。(6)电缆的成束阻燃试验该试验适用于无卤护套的电缆,试验要求和方法应符合GB/T18380.33—2008规定。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交通动控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交通动控复合电缆包括设置在中心的动力线芯、在动力线芯周边均匀分布的多条控制线芯;所述动力线芯包括动力铜芯(1)、及套在动力铜芯(1)的第一乙丙绝缘体(2),在第一乙丙绝缘体(2)外依次设阻燃无纺布包带(3)、铝塑复合带(4),铝塑复合带(4)纵向缠绕在阻燃无纺布包带(3)上,PE内护套(5)套在铝塑复合带(4)上、并挤压铝塑复合带(4);所述控制线芯包括控制铜芯(6)、及套在控制铜芯(6)的第二乙丙绝缘体(7),多齿卡扣件包括固定带(8)、设在固定带(8)上的齿件(9),控制线芯设在多齿卡扣件的齿件(9)之间,固定带(8)挤压控制线芯,使控制线芯与PE内护套(5)相接触;所述固定带(8)外依次包裹无碱玻璃布带(10)、聚烯烃外护套(11),聚烯烃外护套(11)表设有0.1mm-0.14mm厚的铜带或0.1mm-0.14mm厚的非磁性不锈钢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动控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交通动控复合电缆包括设置在中心的动力线芯、在动力线芯周边均匀分布的多条控制线芯;
所述动力线芯包括动力铜芯(1)、及套在动力铜芯(1)的第一乙丙绝缘体(2),在第一乙丙绝缘体(2)外依次设阻燃无纺布包带(3)、铝塑复合带(4),铝塑复合带(4)纵向缠绕在阻燃无纺布包带(3)上,PE内护套(5)套在铝塑复合带(4)上、并挤压铝塑复合带(4);
所述控制线芯包括控制铜芯(6)、及套在控制铜芯(6)的第二乙丙绝缘体(7),多齿卡扣件包括固定带(8)、设在固定带(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沛荣卢皓胡建波杨永新杨德胜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红旗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