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邬有为专利>正文

一种高度可调的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47355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4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的婴儿车,包括有车架、底架以及多个用于连接车架和底架并起支撑作用的支撑架,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支撑架包括互相连接的上支撑架和位于上支撑架下方的下支撑架,上支撑架与所述车架连接固定,所述下支撑架与所述底架连接固定,在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之间设有能调节所述上支撑架和车架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当需要调节车架的高度时,通过往外拔旋钮,与旋钮固定连接的插件也被一同从插槽中拔出,然后往上拉或往下压车架就实现了车架的调高或调低,当另一个插槽移动到插件相对的位置时,插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插入到插槽中,实现车架的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插件也起到支撑车架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车,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婴儿车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的婴儿车要么高度不能调节,要么调节装置过于复杂,不实用。本技术就是基于这种情况作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高度可调的婴儿车。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婴儿车,包括有车架1、底架2以及多个用于连接车架1和底架2并起支撑作用的支撑架30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包括互相连接的上支撑架301和位于所述上支撑架301下方的下支撑架302,所述上支撑架301与所述车架1连接固定,所述下支撑架302与所述底架2连接固定,所述上支撑架301和下支撑架302之间设有能调节所述上支撑架301和车架1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5。如上所述高度可调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架302包括互相扣接的支撑板3021和支撑盖3022,所述上支撑架301的下部被夹持在所述支撑板3021和支撑盖3022之间,所述调节装置5包括多个设在所述上支撑架301不同高度位置上的插槽504、设在下支撑架302内并能够插入不同插槽504以调节所述上支撑架301高度的插件502、设在所述支撑盖3022上并与所述插件502固定连接以将插件502从插槽504中拔出的旋钮501、设在下支撑架302内以能够将拔出的插件502顶回所述插槽504的复位弹簧503。如上所述高度可调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盖3022上设有朝外凸出的凸柱7,所述凸柱7内设有阶梯孔8,所述旋钮501包括盖在所述凸柱7外壁上的旋盖5011和伸入所述阶梯孔8的伸入部5012,所述插件502通过螺杆与所述伸入部5012连接固定,所述复位弹簧503一端顶在所述插件502背部、另一端顶在所述阶梯孔8顶壁上。如上所述高度可调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件502背部设有用于卡住所述复位弹簧503的环形槽5021。如上所述高度可调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支撑架301的两侧分别设有侧柱12,在所述支撑板3021的上下两个不同高度位置分别设有能够与所述侧柱12碰撞以对所述车架1调节的高度进行限定的限位柱13。如上所述高度可调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504与所述插件502的插入端适配,所述插件502的插入端截面为长方形。如上所述高度可调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架301卡紧固定在所述车架1底部。如上所述高度可调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架302的下端卡紧固定在所述底架2上。如上所述高度可调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架2底部周向设有多个万向车轮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一个高度调节装置使得车架能够被调高或调低,具体为在上支撑架不同高度上设置多个插槽,在支撑盖的凸柱上盖有旋钮,当需要调节车架的高度时,通过往外拔旋钮,与旋钮固定连接的插件也被一同从插槽中拔出,然后往上拉或往下压车架就实现了车架的调高或调低,当另一个插槽移动到插件相对的位置时,插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插入到插槽中,实现车架的连接固定,本技术中的插件也起到支撑车架的作用。2、本技术支撑板上的两个限位柱能够对车架调节的高度进行限定,防止上支撑架被过度调高或调低而脱离下支撑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图1;图2是本技术立体图2;图3是本技术支撑架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支撑架的爆炸图。图中:1为车架;2为底架;3为支撑架;301为上支撑架;302为下支撑架;3021为支撑板;3022为支撑盖;5为调节装置;501为旋钮;5011为旋盖;5012为伸入部;502为插件;5021为环形槽;503为复位弹簧;504为插槽;7为凸柱;8为阶梯孔;9为儿童玩具;11为万向车轮;12为侧柱;13为限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所述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一种高度可调的婴儿车,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有车架1、底架2以及多个用于连接车架1和底架2并起支撑作用的支撑架302,所述支撑架3包括互相连接的上支撑架301和位于所述上支撑架301下方的下支撑架302,所述上支撑架301与所述车架1连接固定,所述下支撑架302与所述底架2连接固定,所述上支撑架301和下支撑架302之间设有能调节所述上支撑架301和车架1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5。本技术婴儿车设有三条支撑架3,调节装置5从插槽504中拔出后通过往上拉或往下压车架1实现车架1高度的调节。如上所述高度可调的婴儿车,所述下支撑架302包括互相扣接的支撑板3021和支撑盖3022,所述上支撑架301的下部被夹持在所述支撑板3021和支撑盖3022之间,所述调节装置5包括多个设在所述上支撑架301不同高度位置上的插槽504、设在下支撑架302内并能够插入不同插槽504以调节所述上支撑架301高度的插件502、设在所述支撑盖3022上并与所述插件502固定连接以将插件502从插槽504中拔出的旋钮501、设在下支撑架302内以能够将拔出的插件502顶回所述插槽504的复位弹簧503。如上所述高度可调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盖3022上设有朝外凸出的凸柱7,所述凸柱7内设有阶梯孔8,所述旋钮501包括盖在所述凸柱7外壁上的旋盖5011和伸入所述阶梯孔8的伸入部5012,所述插件502通过螺杆与所述伸入部5012连接固定,所述复位弹簧503一端顶在所述插件502背部、另一端顶在所述阶梯孔8顶壁上,如图3和图4所示。如上所述高度可调的婴儿车,插件502的插入端与插槽504适配,且截面为长方形。该婴儿车的调节方法是:在插件502被拔出后旋转九十度使得插件502不能再插入该插槽504,在竖直方向轻微移动上支撑架301后,又将插件502反方向旋转九十度使其恢复原来方位,再移动上支撑架301当插件502对准上支撑架301上的另一个插槽504时会自动弹入该插槽504内。或者插件502被拔出后旋转九十度使得插件502不能再插入该插槽504,在竖直方向移动上支撑架301直到插件6对准指定的插槽504,再反方向旋转插件九十度使其恢复原来方位,插件6将自动弹入该插槽504内。如上所述高度可调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度可调的婴儿车,包括有车架(1)、底架(2)以及多个用于连接车架(1)和底架(2)并起支撑作用的支撑架(30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包括互相连接的上支撑架(301)和位于所述上支撑架(301)下方的下支撑架(302),所述上支撑架(301)与所述车架(1)连接固定,所述下支撑架(302)与所述底架(2)连接固定,所述上支撑架(301)和下支撑架(302)之间设有能调节所述上支撑架(301)和车架(1)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的婴儿车,包括有车架(1)、底架(2)以及
多个用于连接车架(1)和底架(2)并起支撑作用的支撑架(302),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包括互相连接的上支撑架(301)和位
于所述上支撑架(301)下方的下支撑架(302),所述上支撑架(301)
与所述车架(1)连接固定,所述下支撑架(302)与所述底架(2)
连接固定,所述上支撑架(301)和下支撑架(302)之间设有能调节
所述上支撑架(301)和车架(1)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度可调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
述下支撑架(302)包括互相扣接的支撑板(3021)和支撑盖(3022),
所述上支撑架(301)的下部被夹持在所述支撑板(3021)和支撑盖
(3022)之间,所述调节装置(5)包括多个设在所述上支撑架(301)
不同高度位置上的插槽(504)、设在下支撑架(302)内并能够插入
不同插槽(504)以调节所述上支撑架(301)高度的插件(502)、设
在所述支撑盖(3022)上并与所述插件(502)固定连接以将插件(502)
从插槽(504)中拔出的旋钮(501)、设在下支撑架(302)内以能够
将拔出的插件(502)顶回所述插槽(504)的复位弹簧(5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度可调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
述支撑盖(3022)上设有朝外凸出的凸柱(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有为罗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邬有为罗海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