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两电极单导心电前端采集电路,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单导或3导动态心电图,采用3到4个电极,其占用面积大,穿戴感欠佳,且耗材成本高。如果使用两个电极,又会带来共模抑制能力大大减弱的缺点,不能实现完美心电信号采集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使用两个电极的单导心电前端采集电路。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两电极单导心电前端采集电路,包括:串联在一起的采集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分包括左采集单元和右采集单元;所述左、右采集单元均由三个RC滤波器和一个跟随器串联组成;所述处理模块是由处理芯片和其外围电路所构成,具有放大和滤波功能;所述处理芯片内部具有右腿驱动放大器;所述处理芯片的右腿驱动放大器通过反馈电阻与所述左、右采集单元连接。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反馈电阻为10兆欧。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芯片的右腿驱动放大器通过所述反馈电阻连接至所述左、右采集单元的RC滤波器连接节点。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处理芯片的型号为AD8232ACPZ。本技术提供的两电极单导心电前端采集电路,利用芯片的右腿驱动放大器预先在采集单元中叠加反向共模信号来抑制共模电压,从而得到共模电压小的心电信号。本技术可以简化心电采集装置的面积和电极片的个数,从而改善用户佩戴时的舒适感,减少耗材的使用量,在不使用右腿电极片的前提下增加采集前端的共模抑制比和输入阻抗,提高抗干扰能力。附图说明r>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采集模块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处理模块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两电极单导心电前端采集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串联在一起的采集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采集模块如图2所示,分包括左采集单元和右采集单元;左、右采集单元均由三个RC滤波器和一个又运算放大器构成的跟随器串联组成。处理模块如图3所示,是由处理芯片AD8232ACPZ和其外围电路构成,处理芯片AD8232ACPZ内部具有仪表放大器、运算放大器和右腿驱动放大器。其中仪表放大器实现100倍增益放大和极化电压抑制功能,运算放大器实现高通滤波,右腿驱动放大器通过10兆欧的反馈电阻连接至与左、右采集单元中第二和第三RC低通滤波器的节点处。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贴装在人体上的电极片处检测到心电信号后,通过三路RC滤波器,并同时叠加从右腿驱动放大器带来的反相共模信号后,得到一个共模电压较小且带宽抑制的信号,然后经过跟随器减小了输入阻抗,再由处理芯片的仪表放大器的差分输入口进入抑制了半电极电位,同时放大100倍,之后通过处理芯片内部运算放大器和外围电路组成的多级高通滤波器和放大后得到调理好的心电信号。后续调理好的心电信号会送到AD转换器做模数转换供算法等处理不再赘述。本实施例将右腿驱动电路放到电路板上来做,避免使用了右腿驱动电极,优化了集成式前端采集电路,提高了共模抑制能力,从而使心电采集更加稳定和舒适。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电极单导心电前端采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在一起的采集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包括左采集单元和右采集单元;所述左、右采集单元均由三个RC滤波器和一个跟随器串联组成;所述处理模块是由具有放大和滤波功能处理芯片和其外围电路所构成;所述处理芯片内部具有右腿驱动放大器;所述处理芯片的右腿驱动放大器通过反馈电阻与所述左、右采集单元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电极单导心电前端采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在一起的采集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包括左采集单元和右采集单元;所述左、右采集单元均由三个RC滤波器和一个跟随器串联组成;所述处理模块是由具有放大和滤波功能处理芯片和其外围电路所构成;所述处理芯片内部具有右腿驱动放大器;所述处理芯片的右腿驱动放大器通过反馈电阻与所述左、右采集单元连接。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东,杨豪放,胡继松,孔乐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盖睿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