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加工电极管理信息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03721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加工电极管理信息采集装置,包括微处理器及分别与微处理器双向通信连接的无线传感单元、无线电收发器传动单元、光电传感单元、异常诊断单元及存储器单元;无线传感单元的输入端与无线电收发器传动单元的输出端通信连接,无线传感单元通过电磁波与电极信息载体双向通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无线传感单元包括调制解调电路和无线电收发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采集装置还设置一工业以太网单元,微处理器通过工业以太网单元与工业以太网双向通信连接,工业以太网与数据机床及电极管理后台数据库连接。本装置实现互联,系统可实时更新电极信息、加工参数数据库,实现电极的透明化、自动化、协同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加工电极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控加工电极管理信息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涉及机械、汽车、轻工、电子、化工、冶金、建材等各个行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电极是模具加工中非常重要材料。模具行业中,很多企业是一种面向订单的单件生产型企业,几乎每一套模具订单的生产,都是一种新产品的开发。模具企业可能同时存在成百上千副的模具,即需要加工成百成上千种电极。面对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电极,没有合适的载体来标识电极的规格、加工程序、生命周期;没有一种合适的电极信息采集手段,只能依靠人工来识别、录入信息。随着模具加工效率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这种方式已难以满足模具加工对电极管理的需求。但现有技术中,电极采集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第一、电极信息的载体问题,目前并未有合适的载体,既能够适应恶劣环境(油污、高温、潮湿),又能够承载大量的信息; 第二、电极信息的识别问题,目前采用人工识别,通常只有识别电极型号等少量信息,识别效率低; 第三、电极信息的录入问题,目前采用手动录入到电极管理系统,速度慢,易出错; 第四、电极信息的共享问题,目前采用的信息采集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加工电极管理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及分别与微处理器双向通信连接的无线传感单元、无线电收发器传动单元、光电传感单元、异常诊断单元及存储器单元;无线传感单元的输入端与无线电收发器传动单元的输出端通信连接,无线传感单元通过电磁波与电极信息载体双向通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瑜辉赵朝源高德威张超尹周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思谷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