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接触氧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3784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生物接触氧化装置,包括壳体(2)、安装在所说壳体(2)内的纤维束滤料(3)、一进水管(8)和一出水管(15),纤维束滤料(3)一端悬挂在一纤维支撑装置(1)上,另一端由一纤维束牵引装置(4、5)牵引,并且所说纤维束滤料(3)由适合微生物生长的物质构成。(*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对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的改进,特别是对生物接触氧化滤层的改进。现有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的滤层大多是由颗粒状材料填充而成,微生物以颗粒状材料为载体进行繁殖形成生物膜,废水流经滤层时,水中的有害物质(BOD、COD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氧化分解。主要缺点为颗粒状材料的比表面积较小,孔隙度较低,生物接触氧化作用较差。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触面积大,过滤效果好的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用于实现本技术目的的一种生物接触氧化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纤维束滤料、一进水管和一出水管,纤维束滤料一端悬挂在一纤维支撑装置上,另一端由一纤维束牵引装置牵引,并且所说纤维束滤料由适合微生物生长的物质构成。本技术的进一步解决方案为在由纤维束滤料所构成的滤层的下方设置一配气装置;还包括一向纤维束滤料内提供空气的曝气器;一过滤装置和一沉淀装置,由纤维束滤料构成的滤层和过滤装置设置在沉淀装置的上方,过滤装置主要由滤层和配气装置构成,沉淀装置主要由沉淀室和排泥管构成;在纤维束滤料所构成的滤层的上部设置锥形配水罩,曝气器设置在锥形配水罩的下方,一进水管与锥形配水罩连通,由纤维束滤料构成的滤层和过滤装置的下部通过沉淀室连通,所说出水管置于过滤装置的上面;进水管设置在沉淀室的侧壁上,在沉淀装置靠近过滤装置一侧设置配水栅,由纤维束滤料构成的滤层和过滤装置的上部连通,出水管置于过滤装置的下面;牵引装置为重坠或浮子。本技术的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的主要优点是微生物载体即纤维束滤料的比表面积较大,空隙度较高,单位体积形成的微生物膜量较大,对水的生化作用增强,且不容易阻塞。本技术的生物接触氧化滤层可以取代现有的各种生物接触氧化滤层构成各种各样的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用于各种废水或被污染的天然水的微生物处理。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4是本技术所使用的生物接触氧化滤层的结构及过滤水流方向示意图。图5是纤维束的另一种牵引方式示意图。图6和7是纤维束悬挂方式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一种重力式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一种压力式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一种组合式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图11是类似图10的另一种组合式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参见各附图,本技术的生物接触氧化装置主要由壳体2、纤维支撑装置1、纤维束滤料3、重坠4或浮子5、配气装置9、曝气器10、配水装置11等构成(如图8、9)。该生物接触氧化装置,采取重力式工作方式时,壳体2是敞口的(如图8)。采取压力式工作时,壳体2为封密的罐体(如图9),此时在壳体的上部和下部应设置挡水板16、出水管15、排气管17,配气装置9可以是排管式的,其排气孔较大,可产生较大的气泡,曝气器10可以产生微小气泡。工作原理水由进水管8进入底部配水装置11,自下而上通过纤维束滤料3,空气由进气阀7进入曝气器10,由曝气器10产生微小气泡,扩散到水中并被水流携带自下而上进入由纤维束滤料3构成的滤层。在纤维滤料3上生长着大量的微生物,待处理的水通过该滤层时,水中的许多有害物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被氧化分解,当滤层内供氧量不足时,可开启进气阀6,由配气装置9产生较大的气泡,这些气泡由于浮力作用可迅速进入滤层供应氧气。当滤层积泥过多使阻力增大时,开启进气阀6,由配气装置9产生大量的气泡进入并穿过滤层,擦洗纤维束滤料3,清除过量的积泥。该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用于厌氧处理时,需关闭配气装置9和曝气器10,此时可取消曝气器10,配气装置9只用于擦洗滤层。该生物接触氧化装置与沉淀装置和过滤装置可构成组合式水处理装置(如图10、11),该组合式水处理装置可以采取两种流程(1)、待处理水生物接触氧化沉淀→过滤→处理水;(2)、待处理水→沉淀→生物接触氧化→过滤→处理水。根据流程(1)设计的组合式水处理装置(如图10),由生物接触氧化装置、过滤装置、沉淀装置组成,生物接触氧化装置和过滤装置并排设置在上部,沉淀装置设置在下部,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的上部设置一锥形配水罩21,在锥形配水罩21上部设置挡水板16,进水管8与锥形配水罩21的锥顶相连,在锥形配水罩下方设置曝气器10,在由纤维束滤料3构成的生物接触氧化滤层下方设置配气装置9。过滤装置主要由滤层18和设置在滤层18下方的配气装置9构成,滤层18可以由颗粒状滤料构成,也可由纤维滤料构成。沉淀装置主要由沉淀室19和排泥管20构成,沉淀室19下部做成锥形。工作原理待处理的水由进水管8引入,通过锥形配水罩21、纤维支撑装置1进入由纤维束滤料3构成的生物接触氧化滤层,水自上而下通过该滤层进入沉淀装置的沉淀室19,再由沉淀室19从过滤装置的下部进入滤层18,水自下而上通过滤层,从过滤装置上部的出水管15流出,空气分两路进入生物接触氧化装置,一路通过曝气器10,将微小气泡引入到待处理的水中,这些微小气泡一部分被水携带,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滤层,另一部分(较大的气泡)进入锥形配水罩21与刚进入的待处理水充分接触,另一路通过配气装置9引入较大的气泡,这些气泡靠浮力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滤层,也可以取消曝气器10只用配气装置9供气。生物接触氧化滤层的纤维滤料3上生长着大量的微生物,待处理的水通过该滤层时,水中的许多有害物质(BOD、COD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氧化分解。增大配气装置9的供气量,可促使纤维束滤料3上过剩的微生物粘泥脱落。从纤维束滤料3上脱落下来的微生物粘泥一部分在沉淀装置的沉淀室19内沉淀分离出来,从排泥管20排出,另一部分由水携带进入过滤装置,在滤层18内被截留。过滤装置需清洗时,只要打开设置在过滤装置下部的配气装置的进气阀6,大量的气泡就可使滤层18翻松洗出截留在滤层18内的泥渣。该组合式水处理装置的进水悬浮物不宜太高,否则会堵塞生物接触氧化滤层。根据流程(2)设计的组合式水处理装置(如图11),由生物接触氧化装置、过滤装置、沉淀装置组成,在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的下部设置曝气器10和配气装置9,在过滤装置的下部设置配气装置9和配水装置11,在沉淀装置靠近过滤装置一侧设置配水栅22,在沉淀装置的底部(锥形)设置排泥管20。工作原理待处理的水由进水管8引入,通过配水栅22进入沉淀室19,再由沉淀室19从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的下部自下而上通过由纤维束滤料3构成的滤层经上部纤维支撑装置1流出,流到过滤装置一侧,从过滤装置的上部自上而下流过滤层18,通过下部配水装置11经出水管15流出。在生物接触氧化装置中,空气通过曝气器10、配气装置9自下而上进入由纤维束滤料3构成的滤层。过滤装置需清洗时,清洗水和空气分别从下部配水装置11、配气装置9进入自下而上清洗滤层18,清洗废水从上部排出。该组合式水处理装置对进水的悬浮物要求不严。上述组合式水处理装置当对处理水水质要求不高时,可取消过滤装置。上述组合式水处理装置的壳体的横断面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方形的,可以用金属制成,也可以用钢筋混凝土制成。在上述组合式水处理装置中,在沉淀装置或过滤装置的进水侧可加入絮凝剂,以改善沉淀效果和过滤效果,在生物接触氧化装置之后可投入灭菌剂杀灭有害菌。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一种重力式生物接触氧化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接触氧化装置,包括壳体(2)、安装在所说壳体(2)内的纤维束滤料(3)、一进水管(8)和一出水管(15),其特征在于,纤维束滤料(3)一端悬挂在一纤维支撑装置(1)上,另一端由一纤维束牵引装置牵引,并且所说纤维束滤料(3)由适合微生物生长的物质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澄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凡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