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端华专利>正文

多生物量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3201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生物量生物反应器,它是在该装置内设置了厌氧污泥区、砂粒和纤维束软性填料,增大了惰性介质的比表面积,使厌氧微生物富集,加快有机废水降解速度,提高处理效果。(*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废水厌氧生化处理的装置,尤其是多生物量生物反应器。目前,公知的有机废水的厌氧生化处理方法,是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使之无害化。依据这种处理方法,主要有厌氧污泥法和厌氧生物膜法。厌氧污泥法是用水泵将废水从反应器底部输入,使污泥和微生物呈悬浮、流动状态而产生凝聚、吸附与分解作用,去除有机物。而厌氧生物膜法则是使厌氧微生物附着于某些载体的表面呈膜状,摄取废水中的有机物作营养并加以代谢,从而使废水净化。这些方法的反应器主要有消化池、厌氧滤池、厌氧流化床等。厌氧生化处理的反应器型式单一,单位废水接触的微生物总量少,工作效率低,而采用厌氧污泥回流以增加生物量的方法,又增大了投资和费用,并降低了处理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生物量的生物反应器,以提高处理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一个装置内,设有厌氧污泥区、砂粒、纤维束软性填料等。当废水进入该装置后,冲向厌氧污泥区,使厌氧污泥处于悬浮、流动状态,与废水充分混合并发生反应,废水穿过多孔承托板,与砂粒接触,并使砂粒呈流化状态,再与纤维束软性填料发生反应,这两种材料上固着生长的厌氧微生物与废水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供废水得到净化。由于采用上述方案,该装置内集中大量厌氧污泥和固着生长的生物膜,且比表面积大,使单位废水与微生物接触量大,加快反应速度。该装置结构简单,适应性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横剖面结构图(1∶20)。图2是本技术的纵剖面结构图(1∶20)。图中1、外壳2、进水嘴3、进水4、进水管5、红砖砌体6、出水口7、厌氧污泥区8、多孔承托板9、砂粒10、支承杆11、纤维束软性填料12、横杆13、出水口14、出水嘴15、挡气板16、沼气仓在图1实施例中,外壳(1)下部由混凝土、顶部由钢筋混凝土建造,长2m,宽1m,深4m,底部呈坡形。进水嘴(2)与进水管(4)相连,0.4m×0.1m,出水口(6)直通厌氧污泥区(7),多孔承托板(8)用混凝土预制成多孔板,承载粒径为0.6~1mm的砂粒,厚度为0.2m,纤维束软性填料(11)绑扎在支承杆(10)上,由横杆(12)承载其重量。图1实施例中,废水形成进水(3)流入进水嘴(2),通过进水管(4)在出水口(6)流出,与厌氧污泥区(7)的污泥混合,厌氧污泥中的微生物与废水发生降解反应,然后进入多孔承托板(8),使砂粒(9)处于流化状态,砂粒(9)的表面固着生长的生物膜与废水接触,发生降解反应,废水进入纤维束软性填料(11)内,与其表面上固着生长的微生物接触,发生降解反应,然后形成出水(13),进入下一个同一型式的装置继续与微生物发生反应,若干个同一型式的装置串联使用,使微生物在不同的装置发生酸解反应并产生沼气。这种装置串联越多,微生物群落分级也越多,优势菌种越明显,降解速率越高。再者,串联分级越多,水力流态越接近于推流,短流现象越少,水力条件越好。在图1实施例中,砂粒(9)的理论比表面积为3000m2/m3,纤维束软性填料(11)比表面积为2474m2/m3,纵横间距为0.06m,长度为0.12m,每一装置中的重量为40kg。在实施例中,采用本技术的型式装置共60个(不包括缺氧和好氧处理过程),日处理2000 T有机废水,处理时间为4.3h。经过这一厌氧生化处理过程,取得了很好的处理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多生物量生物反应器,由外壳(1)、进水管(4)、多孔承托板(8)、横杆(12)构成,其特征是进水管(4)通向厌氧污泥区(7),并有砂粒(9)和纤维束软性填料(11)在装置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生物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是进水管(4)连接厌氧污泥区(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生物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是厌氧污泥区(7)、砂粒(9)、纤维束软性填料(11)在同一装置内。专利摘要一种多生物量生物反应器,它是在该装置内设置了厌氧污泥区、砂粒和纤维束软性填料,增大了惰性介质的比表面积,使厌氧微生物富集,加快有机废水降解速度,提高处理效果。文档编号C02F3/28GK2356028SQ9920264公开日1999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22日专利技术者刘端华 申请人:刘端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生物量生物反应器,由外壳(1)、进水管(4)、多孔承托板(8)、横杆(12)构成,其特征是进水管(4)通向厌氧污泥区(7),并有砂粒(9)和纤维束软性填料(11)在装置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端华
申请(专利权)人:刘端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6[中国|海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