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麻醉使用的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在感应皮肤疼痛而调节等离子能量进行伤口治疗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皮肤伤口的治疗,大多会采用医用线缝合,但血液会从缝隙间流出,同时伤口很有可能感染。也有一些尝试使用外科胶和激光进行伤口缝合,效果都不尽人意,原因是激光的温度很难控制,在进行伤口封闭时温度不是过高就是过低,无法很好地封闭切开的组织。还有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其主要用于外科手术中软性组织的切割、消融、凝固和止血治疗等,但因治疗时等离子产生的温度较高,病患难以忍受,必须全身麻醉。现有的等离子设备大多是外科手术室使用,主要是针对病人体内的病灶组织进行切除和止血,在没有麻醉神经的情况下是不能够使用等离子设备进行体内外科手术的。另一种情况,等离子射流气体或等离子直接在体外的严重皮肤创伤,大面积伤口溃疡,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皮肤病的治疗过程中,由于高电压放电和高气压带电气体冲击皮下组织的神经末梢,就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痛觉,因为也需要进行局部性的化学药物麻醉。在现有技术中,尚且没有其他人使用带有物理止痛的等离子技术用于体表外的皮肤病或者大面积严重细菌感染和各种溃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痛非麻醉性等离子伤口治疗装置由(1)主机体,(2)治疗笔,(3)缓痛喷气笔,(4)气管,(5)导线等组成,其特征在于:(3)缓痛喷气笔通过(4)气管连接到(10)压缩罐,(2)治疗笔通过(5)导线与(11)电池相连,(10)压缩罐和(11)电池均置于(1)主机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痛非麻醉性等离子伤口治疗装置由(1)主机体,(2)治疗笔,(3)缓痛喷气笔,(4)气管,(5)导线等组成,其特征在于:(3)缓痛喷气笔通过(4)气管连接到(10)压缩罐,(2)治疗笔通过(5)导线与(11)电池相连,(10)压缩罐和(11)电池均置于(1)主机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痛非麻醉性等离子伤口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运用电流回路控制技术和高频控制技术的电容谐振高电压产生可控温的电介质阻挡放电,将电子电流对神经末梢的刺激感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波,施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超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