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造燕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转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2389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污水生物处理用生物转体。其特征在于将转体上立体填料同心轴向斜置,实现转体填料对污水进行冲氧,改善氧化槽及通道内水流的动力学性能,使污水在氧化槽内能够更新循环,带出通道内脱落的生物膜,使得通道孔径减少,增加转体的比表面积。水、气在转体填料通道内的反复折流,提高了水、气、生物膜三者接触机率和接触时间。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用于生活污水及工业有机污水的净化处理。(*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是关于污水生物处理用生物转体。公知的生物转体,是将供微生物栖息的立体填料安装于平行相间且与转轴垂直的钢质填料支架上,立体填料的波谷通道平行于轴线垂直面(填料体各通道截面呈轴向排列)。这种生物转体运转时,填料本身不具备对污水充气(氧)能力,转体填料通道中空气(氧)不易进入被处理污水中,氧化槽及填料通道内水流动力学性能差,污水在氧化槽内整体循环欠佳,转体内污水易产生内封闭,脱落的生物膜不易带出,易造成转体填料堵塞,因此在制作上须适当加大通道孔径,限制了转体比表面积的提高。污水对金属的腐蚀影响,使得转体的整体使用寿命不长。长期以来,人们对生物转体作了许多改进,有的采取整体制作,提高转体的比表面积,增加生物膜表面积和生物膜量;有的改进转体驱动方式,提高污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如近几年出现的全塑转体、网状生物转体、气动蜂窝型转体等,它们虽然各自在某些方面有所改进,但其综合性能仍不够理想,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体比表面积高,转体自身填料能对污水进行充气(氧),污水、气、生物膜三者接触充分,时间长,生物膜活性高,氧化槽及填料内部水流动力学性能好,结构稳定、受力均匀,综合性能好的生物转体。技术是通过改变立体填料在转体上排列和方向,实现上述目的。技术包括转轴和立体填料,其特征在于立体填料按层同心包裹于转轴上,填料通道轴向斜置,与轴线平面成α夹角。具体说,视转体长度,制作立体填料单体,将填料单体的波谷通道轴向斜置(通道与轴线平面呈α夹角),层层同心包裹固定在转轴上,立体填料通道截面可以是六角蜂窝形,也可以是等腰梯形、矩形,还可以是其他几何图形。转体转动时,转入液相的一侧,填料通道由气相转入液相时,氧化槽内被处理污水由通道与轴线平面夹角始端进入,由于转体的旋转作用,通道内部分未及排出的空气(氧)被强制混(压)于液相;转体转出侧,填料端部转出液相时,将污水从气、液界面抛向气相,形成水跃,转体运转时的压气、水跃及液体流动,造成对污水自动充气(氧)。水、气在通道中的紊流,不仅提高了生物膜活性,增强了传质作用,而且使污水在氧化槽中形成轴向更新流动,避免了污水在转体内的内封闭,同时使通道内脱落的生物膜得以带出,因而可以减少填料通道孔径,提高转体的比表面积。为改善转体受力状况,增加水、气、生物膜接触时间和机率,转体上填料通道还可制成斜交错状,即在相邻两层同心圆中,填料通道呈方向相反斜角相同的层交错放置。这样,转体转动时,水和气由某一层通道一端流进,从另一端流出,由于相邻层通道方向相反,故流出的水、气立即被邻层通道吸入,于该层的另一端流出,流出的水、气又被另一邻层吸入。这样水、气的反复折流,不仅使水、气和通道内的生物膜充分接触,延长了三者接触时间,增强了通道内污水的紊流,提高了生物膜活性,而且有效地改善了转体受力分布,使受力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整体使用寿命。转体填料通道与轴线平面的夹角α,视转体运转角速度而定,但尤以3-20度为好。技术由于采用了填料通道轴向同心斜向排列,提高了转体性能和结构强度,造成转体填料能够对污水进行充气,改善了氧化槽内及填料通道内污水的水流动力学性能,污水易于更新循环。生物膜表面强烈的紊流,不仅提高了生物膜活性和传质作用,使水、气、生物膜三者接触机率及接触时间都得到提高,而且易于带出通道内脱落的生物膜,避免填料堵塞,可降低填料通道孔径,增加转体比表面积。水跃和充气作用,大大加强了充氧作用,转体浸没深度也可由一般好氧转体的40左右提高到60%左右,可在不增加占地面积情况下,提高转体的处理能力使用时转体既可单装,也可以将几个转体间隔串接于一轴。在驱动方式上,若以气动代之,其优点更为明显,从转体两侧跑出的多余气体可随水在交错通道中往返折流,被充分利用。技术可广泛用于生活污水及工业有机污水的净化处理。附图为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填料间隔平板;2——邻上层填料;3——邻下层填料;4——转轴。实施例一将聚氯乙烯或玻璃钢压制的六角蜂窝填料,逐层同心包裹固定于转轴上,填料通道与轴线平面夹角为5度,制成长60cm,直径为150cm的生物转体。实施例二将截面呈等腰梯形的填料单体,按通道与轴线平面夹角10度,一层梯形填料,一层间隔平板,同心包裹固定在转轴上,且相邻两层通道反向交错放置,制成长75cm,直径200cm的生物转体。实施例三如实施例二,制作斜角为18度,长90cm,直径为250cm的生物转体。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转轴和立体填料组成的生物转体,其特征在于填料同心包裹在转轴上,填料通道轴向斜置。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转体,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填料交错斜置。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转体,其特征在于填料通道与轴线平面的夹角为3-20度。专利摘要技术是关于污水生物处理用生物转体。其特征在于将转体上立体填料同心轴向斜置,实现转体填料对污水进行冲氧,改善氧化槽及通道内水流的动力学性能,使污水在氧化槽内能够更新循环,带出通道内脱落的生物膜,使得通道孔径减少,增加转体的比表面积。水、气在转体填料通道内的反复折流,提高了水、气、生物膜三者接触机率和接触时间。技术可广泛用于生活污水及工业有机污水的净化处理。文档编号C02F3/10GK2051631SQ8920451公开日1990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1989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1989年4月13日专利技术者杨造燕, 王海松, 沈祖良 申请人:江苏省宜兴市十里牌环保工程设备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转轴和立体填料组成的生物转体,其特征在于填料同心包裹要转轴上,填料通道轴向斜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造燕
申请(专利权)人:杨造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