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去除污水中磷、氮营养物的工艺方法及工艺系统。磷是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污染的首要因素。因此,采用适当的工艺方法和工艺系统去除污水中磷营养物是污水处理的重要课题,对于减少和防止环境污染有着重要意义。现有技术中去除污水中磷营养物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化学法和生物法。化学法是最早采用的除磷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地除磷,但却带来了处置大量化学污泥的难题,因此其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生物法是本世纪7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除磷方法,它是利用某些微生物的厌氧、好氧交替过程来实现除磷的。一般认为,某些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可将体内的聚磷水解成磷酸根而释放磷,释放出的能量供微生物吸收水中的有机物;而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则使体内吸收的有机物氧化,释放出的能量供微生物吸收液相中的磷再合成聚磷。而且,好氧时吸收的磷比厌氧时释放的磷更多。因此,将含高磷的微生物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污水处理系统时,可以达到使污水除磷的目的。在微生物厌氧、好氧交替过程中,由于污水中的NO3在厌氧、缺氧时的反硝化也要消耗水中的有机物,因而对生物除磷形成干扰并直接影响生物除磷的效果。因此,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微生物去除污水中磷、氮营养物的糖降解生物除磷脱氮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接触分离、糖降解、好氧硝化、缺氧反硝化、好氧吸磷和沉降分离等工序;即首先使含磷氮营养物的污水原水与含有聚磷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回流活性污泥在厌氧条件下进行接触并沉降分离;沉降分离后的污水上清液在好氧条件下进行硝化,沉降分离后的污泥则在厌氧条件下经糖降解后与硝化后的污水混合并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反硝化后的污泥在好氧条件下吸收水中磷和残余有机物后进行沉降分离,沉降分离后的上清液即为已去除磷氮营养物的出水,沉降分离后的大部分含高磷污泥回流与污水原水重复接触,其余含高磷污泥作为剩余污泥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延华,杨造燕,
申请(专利权)人:杨造燕,刘延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