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形物品的输送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214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如香烟、过滤嘴等棒形物品的装置,包括一循环转动的传送部件(11)和一循环转动卸下棒形物品(20)的转移部件(12)。在由物品形成的物流传送方向(箭头19)上,传送部件(11)和转移部件(12)交叠设置,至少部分重叠,形成一个转移区(21),将传送部件(11)上的单层排放的物品(20)传递到转移部件(12)。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特征在于传送部件(11)和转移部件(12)都设计成槽型输送器(13,17),其中一个槽型输送器(17)的区域内还设置有一真空杆(32),该真空杆(32)延伸至少部分覆盖转移区(21)。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相应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棒形物品的输送装置和方法棒,品的输送装置和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如對因、过滤嘴等棒糊品的装置,包括一循环转动 的棒形物品传送部件和一循环M的棒,品转移部件。传送部件和转移部件體體,使得它们在由物品形成的物流4链方向(箭头19)上,彼此至少部 分驢,形成一个樹专送部件上单层排放的物品传递至啭移部件上的转移区。财卜,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如香烟、过:滤嘴等棒形物品的输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由物品形成的单层物流至传送部件,输送该物品流至转移区,M:在槽型,器上形成真空将物品吸附至设计为槽型输送器的转移部件上, 将物品流输送至卸料区。J^装置和方法尤其可以运用到烟草制造业。在香烟、过滤嘴^l^以棒形 物品的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产生离开生产设备被输,进一步处理^i:接输送 至包装机的带有间隙的物品流。此类有间隙的物品流和生产有关,因为生产过 程中,单个或成组物品被顿进行观赋離测,或者将有缺陷的物品与所生产 的物品流倾。同样,设备短时间停运可导致不规则的物品流。这意(*€-离开 生产设备的物品流是不规则、有间隙的。这不利于生产出的物品在接下来的设 备中的进一步处理g直接进行M。该问题可以M例如处理随机物品流而解决。在这种情况下,物品层叠在 一起,并经常在进一步处理或包 被临时贮存,以便可为进一步处理或包装 输送大量无间隙的物品流。然而,这种实航式的缺点是不知道物品的数量, 而且它们的位置不准确。而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由于堆叠以及重复输送和包 装,使物品承受相当大的负荷,特别是^!M的物品。为避免这些问题,开发了具有通用特性的體。可以说,这些通用装置用 作在生产设备,例如所谓的制造设备和随后的设备,如包装装置,即戶;n胃的包 装机之间的连接装置。依照在最新的原理上的这些己知的装置和方法,从生产 设备出来的物品被单层排放在传送部件上并输送至转移区。此过程中,物品松 散地平放在传送带上,在转移区中沿输送的方向,被堆积于传送部件的末端。 在转移区中,物品被从传送部件转移至转移部件。为达到该目的,转移部件相对传送部件成一微小角度设置,这样物品可以iSA—漏斗形M中。在传送方 向上,即物品堆积区,在设计鹏型输送器的转移部件的末端,转移部件包括 一真空部件,通过该真空部件,物品被拉至槽型输送器,并围绕一其内设置真 空部件的导弓I辊^M与传送部件相对的卸料区。通过在转移区堆积和吸附物 品,之前可能有间隙的物品 常合并成无间隙物品流。然而,这^g的缺点是,由于在传送部件上物品是松散地,即无引导, 因此物品可在传送部件上滑动^全滑落。另一问^是,在传送方向上物品堆 积在传送部件的糊,因此首先在物品上再 鄉置负荷,其次,导致在某些情 况下也具有间隙的被移走的物品流,因为在传送部件和转移部件之间在转移区 中无明确定位。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掛共一种體,舰该縫,可将输送中有间隙 的物品流转 无间隙的物品流。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可 行的方法,ilil该方法,将在^中产生间隙的物品流转^i无间隙的物品流, 荆每其移走。此目的首先iM具有在上文中提到的特征的,实现,传送部件和转移部 4柳设计鹏型输送器,在槽型输送器之一的区域中设置有真空杆,真空杆至 少部分地延伸过转移区。因此,首先,实现传送部件和转移部件上物品可靠的 引导和定位,使得保证了物品W^mttk/人传送部件转移至转移部件。由于在物 品的上方和下方皆^g有槽型输送器,避免了尤其是在下mt型输送器上物品 的倾杀被置,因雌免了所谓的非对齐的物品。这些槽进一步确保了明确导引 在烘烤和加速处理期间的物品。其次,真空杆确保了给定的真空分布延伸过转 移区。因此,在传送方向上,上鹏型输送器最后端的空槽被±真充,所以,由 在传送部件上可能有间隙的物品流,形成了在转移部件上无间隙的物品流。,地,真空杆Mii樹牛连接至气源,,件沿传送方向,设置在上部 槽型输送器的后部导弓l辊筒区。由于真空在连接件区域中很高并沿与传送方向 相反的方向降低,因此该设计有助于物品在传送方向上被可靠地输送至上部槽 型输送器最后端的空槽。换句话说,5^接件区域吸附力最强,〗吏得无论被传送 的物品流是否有空隙,都确保了在被输超啭移区的物品从上部槽型输送器转 移之后,可被吸附在上,型输送器上的下一个空位置。本专利技术一个有利的改进是在传送方向上,上部槽型输送器之前的下-mi型输送器的接收区设置有监控物品^uaA转移区的部件。M该监控部件,可尽 早确信物品流是否出现间隙以及间隙有多大。然后,此信息可用来控制尤其是 上部槽型输送器的速度。因此,可达到两槽型输送器之间的tfcM度比,并提 高物品传送期间的可靠性和确保形成无间隙的物品流。其次,上述目的可鹏具有上文魁啲步骤的方法实现,同时将一真空施 加于上,型输送器的多个槽,在传送方向上转移部件最后的空槽施加最高真 空,并从最后的空槽开始,真空度沿与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降低。这确保了总 是在上部槽型元件上的在己经填充先前接收的物品的槽之后的第一空槽被填 充,因此形g间隙的物品流。tti^fe,传送部件和转移部件被以不同的iSSV^和V。M驱动,至少控制VoM和V^相适应。其结果是,在传送部件上的物品之间的间隙被有效闭合,这与影响物品流的参数,如节距、空间或缺陷等无关。有利地,监繊入转移区前传送部件上的物品流,以确定物品的数量或物品流中的间隙的尺寸。这 和改善了对转移部件^€准确地说,^t速度V。M 的控制。AA^权利要求和附图中可以清繊一步雌和有利的特征、实施例和方法步骤。下面糊昔助附图来更详细地介绍特别优选的实施例和方法。附图表示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个实施例斜上方视角的透视亂其传送部件和转移部件在传送方向上具有一致鄉见则的节距;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是图2所示局部A的放大详示图;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斜下方视角、与传送方向相反的透视亂 图5是图4所示局部B的放大详示图;图6是另一实施例斜上方视角的透视图,其传送部件和转移部件在传送方向上具有不一致^规则的节距;图7是图6所示实施例的侧视亂禾口 图8是图7所示局部C的放大详示图。所#置用来输:^棒形物品的生产流从生产装置到随后的设备,尤其是包 装机,生产流被装置从有间隙物品流转换为无间隙物品流。图1示出一个通常设置在生产设备,尤其是f^因,滤嘴制造设备之后的装置10。该装置10包括一个传送部件11和一个转移部^牛12。传送部件11和 转移部件12體设置,所示实施例中的传送部件11设置在转移部件12下部。 设计为槽型麟器13的传送部件11包括两相邻设置的〗維带14。然而,槽型 ,器13也可设计成對虫的传送带或者以其他普通方式设计。传送带14是循 环的,围绕导引辊15和驱动辊16被引导。转移部件12也设计成一槽型输送 器17。一方面,槽型tj^器17可以是 ^牛,即不可分的结构但也可选择地 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相互舭邻的转移带。槽型输送器17也是循环的,围绕导 引辊(未示出)和驱动辊18被引导。下mt型^m器13和上,型输送器17在物品20传送方向(箭头19) 上交叠设置,所述物品20被横向于其纵向方向传送,在lthM^形成一转移区 21。下部槽型输送器13在与传送方向(箭头19)相反的方向上延伸MLh部 槽型输送器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输送如香烟、过滤嘴等棒形物品的装置,包括一个循环转动的传送部件(11)和一个循环转动用于棒形物品(20)的转移部件(12),传送部件(11)和转移部件(12)交叠设置,使得在由物品(20)组成的物品流的传送方向(19)上至少部分重叠,以形成一个转移区(21),从而将传送部件(11)上单层排放的物品转移至转移部件(12),其特征在于:传送部件(11)和转移部件(12)都设计为槽型输送器(13,17),在槽型输送器(17)之一的区域中设置一真空杆(32),该真空杆(32)延伸至少部分覆盖转移区(2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DE 2005-2-19 102005008337.41、一种用于输送如香烟、过滤嘴等棒形物品的装置,包括一个循环转动的传送部件(11)和一个循环转动用于棒形物品(20)的转移部件(12),传送部件(11)和转移部件(12)交叠设置,使得在由物品(20)组成的物品流的传送方向(19)上至少部分重叠,以形成一个转移区(21),从而将传送部件(11)上单层排放的物品转移至转移部件(12),其特征在于传送部件(11)和转移部件(12)都设计为槽型输送器(13,17),在槽型输送器(17)之一的区域中设置一真空杆(32),该真空杆(32)延伸至少部分覆盖转移区(21)。2、 如^l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有间隙物品流的槽型输 送器(13)设置在移走无间隙物品流的槽型输送器(17)的下方。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欺寺征在于下鹏型输送器(13) 和上,型输送器(17)分别包括一输送段(24, 26)和一返回段(25, 27), 输送段(24, 26)相对设置。4、 如^5l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段(24, 26)彼此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真空杆(32) ' 在上 鹏型输送器(17)的输送段(26)区域,并几乎在槽型输送器(17)的导引 辊和驱动辊(18)之间的^h转移区(21)上延伸。6、 如^^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真空杆(32)设 置^h部槽型输送器(17)的输送段(26)和返回段(27)之间。7、 如^^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g,其特征在于真空杆(32)具有 开口 (35),用于在面向上部槽型麟器(17)的输送段(26)的侧面上通过8、如^l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部槽型输送器 (17)的每一个槽(29)都有至少一个吸气开口 (30), 有多个吸气开口 (30)。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體,其特征在于真空杆(32)中的开口 (35) 设计和/或设置成使得无论何时,在转移区(21)中 向槽型输送器(17)的 至少一个吸气开口 (30)施加真空。10、 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a^接件(33) 将真空杆(32)连接至i源,该连接件(33)沿传送方向(箭头19),设置 在上^lf型输送器(17)的后部导引辊的区域中。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驢,其特征在于从连樹牛(33)开始,真 空沿与传送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黑肯斯A迈耶
申请(专利权)人:豪尼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