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脱氨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1750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理法废水脱氨氮装置,其特征是在敞口容器内设有截面略小的多层集水溢槽,每层集水溢槽内设有超声波气振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气振超声波的共振作用,使废水中NH↓[3]-N裂化断键转化为单分子N↓[2]和NH↓[3],吹脱从水中逸出,从而达到脱除废水中呈稳定分子结构的氨氮,较生物法脱氨氮,不仅具有设备简单,运行操作简便,脱除效率高,对于高浓度氨氮废水,脱除率可达80-90%;而且处理耗能低,一次投资省,尤其适用于有机化工、化肥废水等高浓度氨氮废水及含游离氨废水的脱氨氮处理。(*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尤其是关于脱除废水中氨氮的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中含氮化合物主要以NH3-N形式存在,脱除通常采用生物法,在两个相互分隔独立设备中进行生物硝化——反硝化,将其转化为非活性的气态氮并释放于大气,如中国专利89107208等所述。所作改进也仅是围绕硝化与反硝化方法及条件,在硝化——反硝化两个过程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如中国专利00132076,00123308,0010543,00206626,00243396等所述。这种由生物方法经硝化——反硝化脱氮,不仅设备复杂膨大,占地面积大,一次投资费用高,而且脱除周期长,操作工艺复杂,操作不当将直接影响脱氮效率,动力消耗多,运转费用高。中国专利96233019公开了一种废水净化填料吹脱吸收塔,通过气液接触相迁移去除废水中无机氨,其处理过程是含氨废水经喷淋、溅水等形式形成细小水滴,与鼓风逆流空气接触,使废水中游离氨气相迁移,从而达到降低废水中氨浓度。该装置只适用于含游离氨废水的处理,而对呈稳定结构的NH3-N,则基本无脱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处理成本低,脱氮效果好的废水脱氨氮装置。技术目的实现,主要改进在于利用超声波气振作用,将废水中的NH3-N化学键断裂破坏其相对稳定的分子结构,从而使NH3-N转化为单分子N2和NH3从水中逸出,达到脱除废水中的NH3-N。具体说,技术废水脱氨氮装置,包括敞口容器和进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说敞口容器内设有截面略小的多层集水溢槽,每层集水溢槽内设有超声波气振装置。脱氨氮废水在各层集水槽中在超声波共振下,使废水中的NH3-N开键裂化或催化氧化,转变成单分子N2和NH3,在气振下得到吹脱,成为气体从水中逸出。多层溢槽气振更是提高了处理脱除效果。为节省动力,技术最好将进水设置在上方,出水设置在下方,依靠水的自然溢出跌落,逐级超声气振。为防止处理水的短流,提高处理效果,技术多层集水槽,最好呈类似曲折迷宫结构设置,一种形式如上下两层集水槽分别采用大直径环形结构和小直径圆盘结构,这样相邻上下层跌水不会短流。超声频率的确定,根据污水中所含有机成份,经试验确定。根据需要,技术还可在处理装置内设置消泡室,消除废水在气振中产生的过量泡沫。技术采用物理法,利用气振超声波的共振作用,将废水中NH3-N转化为单分子N2和NH3,吹脱从水中逸出,从而达到脱除废水中呈稳定分子结构的氨氮。多层气振,更是增强了脱除处理效果。上层水溢水跌落形成类似曝布,有利于分解气体的逸出。技术较生物法脱氨氮,不仅具有设备简单,效果好,运行操作简便,脱除效率高,对于高浓度氨氮废水,脱除率可达80-90%;而且处理耗能低,一次投资省,尤其适用于有机化工、化肥废水等高浓度氨氮废水及含游离氨废水的脱氨氮处理,达到高效率、快速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以下结合一个非限定性实施例的描述,进一步说明技术原理和基本构成,实施例不是对技术具体结构的限定。附图说明附图为技术一种废水脱氨氮装置基本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废水脱氨氮装置,包括具有锥形盖帽的处理筒5,顶部有排气口7,这种倒漏斗形结构,其小的排气口,可以保持装置内高的氨、氮浓度和分压,有利于氨、氮气体的排出,内置多层截面略小的集水槽6,其中上层为中空环形结构,下层为略小的凹盘圆形槽(也可相反),这样上下层溢水可形成曲折迷宫流,有效避免了处理废水的短流。进水口2设在上部,出水口4设在底部。各层集水槽中设有超声波气振装置3,气源由气管1、2供给。根据不同污水,技术还可在处理筒上部(顶层集水槽上)设置消泡室,如消泡环槽,消除气振中产生的过量气泡。技术具体结构,在本技术构思下可以有适当变化,如集水槽形式,超声气振装置的布置等,对技术具体结构所作的非实质性改动,均属技术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废水脱氨氮装置,包括敞口容器和进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说敞口容器内设有截面略小的多层集水溢槽,每层集水溢槽内设有超声波气振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废水脱氨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敞口容器顶部呈倒漏斗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废水脱氨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敞口容器上部设有消泡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废水脱氨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进水口在最上层集水槽上方,出水口在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废水脱氨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各层集水溢槽呈迷宫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废水脱氨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上下相邻集水溢槽分别为中空环状和凹盘状。专利摘要技术涉及一种物理法废水脱氨氮装置,其特征是在敞口容器内设有截面略小的多层集水溢槽,每层集水溢槽内设有超声波气振装置。技术利用气振超声波的共振作用,使废水中NH文档编号C02F1/36GK2532067SQ0222044公开日2003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4日专利技术者朱剑芬 申请人:宜兴市天立环保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水脱氨氮装置,包括敞口容器和进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说敞口容器内设有截面略小的多层集水溢槽,每层集水溢槽内设有超声波气振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剑芬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天立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