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洪川专利>正文

一种修复火棘种植土壤的专用肥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511092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1 0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修复火棘种植土壤的专用肥及其制造方法,属于肥料配方及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专用肥以微生物肥、微量元素及碎土,经二次混合及密封发酵制得,同时将专用肥与所需用于种植的土地进行深耕混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专用肥具有松土保肥、改善土壤、增加肥力、促进火棘根部生长、增强抗性、减少病害效果好的特点;同时添加根瘤菌在土壤中进行固氮,为火棘的种植提供充足的氮肥,也可以进一步改善土壤的肥效,本发明专利技术专用肥中还添加了火棘种植所需微量元素,有利于促进竹子快速生根,使竹子的生理机能更加旺盛,有利于对大量元素的吸收,还可以改善竹子的免疫能力,提高对不良环境的抗逆性,也大大提高了火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配方及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修复火棘种植土壤的专用肥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了占世界22%的人口,其中化肥的使用功不可没。我国既是化肥培养大国,也是使用大国。但是由于长期对化肥的过量和不合理施用,也带来不容忽视的问题:(1)化肥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导致土壤板结、土壤盐碱地化、土壤肥力下降、土壤退化甚至荒漠化逐渐加剧;(2)在现有条件下,化肥利用率只有40%左右,60%的化肥随雨水淋溶汇入了地下水或流入湖泊,导致水体富营养和水域功能退化;(3)化肥培养属高能耗产业,培养1吨尿素平均消耗1.2吨标准煤,培养1吨合成氨要排放3.4吨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和破坏臭氧层的罪魁祸首。“化学农业”几乎走到了尽头,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化越来越快,生态农业的出现催生了微生物肥料的开发与应用。虽然目前有人进行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但现有技术的微生物肥料,由于存在微生物组成不合理,或者物质组份不合理,因此,其应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为了克服土地利用率低、改善火棘种植土壤土质的专用肥料,同时一种修复火棘种植土壤的专用肥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微生物肥、微量元素及碎土混合发酵得到专用肥,并通过深耕在土壤中均匀分布,极大的改善的土壤的土质,也对火棘的种植及成活也有更大的促进作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专用肥包括微生物肥、微量元素及碎土,其重量比为20:1:35~25:1:40,其中微生物肥包括复合菌和有机肥,复合菌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根瘤菌分别按照重量比1:1:1组成,有机肥由有机物料腐熟剂、麸皮、米糠、棉籽壳和小球藻按重量比2:4:5:5:1组成;微量元素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含硼粘土10~15份、氯化钾5~8份、钼酸钠3~5份、磷酸铵锌6~8份、磷酸铵铜2~4份、碳酸锰3~5份、硫酸亚铁铵8~10份;碎土由干土壤、煤渣及草木灰按照重量比1:1:2~3混合组成。本专利技术专用肥中复合菌与有机肥的重量比为1:50~1:80。本专利技术一种修复火棘种植土壤的专用肥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与有机肥相互混合,在喷洒水雾至有机肥表面润湿为止,然后发酵;(2)将步骤(1)发酵后的肥料与微量元素及碎土混合,继续发酵,发酵的环境条件为:30~50℃密封,发酵3~5天。(3)将步骤(2)发酵好的料加入根瘤菌再混匀,即得最终所需专用肥。本专利技术专用肥的使用方法是按照每亩800~1200kg施用,并反复深耕土地,深耕深度不小于40cm,使专用肥与种植土地的土壤混合均匀。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了经申请人反复试验及验证的特定配比的组方,特别是本专利技术采用添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与有机肥进行发酵,可将有机肥高效分解为植物易吸收利用的无机盐;加上在有机肥添加小球藻,容易产生藻酸等代谢产物,具有刺激植物根系发育、生长与结果的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的微生物肥料具有松土保肥、改善土壤、增加肥力、促进火棘根部生长、增强抗性、减少病害效果好的特点;同时添加根瘤菌在土壤中进行固氮,为火棘的种植提供充足的氮肥,也可以进一步改善土壤的肥效,本专利技术专用肥中还添加了火棘种植所需微量元素,有利于促进竹子快速生根,使竹子的生理机能更加旺盛,有利于对大量元素的吸收,还可以改善竹子的免疫能力,提高对不良环境的抗逆性。(2)本专利技术由于设置特定的物质组方并在特定工艺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因此,制备促进植物生长的微生物肥料具有产品质量好、培养成本低和培养效率高的有益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专用肥包括微生物肥、微量元素及碎土,其重量比为20:1:35,其中微生物肥包括复合菌和有机肥,复合菌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根瘤菌分别按照重量比1:1:1组成,有机肥由有机物料腐熟剂、麸皮、米糠、棉籽壳和小球藻按重量比2:4:5:5:1组成;微量元素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含硼粘土10份、氯化钾5份、钼酸钠3份、磷酸铵锌6~8份、磷酸铵铜2份、碳酸锰3份、硫酸亚铁铵8份;碎土由干土壤、煤渣及草木灰按照重量比1:1:2混合组成。本专利技术专用肥中复合菌与有机肥的重量比为1:50。本专利技术一种修复火棘种植土壤的专用肥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与有机肥相互混合,在喷洒水雾至有机肥表面润湿为止,然后发酵;(2)将步骤(1)发酵后的肥料与微量元素及碎土混合,继续发酵,发酵的环境条件为:30℃密封,发酵3天。(3)将步骤(2)发酵好的料加入根瘤菌再混匀,即得最终所需专用肥。本专利技术专用肥的使用方法是按照每亩800kg施用,并反复深耕土地,深耕深度不小于40cm,使专用肥与种植土地的土壤混合均匀。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专用肥包括微生物肥、微量元素及碎土,其重量比为25:1:40,其中微生物肥包括复合菌和有机肥,复合菌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根瘤菌分别按照重量比1:1:1组成,有机肥由有机物料腐熟剂、麸皮、米糠、棉籽壳和小球藻按重量比2:4:5:5:1组成;微量元素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含硼粘土15份、氯化钾8份、钼酸钠5份、磷酸铵锌8份、磷酸铵铜4份、碳酸锰5份、硫酸亚铁铵10份;碎土由干土壤、煤渣及草木灰按照重量比1:1:3混合组成。本专利技术专用肥中复合菌与有机肥的重量比为1:80。本专利技术一种修复火棘种植土壤的专用肥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与有机肥相互混合,在喷洒水雾至有机肥表面润湿为止,然后发酵;(2)将步骤(1)发酵后的肥料与微量元素及碎土混合,继续发酵,发酵的环境条件为:50℃密封,发酵5天。(3)将步骤(2)发酵好的料加入根瘤菌再混匀,即得最终所需专用肥。本专利技术专用肥的使用方法是按照每亩1200kg施用,并反复深耕土地,深耕深度不小于40cm,使专用肥与种植土地的土壤混合均匀。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专用肥包括微生物肥、微量元素及碎土,其重量比为25:1:35,其中微生物肥包括复合菌和有机肥,复合菌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根瘤菌分别按照重量比1:1:1组成,有机肥由有机物料腐熟剂、麸皮、米糠、棉籽壳和小球藻按重量比2:4:5:5:1组成;微量元素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含硼粘土12份、氯化钾7份、钼酸钠4份、磷酸铵锌7份、磷酸铵铜3份、碳酸锰4份、硫酸亚铁铵9份;碎土由干土壤、煤渣及草木灰按照重量比1:1:2.5混合组成。本专利技术专用肥中复合菌与有机肥的重量比为1:65。本专利技术一种修复火棘种植土壤的专用肥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与有机肥相互混合,在喷洒水雾至有机肥表面润湿为止,然后发酵;(2)将步骤(1)发酵后的肥料与微量元素及碎土混合,继续发酵,发酵的环境条件为:40℃密封,发酵4天。(3)将步骤(2)发酵好的料加入根瘤菌再混匀,即得最终所需专用肥。本专利技术专用肥的使用方法是按照每亩1000kg施用,并反复深耕土地,深耕深度不小于40cm,使专用肥与种植土地的土壤混合均匀。效果验证:选择面积分别为1亩的A、B、C三块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修复火棘种植土壤的专用肥,所述专用肥包括微生物肥、微量元素及碎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肥包括复合菌和有机肥,其中复合菌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根瘤菌按照重量比1:1:1组成,有机肥由有机物料腐熟剂、麸皮、米糠、棉籽壳和小球藻按重量比2:4:5:5:1组成;所述微量元素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含硼粘土10~15份、氯化钾5~8份、钼酸钠3~5份、磷酸铵锌6~8份、磷酸铵铜2~4份、碳酸锰3~5份、硫酸亚铁铵8~10份;所述碎土由干土壤、煤渣及草木灰按照重量比1:1:2~3混合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复火棘种植土壤的专用肥,所述专用肥包括微生物肥、微量元素及碎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肥包括复合菌和有机肥,其中复合菌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根瘤菌按照重量比1:1:1组成,有机肥由有机物料腐熟剂、麸皮、米糠、棉籽壳和小球藻按重量比2:4:5:5:1组成;所述微量元素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含硼粘土10~15份、氯化钾5~8份、钼酸钠3~5份、磷酸铵锌6~8份、磷酸铵铜2~4份、碳酸锰3~5份、硫酸亚铁铵8~10份;所述碎土由干土壤、煤渣及草木灰按照重量比1:1:2~3混合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修复火棘种植土壤的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肥、微量元素及碎土的重量比为20~25:1:35~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修复火棘种植土壤的专用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洪川
申请(专利权)人:卢洪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