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明根专利>正文

滗水堰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0884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滗水堰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用于滗除反应池内的上清液设备的滗水堰槽。它包括一长条状水槽,其特征在于,在水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门体,水槽与门体由支架连接;门体上部设有开口,水槽的侧面对应门上部的开口设有一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了以往在槽底设置出水管口的形式,采用在槽壁直接出水,实现了直排式大水量排水;水槽的各侧板的上沿为锯齿状,能有效地阻止漂浮物进入出水口,提高出水质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精巧,结构合理,改变了固有的槽底小流量排水模式,实现大流量排水。(*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采用序 批式活性污泥法用于滗除反应池内的上清液设备的滗水堰槽
技术介绍
滗水堰槽是滗水器的主要构件,承担排出沉淀池中上清液的任务,以往比 较常用的滗水器有浮筒式、虹吸式和机械式等形式。浮简式和虹吸式滗水器 结构简单但滗水深度小、滗水速度难于调节;机械式滗水器价格高、能耗大。 在出水时会带出一些漂浮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种大出水两、直排式,且能阻止漂浮物 排出的滗水堰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长条状水槽,在水槽的一侧同定连接有 一门体,水槽与门体由支架连接;门体上部设有开口,水槽的侧而对应门上 部的开U设有一开口。水槽底部设坡度,所述的开口下沿位于槽底最低处。 水槽的各侧板的上沿为锯齿状。 本技术改变了以往在槽底设置出水管口的形式,采用在槽壁直接出 水,实现了直排式大水量排水;水槽的各侧板的上沿为锯齿状,能有效地阻 止漂浮物进入出水口,提高出水质量。本技术的设计精巧,结构合理,改变了固有的槽底小流量排水模式,实现大流量排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l是出水口, 2是水槽,3是门体;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中4是堰口, 5是锯齿状侧板;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6是支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在长条状水槽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门体3,水槽2与门体3由支 架6连接;门体3上部设有开口 1,水槽2的侧面对应门3上部的开口 1设有一开口。水槽2底部设坡度,开口下沿位于槽底最低处。 水槽的各侧面侧板5的上沿为锯齿状。权利要求1、一种滗水堰槽,包括一长条状水槽,其特征在于,在水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门体,水槽与门体由支架连接;门体上部设有开口,水槽的侧面对应门上部的开口设有一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滗水堰槽,其特征在于,水槽底部设 坡度,所述的开口下沿位于槽底最低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滗水堰槽,其特征在于,水槽的各 侧板的上沿为锯齿状。专利摘要滗水堰槽,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用于滗除反应池内的上清液设备的滗水堰槽。它包括一长条状水槽,其特征在于,在水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门体,水槽与门体由支架连接;门体上部设有开口,水槽的侧面对应门上部的开口设有一开口。本技术改变了以往在槽底设置出水管口的形式,采用在槽壁直接出水,实现了直排式大水量排水;水槽的各侧板的上沿为锯齿状,能有效地阻止漂浮物进入出水口,提高出水质量。本技术的设计精巧,结构合理,改变了固有的槽底小流量排水模式,实现大流量排水。文档编号C02F3/12GK201010572SQ20062017094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9日专利技术者卢德纯, 王明根 申请人:王明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滗水堰槽,包括一长条状水槽,其特征在于,在水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门体,水槽与门体由支架连接;门体上部设有开口,水槽的侧面对应门上部的开口设有一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根卢德纯
申请(专利权)人:王明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