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颜曙光专利>正文

废水综合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0849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集混凝反应、斜板(管)沉淀、过滤工艺于一体的废水综合处理设备。它采用半对称的布置,其反应室由四个与设备外壁联体的分室所构成。椭圆(或矩方)形斜板(管)段筒体与过滤段筒体之间采用断面过渡,妥善地解决水平水力旋转冲洗与斜板(管)60度倾斜角的流向变化问题,斜板(管)下部配水之前设有分离导流栅,提高了回流水悬浮物浓度,使接触凝聚作用增强,配水后进入布水道,由孔板布水,非标准圆形的过滤段筒体更便于斜板(管)的维修与更换。(*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废水综合处理设备。目前各类废水综合处理设备种类很多,由于它具有功能多(集混凝、反应、沉淀、澄清、过滤等于一体),体积小、占地少、造价低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已得到广泛地应用,然而由于设计上某些环节处理的不够妥善,造成设备实际净化能力不足,这一致命的缺点严重地制约着它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以已在煤炭行业中应用的JCL系列(或同类型的)净水器(中国船泊工业总公司第九设计研究院研制、84年曾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为例,用于矿井排水的直接净化处理,原水浊度100mg/1左右,其设备的实际净化能力仅能达到设备额定值的1/2~2/3之间,JCL系列设备的内部构造及处理工艺示意图如图4。以该类型的设备剖析,其设计方面主要的缺点有混凝、反应不充分,GT值小。反应室出口、斜板入水口、斜板沉淀物的下落、回流混合、存泥、排污统统集中在设备的下部,致使流量大了,流态不佳,易产生“翻池”现象。反应室设置在设备中心,斜板出水口与滤料层之间的距离短,又无导流装置,造成滤速不均匀,滤料中心部分因滤速较低,过滤能力得不到发挥,而外部环形区因滤速较高,却已需要冲洗,导致滤料层整体过滤能力低。本技术的目的是在现有理论框架下,结合传统水厂的处理工艺,运用设计技巧在节材、节能并保持原设备诸多优点的情况下,克服上述缺点,并大幅度提高设备的净化能力。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以下内容1、按半对称的形式布置各处理环节,将混凝、反应环节置于沉淀、过滤之外,同时将反应室组成由原先二个分室改为四个,使得反应室进水自喷射后作三次180°转向再进入后处理环节。反应室、回流混合室均与设备外壁联体布置。其示意图见图1、图2、图3。2、轻质滤珠的滤料层,其反洗采用水平状态布置的水力旋转装置,而斜板(管)的设置又需要有60°的倾斜角,本专利技术根据斜板(管)区段的截面不同可采用两种过渡方式或是斜板(管)段椭圆筒体沿短轴斜切成圆,如图5;或是正方形斜板(管)筒体的上部过渡为正切圆筒体,如图6。3、在进入斜板(管)的配水之前增设分离导流栅,见图3。4、斜板(管)下部的“隧道”式布水方式,布水道断面如图7。(也可以按传统的由穿孔板直接布水)。5、非标准圆的过滤断面及滤盘。如图1、图2。专利技术的效果采用半对称布置,空间比较宽裕,GT>10000。因为将混凝、反应、回流混合与斜板(管)沉淀、存泥、排污以分离导流栅与配水环节相隔离,既不易“翻池”,又克服了滤料层整体过滤能力低的弊端。反应室、回流混合室与设备联体,且第四反应室本身就是设备的部分外壁等构成,这有利于节材、降低成本。开口向上的第三反应室内矾花发育相应的比较成熟且因受重力作用,浮升缓慢,使得该室内矾花浓度较高;分离导流栅的分离作用也增大了回流水悬浮物浓度,这都有利于进水的接触凝聚及矾花的增长,形成良性循环,减轻了后处理(沉淀、过滤)环节的“压力”。棱形或屋脊形的布水“隧道”截面,可妥善的协调好均匀布水、矾花沉降、存泥、排污之间的关系。(椭圆一圆)筒体之间、(矩方一圆)筒体之间的二种过渡方式,均能完成沉淀与过滤之间的断面衔接。采用非标准圆的过滤筒体断面(如图1、图2),可利用非标准圆的切线边展宽,方便于斜板(管)的拆装更换。 附图说明图1是废水综合处理设备第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废水综合处理设备第二个实施例的示意图上二图中,⊙表示水流方向穿出纸面, 表示水流方向穿入纸面。图3是图1、图2的Ⅰ-Ⅰ剖视图,图中1回流混合区,2混凝反应区,3分离导流栅,4穿孔配水板,5存泥、排污,6布水通道,7斜板(管)区,8过滤段,9水力旋转管,10滤头,11出水槽。图4,该系列设备上部为圆筒体,下部为锥体,以垂直于设备中心轴作平面解剖,其特征为全对称。图5,椭圆筒体的长轴为2a,短轴为2b,斜切后切口直径为φ2a,沿虚线斜切,取用二虚线间筒体作为斜板(管)区。图6,为截面过渡段的侧视与俯视示意图,该过渡段位于斜板(管)区段的短方断面与过滤区段的圆形断面之间。图7,棱形与屋脊形为布水道断面,虚线为布水孔板。本技术在运行操作、使用方法上与原设备基本相同,不另述。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1、图2在斜板(管)与过滤之间的截面过渡方式上有所不同。权利要求1.一种由混凝反应、斜板(管)沉淀、轻质滤料过滤传统工艺所组成的废水综合处理设备,本技术的特征在于其反应部分由四个半对称的且与设备外壁联体的分室所构成;在其斜板(管)断面与过滤断面之间存在着由椭圆(或矩形)筒体向过滤段圆筒体的断面过渡;其斜板(管)配水之前设有分离导流栅,配水之后设有棱形(或屋脊形)布水通道及布水孔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综合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斜板(管)段的椭圆(或矩方)筒体过渡为过滤段圆筒体,该圆筒体截面可有二种形式,或是“标准圆”,或是切线圆类型的“非标准圆”。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集混凝反应、斜板(管)沉淀、过滤工艺于一体的废水综合处理设备。它采用半对称的布置,其反应室由四个与设备外壁联体的分室所构成。椭圆(或矩方)形斜板(管)段筒体与过滤段简体之间采用断面过渡,妥善地解决水平水力旋转冲洗与斜板(管)60度倾斜角的流向变化问题,斜板(管)下部配水之前设有分离导流栅,提高了回流水悬浮物浓度,使接触凝聚作用增强,配水后进入布水道,由孔板布水,非标准圆形的过滤段筒体更便于斜板(管)的维修与更换。文档编号B01D37/03GK2181500SQ9324472公开日1994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16日专利技术者颜曙光 申请人:颜曙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混凝反应、斜板(管)沉淀、轻质滤料过滤传统工艺所组成的废水综合处理设备,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其反应部分由四个半对称的且与设备外壁联体的分室所构成;在其斜板(管)断面与过滤断面之间存在着由椭圆(或矩形)筒体向过滤段圆筒体的断面过渡;其斜板(管)配水之前设有分离导流栅,配水之后设有棱形(或屋脊形)布水通道及布水孔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颜曙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