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腰椎外科手术用自体骨粒的体外夯实装置。
技术介绍
在腰椎外科手术术中经常需要进行椎体间的植骨融合手术,即在两个椎体之间植入自体骨粒,使两个椎体最终愈合成为一个坚固的整体结构。目前,通用的做法是:把自体骨修剪为粒状后将其置入椎体间,然后再使用专门的器械伸入椎体间隙进行敲击将骨粒夯实,这样做一方面能增加局部植骨的密度,另一方面能减少骨粒间的缝隙,以期达到良好的愈合效果。但是,敲击夯实的过程主要依靠术者徒手掌握,其力量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均匀,很难达到骨粒各个局部的夯实效果。除此之外,该过程还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用力过大,就可导致以下两种情况出现:1.骨粒移位,甚至突入前方的腹腔内;2.正常椎体骨质的损伤甚至发生椎体骨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腰椎外科手术用自体骨粒的体外夯实装置,在体外将骨粒夯实成为骨条后再将其植入椎体间,简化了手术操作,降低了手术风险。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腰椎外科手术用自体骨粒的体外夯实装置,由骨粒容纳单元、底座及打入器组成;骨粒容纳单元
【技术保护点】
腰椎外科手术用自体骨粒的体外夯实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骨粒容纳单元、底座(4)及打入器(5)组成;所述骨粒容纳单元设置于底座(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腰椎外科手术用自体骨粒的体外夯实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骨粒容纳单元、底座(4)及打入器(5)组成;所述骨粒容纳单元设置于底座(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外科手术用自体骨粒的体外夯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粒容纳单元,包括有骨粒容纳桶(1),所述骨粒容纳桶(1)为医用不锈钢圆柱桶;
所述骨粒容纳桶(1)的上端口朝向骨粒容纳桶(1)内连接有第一导流单元(3),所述骨粒容纳桶(1)的下端口朝向骨粒容纳桶(1)内连接有第二导流单元(8);所述第一导流单元(3)和第二导流单元(8)之间通过中央管道(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椎外科手术用自体骨粒的体外夯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单元(3)和第二导流单元(8)的大小和形状相同,均呈圆台状;
所述第一导流单元(3)呈倒立设置,所述第一导流单元(3)的顶面向下通过中央管道(2)与第二导流单元(8)的顶面连接,使第一导流单元(3)和第二导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