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栢辉专利>正文

工业用逆渗透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0694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工业用逆渗透机,于箱体上设有逆渗透组,该逆渗透组包括逆渗透管,具泵的马达及多个滤管构成的过滤组,其特征在于: 该箱体于上、下板的角落间分设有撑杆,箱体后侧面呈封闭状,箱体前侧面的上段设有一操控逆渗透组的控制单元,箱体前侧面于控制单元下方枢设有一向侧边掀开的前门板,箱体两侧面的侧缘分别枢设有一侧门板; 该箱体于前、后侧壁间固设有多数对应的支撑片,该支撑片锁固逆渗透组的逆渗透管,箱体底部的前、后杆间设有供锁设马达的固定片,箱体于相异逆渗透管一侧的前、后壁中段固设有一供锁设过滤组的定位片; 该箱体的侧缘杆体上分别固设有进水口,排水口,及出水口,其中进水口是连通至马达的泵上,而排水口及出水口则分别与逆渗透管的废水管及出水管连接。(*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用逆渗透机。逆渗透是一种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水处理器,其主要利用马达将水送入由系列滤管所组成的过滤组,并将过滤组流出的水源导入逆渗透管中,经由逆渗透管的过滤排出饮用水,同时将废水排出。为了能生产大量干净的水,目前有工业用逆渗透机的发展。其主要如图5所示,于一由支杆组成的架体50底端设有多数个滚轮51,以供移动逆渗透机。架体50上设有一控制各组件的控制单元52。架体50上设有一由系列滤管所组成的过滤组53。架体50上另设有一连接过滤组53的逆渗透管54,过滤组53一侧并设有一具泵的马达55。由此可利用控制单元52的控制由马达55将水源抽入过滤组53中,且由过滤组53导向逆渗透管54,达到过滤水源的目的。上述的工业用逆渗透机虽可达到大量处理水源的目的,然而该逆渗透机的过滤组,逆渗透管,及马达泵等均外露,造成组件,电线,及管路经常于搬运或移动的过程中受到不慎碰撞而损坏或拉断,从而造成运输及移动上的不便。另有一种工业用逆渗透机,其如图6所示,该逆渗透机主要于一中空箱体60前侧面枢设有一具控制单元62的门板61,将马达,过滤组等组件设于箱体60内部,并于箱体60底部分设有滚轮63,以供使用者移动逆渗透机;同时为了便于将水源导入箱体60内的过滤组,箱体60一侧设有一过滤管64;另外为了便于将干净的水源及废水分别导出,其逆渗透管65设于箱体60另一侧。然而如此作法虽然可减少组件,电线,及管路受到不当的碰撞及拉扯,然而由于过滤管及逆渗透管仍然设于箱体外,因此在搬运及移动的过程中,仍可能会不慎碰坏过滤管及逆渗透管,同时由于箱体除了前侧面具有门板外,其它周缘呈密闭状,当箱体内的组件,电线,或管路有所损坏或过滤组需要更换滤芯时,均存在干扰,造成维修及更换滤芯上的不便。由于现有工业用逆渗透机普遍存在搬运及维修不便的问题,因此现有工业用逆渗透机确实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以解决上述的问题,便于使用者移动及维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移动及维修的工业用逆渗透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工业用逆渗透机,该逆渗透机主要于箱体上设有逆渗透组,其中逆渗透组包括逆渗透管、具泵的马达及由多个滤管构成的过滤组,其特征在于箱体于上、下板的角落间分设有撑杆,箱体后侧面呈封闭状,箱体前侧面的上段设有一用以操控逆渗透组的控制单元,箱体前侧面于控制单元下方枢设有一向侧边掀开的前门板,箱体两侧面的侧缘分别枢设有一侧门板;箱体于前、后侧壁间固设有多数对应的支撑片,该支撑片锁固逆渗透组的逆渗透管,箱体底部的前、后杆间设有供锁设马达的固定片,箱体于相异逆渗透管一侧的前、后壁中段固设有一供锁设过滤组的定位片;箱体的侧缘杆体上分别固设有进水口,排水口,及出水口,其中进水口是连通至马达的泵上,而排水口及出水口则分别与逆渗透管的废水管及出水管连接。如上所述的工业用逆渗透机,其特征在于该箱体底部枢设有多数个滚轮。如上所述的工业用逆渗透机,其特征在于该箱体内的支撑片利用C形夹片锁设逆渗透管。如上所述的工业用逆渗透机,其特征在于该箱体内的固定片上形成有系列的长槽孔,以利用螺栓锁设具泵的马达。如上所述的工业用逆渗透机,其特征在于该箱体内的定位片上具有系列对应过滤组滤管的穿孔,且过滤组的各滤管顶端分别凸伸有对应穿孔的螺柱,该螺柱穿经定位片的穿孔后,利用螺帽予以螺锁。由于本技术于箱体的前侧面及两侧面上分设有前门板及侧门板,且于箱体上另设有进水口,排水口,及出水口,而令逆渗透组的逆渗透管,过滤组,及马达可分设于箱体内的支撑片,定位片,及固定片上,所以本技术至少存在有下列的优点1、易于移动由于逆渗透组的所有组件,电路,及管路均设于箱体内,因此由箱体的外观来看,其呈平整状而无任何突出物,故于运输及移动的过程中不致会碰接到逆渗透组的组件,可有效避免逆渗透机损坏。2、易于维修由于箱体的前侧面及两侧面分设有前门板及侧门板,使用者可通过掀开逆渗透机箱体的前、侧门板来维修内部的逆渗透组,而不会产生干扰,达到易于维修及更换滤芯的目的。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展开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另一展开示意图。图4本技术的内部示意图。图5现有工业用逆渗透机的外观示意图。图6现有另一工业用逆渗透机的外观示意图。本技术是一种专用于工业用的逆渗透机。首先请参看图1,该逆渗透机主要于一中空箱体10内设有逆渗透组,如图4所示,其中逆渗透组是由逆渗透管20,具泵22的马达21,及多个滤管构成的过滤组23所组成(逆渗透组的构成组件与现有者相同,故不再赘述),并于箱体10底部设有多数个滚轮12,以供使用者移动逆渗透机。至于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构成,则请同时参看图1、2、3所示。箱体10于矩形的上、下板角落间分设有撑杆的框架体,箱体10前侧面的上段设有一封密状的控制单元11,用以操控箱体10内的逆渗透组。箱体10后侧面亦呈封密状。箱体10底部枢设有多数个滚轮12,以便使用者移动及调整逆渗透机的前进方向。箱体10前侧面于控制单元11下方枢设有一可向侧边掀开的前门板13,箱体10两侧面的后缘分别枢设有一侧门板14、15,以利用侧门板14、15密闭或掀开箱体10侧面。箱体10于前、后侧壁间固设有多数对应的支撑片16,该支撑片16可利用C形夹片17锁固逆渗透组的逆渗透管20,如图2所示。箱体10底部的前、后杆间设有平行的固定片18。固定片18上形成有系列的长槽孔180,以利用螺栓锁设具泵22的马达21。箱体10于相异逆渗透管20一侧的前、后壁中段固设有一具多数个穿孔190的定位片19,以供由系列滤管24组成的过滤组23锁设,如图3所示。其中各滤管24顶端分别凸伸有一螺柱25,当滤管24的螺柱25于穿经定位片19的穿孔190后,利用螺帽26予以螺锁,而令过滤组23的滤管24可锁固于定位片19上。如图1、4所示,箱体10的侧缘杆体上分别固设有进水口27,排水口28,及出水口29。其中进水口24连通至马达21的泵22上,而排水口28则与逆渗透管20的废水管连接。出水口29与逆渗透管20的出水管连接。如此水源即可利用马达21的泵22将水源由进水口27抽至过滤组23,并再依序流经过滤组23的各滤管24后流入逆渗透管20内,同时令过滤后的纯水由出水口29流水以供使用。逆渗透管20排出的废水则由排水口28流出,由此组构成一便于移动及维修的工业用逆渗透机。图1所示即为本技术组成后的形态。权利要求1.一种工业用逆渗透机,于箱体上设有逆渗透组,该逆渗透组包括逆渗透管,具泵的马达及多个滤管构成的过滤组,其特征在于该箱体于上、下板的角落间分设有撑杆,箱体后侧面呈封闭状,箱体前侧面的上段设有一操控逆渗透组的控制单元,箱体前侧面于控制单元下方枢设有一向侧边掀开的前门板,箱体两侧面的侧缘分别枢设有一侧门板;该箱体于前、后侧壁间固设有多数对应的支撑片,该支撑片锁固逆渗透组的逆渗透管,箱体底部的前、后杆间设有供锁设马达的固定片,箱体于相异逆渗透管一侧的前、后壁中段固设有一供锁设过滤组的定位片;该箱体的侧缘杆体上分别固设有进水口,排水口,及出水口,其中进水口是连通至马达的泵上,而排水口及出水口则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栢辉
申请(专利权)人:陈栢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