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三剑专利>正文

滴滤床生物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9859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滴滤床生物反应装置,包括滤池,所述滤池的上部设置有与废水导通的布水器,滤池的下部设置有集水室,集水室与布水器之间填设有浮石填料层,集水室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浮石填料层连通的通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机械曝气,使用往复式布水器或旋转式布水器,投资成本低、运行维护简单方便,另外,浮石填料层吸附性能强、挂膜好、使用寿命长、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滴滤床生物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滴滤床技术处理(简称TF )就是先将废(污)水喷洒于滴滤床上, 通过滤池中的填料使废(污)水与空气中的氧充分接触,进行自然充氧,去 除部分废(污)水中的有机物,达到无需机械曝气而去除废(污)水中的有 机物的目的。但目前滴滤床技术存在的缺点是布水器用水银密封,有汞污染, 均匀布水难,填料容易堵塞,出水水质差,运行不稳定。另外,传统的填料多以黏土、稀土加工的陶粒、砂以及高分子聚合物注 塑制成的环、球等形状为主,不仅机械性能低、表面积小,而且在使用中还 存在着一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滴滤床生物反应装置,该反应器无需机械 曝气,使用往复式布水器或旋转式布水器,投资成本低、运行费用低、处理 效率高,运行维护简单方便,另外,浮石填料层吸附性能强、挂膜好、使用 寿命长、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滴滤床生物反应装置,包括滤池,所述 滤池的上部设置有与废水导通的布水器,滤池的下部设置有集水室,集水室 与布水器之间填设有浮石填料层,集水室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浮石填料层连通 的通风口。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滴滤床生物反应装置,包括 滤池,所述滤池的上部设置有与废水导通的布水器,滤池的下部设置有集水 室,集水室与布水器之间填设有浮石填料层,集水室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浮石 填料层连通的通风口;所述滤池的截面呈矩形,布水器为往复式布水器,往 复式布水器包括布水管,滤池上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导轨,布水管通过导向 装置安装在两导轨之间,导轨的外侧设有水槽,布水管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虹 吸管,虹吸管的另一端伸入水槽中;所述虹吸管上安装有真空泵。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一种滴滤床生物反应装置,包括 滤池,所述滤池的上部设置有与废水导通的布水器,滤池的下部设置有集水室,集水室与布水器之间填设有浮石填料层,集水室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浮石 填料层连通的通风口;所述滤池的截面呈圆形,布水器为旋转式布水器,旋 转式布水器包括位于滤池中心轴位置的进水管,进水管的两侧径向设有两个 布水管,进水管的周围设有一与进水管连通的环形贮水槽,布水管的内端与 贮水槽连通;所述进水管的上部为固定管,固定管的上端设有转盘,转盘与 布水管的外端连接有钢丝拉绳。上述浮石填料层是由浮石颗粒填料填充而成的,填料的颗粒密度以 500-800公斤/立方米为宜,填料的浸水孔隙率以40%-50%为宜。本技术优点是1. 本技术使用往复式布水器或旋转式布水器,使整个滤池能均匀 布水,消除死角,有利于滤池中生物膜的生长,提高了废水污染物的去除效 率。2. 本技术无需机械曝气,也无需水银密封,避免了水银等毒性物 质的污染。3. 本技术使用天然的浮石为原料,经机械加工处理成浮石颗粒填 料,浮石颗粒填料经填设形成浮石填料层,且填料的颗粒密度在500-800公 斤/立方米之间,填料的浸水孔隙率在40%-50%之间,大大提髙了吸附效果, 具有挂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其中l滤池;2布水器;3集水室;4浮石填料层;5通风口; 6往复 式布水器;7布水管;8导轨;9水槽;IO虹吸管;ll真空泵;12旋转式布 水器;13进水管14布水管;15贮水槽;16固定管;17转盘;18钢丝拉 绳。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l、图2所示, 一种滴滤床生物反应装置,包括截面呈 矩形的滤池l,滤池1的上部设置有往复式布水器6,往复式布水器6包括布水管7,滤池1上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导轨8,布水管7通过导向装置安 装在两导轨8之间,导轨8的外侧设有水槽9,布水管7的两侧分别连接有 虹吸管10,虹吸管10上安装有真空泵11,虹吸管10的另一端伸入水槽9 中;滤池1的下部设置有集水室3,集水室3与往复式布水器6之间填设有 浮石填料层4,集水室3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浮石填料层4连通的通风口 5。 本实施例在工作时,水槽9中的废水通过虹吸管10注入布水管7中, 然后从布水管7洒到滤池1中,由于布水管7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沿着导轨 8作往复运动,因此废水能均匀地洒到滤池1中。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 一种滴滤床生物反应装置,包括截面呈圆形的 滤池l,滤池1的上部设置有旋转式布水器12,旋转式布水器12包括位于 滤池1中心轴位置的进水管13,进水管13的两侧径向设有两个布水管14, 进水管13的周围设有一与进水管13连通的环形贮水槽15,布水管14的内 端与贮水槽15连通,进水管13的上部为固定管16,固定管16的上端设有 转盘17,转盘17与布水管14的外端连接有钢丝拉绳18;滤池1的下部设 置有集水室3,集水室3与旋转式布水器12之间填设有浮石填料层4,集水 室3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浮石填料层4连通的通风口 5。本实施例在工作时,进水管13固定,进水管13上端的转盘17和布水 管14一起转动,废水从进水管13流入贮水槽15,然后进入布水管14,再 从布水管14洒到滤池1中,由于布水管14是与转盘17 —起旋转的,因此 废水能均匀地洒到滤池1中。上述两实施例中,浮石填料层4是由浮石颗粒填料填充而成的,填料的 颗粒密度以500-800公斤/立方米为宜,填料的浸水孔隙率以40%-50%为宜。 浮石颗粒填料是以天然的浮石为原料,经机械加工处理成的。浮石又称 玄武岩,是火山爆发时地下岩浆喷到空中遇冷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活性 的孔状岩石。因此,浮石颗粒填料内部布满了微孔,大大提高了吸附效果, 具有挂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工作时,废水通过往复式布水器6或旋转式布水器12均匀地分布在浮 石填料层4上,废水沿着浮石颗粒填料的间隙从上向下流到集水室3,经集 水室3收集排出池外。废水通过浮石填料层4时,浮石颗粒填料截留了废水 中的悬浮物,同时把废水中的胶体和溶解性物质吸附在自己表面,其中的有机物使微生物很快繁殖起来,这些微生物又进一步吸附了废水中呈悬浮、胶 体和溶解状态的物质,逐步形成了生物膜。自然通风的作用使空气与生物膜 有良好的接触,氧气通过生物膜外的附着水层,进入生物膜被微生物利用。权利要求1.一种滴滤床生物反应装置,包括滤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池(1)的上部设置有与废水导通的布水器(2),滤池(1)的下部设置有集水室(3),集水室(3)与布水器(2)之间填设有浮石填料层(4),集水室(3)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浮石填料层(4)连通的通风口(5)。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滤床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 池(1)的截面呈矩形,布水器(2)为往复式布水器(6),往复式布水器(6) 包括布水管(7),滤池(1)上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导轨(8),布水管(7) 通过导向装置安装在两导轨(8)之间,导轨(8)的外侧设有水槽(9),布 水管(7)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虹吸管(10),虹吸管(10)的另一端伸入水槽(9)中。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滴滤床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 吸管(10)上安装有真空泵(11)。4. 按照权利要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滴滤床生物反应装置,包括滤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池(1)的上部设置有与废水导通的布水器(2),滤池(1)的下部设置有集水室(3),集水室(3)与布水器(2)之间填设有浮石填料层(4),集水室(3)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浮石填料层(4)连通的通风口(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三剑蒋京东
申请(专利权)人:马三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